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花,王龔,冀波,黃丹丹,黃曉旭,李蓉
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yī)學中心超聲診斷科,北京 100088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占所有惡性腫瘤類型的7%~10%,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亦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近年來,中國乳腺癌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因此,如何早期有效診斷乳腺癌,成為臨床治療乳腺癌最重要的任務。早期診斷是制訂臨床治療策略并實施的關鍵,且有助于評估患者的預后。超聲檢查是臨床診斷乳腺癌的常用手段,應用最多的超聲技術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與超聲彈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其中CDFI可清晰顯示病灶血流情況,UE可通過檢測組織的彈性系數來顯示組織結構。但既往有研究顯示,CDFI、UE均存在一定的漏診和誤診現象。為進一步觀察影像學檢查對乳腺癌的診斷符合率,本研究探討CDFI聯合UE檢查對乳腺癌術前TNM分期的診斷價值,旨在提高乳腺癌的診斷效能,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yī)學中心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乳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均接受CDFI、UE檢查;②術前未接受放化療、抗氧化等治療;③均為女性患者,年齡>18歲;④無超聲檢查禁忌證。排除標準:①合并血液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疾??;②既往乳腺手術史或乳腺有創(chuàng)性檢查史;③臨床資料不完整。依據納入和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83例乳腺癌患者,年齡27~71歲,平均(41.58±4.29)歲;臨床癥狀:乳腺疼痛23例,乳頭溢液17例,乳頭凹陷16例,乳腺腫塊27例。均于手術或病理穿刺活檢前2周完成超聲檢查。
采用飛利浦超聲診斷儀進行CDFI檢查,線陣探頭,頻率7.5~13.0 MHz,先行常規(guī)二維超聲檢查,觀察病灶回聲、大小等情況,隨后切換為彩色多普勒超聲,觀察患者血流情況。CDFI分級參照Adler血流分級法:腫塊內部、周邊無血流信號為0分,腫塊內部或周邊存在1支血管為1分,腫塊內部或周邊發(fā)現2支及以上血管或腫瘤內可見貫穿血管為2分。
經CDFI切換為UE模式,獲取最佳成像角度,對感興趣區(qū)域進行定位,以病灶最大切面為目標區(qū)域,探頭與皮膚垂直,定位在中心位置,觀察壓力條,壓力維持3~4,穩(wěn)定在綠色時,晃動探頭,進行彈性成像。并利用聲觸診組織量化技術檢測感興趣組織剪切波速度值,測量多次取均值。測量數據包括病灶最大切面在二維圖像中的長徑(DB)、短徑(dB)和截面積(AB),以及病灶最大切面在彈性圖像中的長徑(DE)、短徑(dE)和截面積(AE),計算長徑變化率、短徑變化率及最大截面積比,其中長徑變化率=(DE-DB)/DB,短徑變化率=(dE-dB)/dB,最大截面積比=AE/AB。UE采用Matsumura彈性系數評分:病灶富有彈性,如囊性病變計1分;大部分病灶富有彈性或有少量實性結構,如纖維腺瘤計2分;病灶周邊區(qū)域富有彈性,中心區(qū)域為實性結構計3分;整個病灶無彈性,可疑似為乳腺癌,計4分;病灶及鄰近組織均無彈性計5分。
超聲結果由2名或以上經驗豐富的超聲科診斷醫(yī)師采用雙盲法閱片,超聲評分不一致時,通過協(xié)商一致作為最終評分。
術后依據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on Cancer,AJCC)乳腺癌組織進行 TNM 分期。0 期:TNM;Ⅰ期:TNM;Ⅱ期:TNM,TNM,TNM,TNM,TNM;Ⅲ 期 :TNM,TNM,TNM,TNM,TNM,任何 T、NM;Ⅳ期:任何T、任何N、M。
病理結果顯示,乳腺癌組織直徑2.89~81.14 mm,平均(16.64±3.04)mm;病理類型:浸潤性導管癌62例,導管原位癌12例,小葉原位癌9例;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33例,Ⅲ期25例,Ⅳ期9例。
P
<0.05)。(表1)表1 不同TNM分期乳腺癌患者UE指標的比較(%,±s)
Z
=-4.865、-4.096,P
<0.01)。(表2)表2 不同TNM分期乳腺癌患者的UE、CDFI評分
P
>0.05);CDFI聯合UE診斷乳腺癌TNM分期的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率為93.98%(78/83),高于CDFI、UE單獨檢查,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3)表3 CDFI、UE單獨及聯合檢查診斷乳腺癌TNM分期的結果與病理結果的符合率[ n(%)]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目前,乳腺癌發(fā)病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且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顯示,乳腺癌的TNM分期是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術前準確評估TNM分期對乳腺癌患者尤其重要。
目前,臨床術前診斷乳腺癌TNM分期的方法包括穿刺活檢、MRI、CT及超聲等,其中超聲檢查因具有安全、無輻射、可重復性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各器官腫瘤的診斷,是臨床首選的篩查工具。CDFI、UE是臨床常用的超聲診斷手段,其中CDFI操作簡便,可清晰顯示胸壁與鎖骨,且在腫瘤囊實性鑒別、血供判斷等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敏度;UE可很好地反映組織硬度和強度。Zareei等通過對比分析乳腺腫塊的彈性測量與病理結果發(fā)現,與低級別腫瘤病灶相比,高級別腫瘤具有侵襲性更強、腫瘤血管更豐富的特點,且上述因素與腫瘤彈性差存在明顯相關性。本研究中,長徑變化率、短徑變化率及最大截面積比等彈性成像指標均可有效區(qū)分初期(Ⅰ期)、中期(Ⅱ、Ⅲ期)及晚期(Ⅳ期)乳腺癌,但各指標在評估具體TNM分期時仍存在顯著差異。何丹青等對進展期乳腺癌的UE指標分析發(fā)現,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UE指標明顯低于Ⅳ期,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劉鐳等通過UE測量乳腺癌患者的腋窩淋巴結發(fā)現,淋巴結彈性較差可提示腫瘤轉移。本研究通過比較不同TNM分期乳腺癌患者CDFI、UE評分發(fā)現,乳腺癌患者CDFI、UE評分會隨TNM分期增高而增加。表明CDFI、UE在診斷乳腺癌TNM分期中具有一定價值,有助于判斷其侵襲程度。
研究發(fā)現,UE聯合CDFI在評估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轉移中的靈敏度可高達98%。陳爽和寇海燕研究顯示,多模態(tài)超聲診斷乳腺癌的準確度較高。本研究進一步分析CDFI聯合UE在診斷乳腺癌TNM分期中的價值,結果顯示,CDFI+UE檢查診斷乳腺癌TNM分期的結果與病理結果的符合率可達93.98%,明顯高于CDFI、UE單獨診斷的73.49%、74.70%。表明CDFI聯合UE可更加準確、無創(chuàng)地診斷乳腺癌的TNM分期,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與制訂提供可靠依據。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樣本量偏少,測量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其次,UE檢查對結果的影響較大,且存在操作者的個體差異。后續(xù)尚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規(guī)范操作,以更加準確地研究超聲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CDFI、UE檢查在術前均可有效評估乳腺癌的TNM分期,但二者聯合能顯著提高對乳腺癌TNM分期的診斷符合率,應用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