王婷
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論述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設立教學目標,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有效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音樂課是初中學生必學的一門學科,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初中音樂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學習音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鍛煉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記憶能力,陶冶人的情操,開發(fā)啟迪學生的智慧。
一、目前初中音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理念狹隘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不少音樂教師認為音樂不是中考科目,是副科,沒有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教學,就算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似乎沒有“功績”,自己只需要按照課表,正常上課教學就行。至于學生有沒有聽講,是否聽懂了樂理知識,能不能準確歌唱,那就順其自然吧。極少數(shù)學校,音樂課還經(jīng)常被語數(shù)外教師占用,用于幫助學生提高主課的學習成績,努力提高學校中考的升學率。教師的教學理念如此,音樂教學的目標又怎能順利達成?
(二)教學方式單一
因為教師自己主觀上不夠重視音樂教學,那么,他在備課、上課中所投入的精力就小,造成了音樂教學中教學方式單一乏味。上課時,教師照本宣科,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講授;學生聽講,坐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教師唱歌,學生也跟著唱。久而久之,學生就產(chǎn)生了厭煩的情緒,甚至出現(xiàn)對音樂課的抵觸情緒,上課時走神的有之,做其他學科作業(yè)的亦有之,如此等等。學生的興趣一旦被扼殺,就再也不能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探究學習,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也無從談起。
(三)師生關系不和諧
因為教師從內(nèi)心認為音樂課是副科,他上課只是在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學情的調(diào)研幾乎沒有,就只是按照進度實施自己的教案。教師一直居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和學生缺乏必要的溝通交流,這就造成了師生關系的不和諧。教師缺少新課程理念,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走進學生中間,沒有彎下腰來和學生交流,沒有把自己當成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路者和好伙伴;反之,學生們也感受不到教師的平易近人,他們對待教師也就會敬而遠之了。
(四)家長對音樂學習不夠重視
不可否認,有一些有遠見的、有經(jīng)濟實力的家長,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一技之長,在小學階段,給孩子課外報名學習了一門樂器,使得孩子學習了一定的樂理知識。但是,一上初中,不少家長受到中考指揮棒的影響,開始焦慮,停掉了孩子一切興趣的培養(yǎng),只專注于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認為,初中三年是孩子沖刺好的高中的時間,什么音樂、美術這樣的學科要為中考讓路,于是,初中三年,成了孩子們專門學習語數(shù)外理化史政幾門課程的三年。
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作為音樂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不斷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要充分認識音樂教學對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下一代的重要意義。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航人,教師的一言一行將直接影響學生們。教師首先要對音樂這門學科有正確的認識,從思想上重視這門學科,要把音樂看成和其他語數(shù)外學科一樣重要,音樂教學要和主課“一視同仁”,都要認真調(diào)研學情,努力鉆研教材,注意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上課時關注每一個學生,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師一絲不茍的教學態(tài)度將直接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重視音樂教學了,學生也會跟著重視音樂學科的學習。
(二)設立一定的教學目標
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教學目標。人們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庇纱丝梢?,確立一定的目標何等重要。因此,教師在每個學期的音樂教學前,要設立一個學期的遠期的教學目標,還要設立大約一個月的中期目標,此外,還要設計一個階段性的近期的教學目標等。教師根據(jù)自己設立的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計劃要詳細具體,要把學習的任務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個課時。這樣教師根據(jù)教學計劃明確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設立學生要達成的目標,在教學中慢慢實現(xiàn)自己的階段性的目標,再實現(xiàn)中期的目標,最后達到遠期的目標。這樣的目標設立,可以使得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有章可循,避免了教學的隨意性。這樣,按部就班能夠讓老師在教學時一步一個腳印達成小目標,中長期目標。規(guī)律化的音樂教學,能夠?qū)W生起到示范作用,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的興趣。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音樂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得學生學得興致盎然。
首先,上課伊始,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用圖片、動畫的形式,形象具體地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入具體的情境中去,這樣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他們積極投入?yún)⑴c課堂教學互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高。比如,教學七年級下冊的《渴望春天》這首歌之前,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動畫,展現(xiàn)五彩斑斕的春天的景色:青青的小草在風中頻頻點頭,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邊,金花色的油菜花炫人眼目,粉紅色的桃花嬌羞燦爛,雪白的梨花花瓣飄灑,如同下雪一般……清澈的小溪流潺潺而來,時不時有幾聲清脆婉轉(zhuǎn)的黃鶯啼鳴聲……多媒體以圖片、聲音、動畫的形式,全方位沖擊著學生的多種感官,拉近了學生和春天在時間上的和空間上的距離,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生機盎然的春天里去了,孩子們立即被深深吸引了,他們?nèi)硇耐度?,使得音樂課堂教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樂器進行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豎笛、排簫、口琴等小巧的樂器進行輔助教學。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使然,他們好奇、好動。在音樂課上引入諸如豎笛、排簫、口琴這樣的樂器,讓孩子們一邊學習樂理知識,一邊吹一吹,演一演,滿足了初中生好奇心理,使得他們音樂課上跟著老師動腦思考、動眼觀察、動手動口練習吹奏等,牢牢吸引了他們的求知欲,抓住了他們的注意力,使得他們積極參與,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比如七年級下冊的第一單元,有一段豎笛吹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吹奏豎笛,引導孩子們跟著教師的鋼琴伴奏進行練習,熟練以后還可以讓孩子們一個一個進行表演,在教會孩子們一技之長的同時,鍛煉了孩子們的音樂表演能力,更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自信心。對于學過的樂曲,可以教孩子們讓不同的樂器進行演奏,如口琴、排簫等,在演奏中感受不同小樂器的不同的風格,以加深孩子們對音樂的領悟,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其三,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孩子們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
初中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強,他們在上課時經(jīng)常容易走神,更談不上積極舉手發(fā)言了。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孩子們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音樂學習。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先進行分組,分組的時候要注意男生女生的搭配,優(yōu)秀生、中等生、學困生也要有效搭配,使得每個小組學習接受能力勢均力敵。教學中,教師在孩子們一首歌曲學習下來以后,可以讓孩子們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展示,其他成員給予評價指導,充分利用孩子們的力量,開展一幫一的活動,這樣也便于孩子們互相學習。小組交流可以使得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有機會一展歌喉,都有機會參與評價,教師也加入其中,參與孩子們的學習活動,及時給予指正,隨時把稍稍偏于航向的學習小舟拉到既定的軌道上來。小組展示之后,還可以推選出最好的一兩個孩子全班交流匯報,鍛煉了孩子們的上臺表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孩子們好勝心強的特點,引導孩子們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參與課堂學習。比如,在學習完歌曲之后,老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推選一名選手上臺表演,比一比,哪個小組的選手唱得最好。還可以采用小組合唱的形式,唱完后評比哪組唱得最和諧、最準確,配合最為默契,讓孩子們自主評價,獲勝的小組可以得到一定的精神上的或者是物質(zhì)上的小小的獎勵。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采用競賽的形式,可以調(diào)動孩子們積極參與,互相學習,培養(yǎng)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
(四)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師生關系不和諧,學生就不會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要注意和學生交流溝通,和學生打成一片,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孩子們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向老師傾訴。課堂上,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營造出愉悅的氛圍,讓孩子們心情快樂輕松,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學習音樂定然會聚精會神聽講,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有效性自然而然就更加高了。
教師還可以通過及時有效的評價,來鼓勵學生學習音樂。音樂課上,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及時表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讓學生樹立“我能行”的信心。不同的學生音樂天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唱歌音準好,有的則是左嗓子,有的學生舞蹈條件好一些,教師要做慧眼人,善于發(fā)掘?qū)W生的優(yōu)勢,因勢利導,因材施教,真誠地贊賞孩子,讓孩子們“親其師,信其道”興致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評價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評價的主體可以使教師,可以是一同學習的小伙伴,可以是學生自我,也可以是自己的家長、鄰居等。教師的評價及時、客觀、公正,同伴的評價可以促使學生互相學習,自我評價可以促使學生有效反省,家長鄰居等參與的評價可以在課外進行、課堂展示交流,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一方面融洽了師生關系,另一方面也加強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學生和家長等之間的互動,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我們要采用種種舉措,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設立教學目標,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蒲小玲.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方法."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7(2014);
[2]李奕. "初中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分析." 北方音樂 37.016(2017):213-213.
[3]王丹. "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方法之我見." 數(shù)碼設計(下) 009.001(2020):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