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清
摘要: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結合下應運而生的新興教育方式逐漸被大眾接受并得以推廣。移動學習正是基于便捷的移動設備、靈活的學習時間、自主學習的需求而發(fā)展出的新型學習方式。為了厘清移動學習的發(fā)展脈絡與趨勢,本文旨在梳理國內學者對移動學習的定義,總結梳理目前關于研究現(xiàn)狀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我國未來發(fā)展移動學習的建議。
關鍵詞:移動學習,研究綜述
一、概述
移動學習在數(shù)字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結合移動計算技術帶給學習者隨時隨地學習的全新感受,被認為是一種未來的學習模式。將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與教育信息化相結合成為了教育改革的又一發(fā)展趨勢。由此可見,如今對移動學習的研究正在向縱深發(fā)展,因此也有必要對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歸納和整理。
二、移動學習及其定義
目前,關于移動學習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確切的概念,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詮釋移動學習。這里,我們主要借鑒的是如下定義:移動學習首先是基于一些便攜式移動設備進行的數(shù)字化學習; 其次, 移動學習依賴于移動通信技術實現(xiàn)教育內容與教育服務傳輸; 最后, 移動學習中教與學活動的交互性是通過移動計算技術實現(xiàn)的??偟膩碚f,移動學習具有個性化、便捷性、跨時空性、移動性、交互性等特點。
三、國內研究動態(tài)
1.理論研究
對移動學習理論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基礎理論、理論建構兩部分,其中基礎理論專注探求于移動學習基礎理論的探索:包括定義、本質、內涵及影響等,如有對移動學習的概念、實施的形式及對遠程教育研究影響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移動學習及其理論基礎》一文里介紹了移動學習與移動教育的基本概念;而理論建構研究致力于提出新的可重復應用的理論或模型。近十年研究較少,主要是教學活動設計、教育模式等的理論構建,如《面向移動學習的學習活動設計框架》分析ADDIE應用于移動學習的不足;《移動學習中教學設計模式的研究》在 ADDLE和ASSURE兩種教學設計模式的基礎上,結合電大系統(tǒng)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提出了一個適合移動學習的教學設計模式。
2.資源建設研究
21世紀是內容為王的世紀,優(yōu)良的資源是對學習者學習的最大支持,此類研究主要包括兩類:其一是Flash Lite、J2ME、Android等學習資源開發(fā)技術及技巧的介紹;其二是各類學習平臺或系統(tǒng)的建設案例。近十年來,對于移動學習資源開發(fā),按照學科分類典型的《基于移動學習的英語單詞學習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一文介紹了目前可應用于移動學習的移動計算技術;分析了目前主流移動應用的結構與方法,探索其在移動化學習中可能的應用方式和途徑;按支持技術角度典型的如《基于藍牙技術的個性化課件系統(tǒng)》、《基于3G的移動學習支持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
3.應用研究
移動學習的應用研究起步稍晚,主要集中在最近五年,有的從學習群體(職業(yè)、年齡等)出發(fā),典型的如:年齡角度,如《移動計算技術在兒童成長家庭記錄方面的應用前景研》對兒童成長家庭記錄方面現(xiàn)狀調研,側重移動計算技術在兒童成長家庭記錄上應用前景分析;《移動學習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對成人教育應用移動學習的領域進行了分析;職業(yè)角度,如《移動學習在農村教師培訓中的應用探討》對偏遠地區(qū)農村教師的培訓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值得一提的是《移動學習-未來聾生學習的新視窗》為移動學習在殘障人士中的應用提出首例。
4.其他研究
除了以上主體研究外,還存在一些其他研究,如標準化研究如《SCORM規(guī)范在移動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支撐技術研究如《網(wǎng)絡教學平臺支持移動學習的探討》、手機娛教研究如《剪紙動畫:一種適合手機移動學習的娛教技術》。這些研究雖然相對零散,但在提高我國移動學習的研究深度和廣度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也試著提出幾點對移動學習未來發(fā)展的意見和建議:1.要將終身學習的觀念深入人心;2.移動學習平臺和資源的開發(fā)要考慮使用對象的實際情況,不可盲目追求快速發(fā)展;3.移動學習平臺的應用需豐富。
四、結束語
隨著移動學習概念的深入人心,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移動終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移動學習資源建設在移動學習中重要作用不斷凸顯,也越來越得到了廣大研究者的青睞。移動教育是移動通信技術、網(wǎng)絡技術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理論有機結合的結果,隨著理論研究的深人和技術的不斷成熟,移動學習也會對我們的生活以及學習方式產生極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Roibas A.C. & Sanchez I.A. (2002). Design scenarios for m-learning[C].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Workshop on Mobile and Contextual Learning , Birmingham,UK: 53-56.
[2]劉豫鈞,鬲淑芳.移動學習——國外研究現(xiàn)狀之綜述[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4(03):12-16.
[3]劉豫鈞,鬲淑芳. M-Learning 讓課堂隨時在身邊[J] . 信息技術教育,2003,(6):20-21.
[4]胡通海. 移動學習的定義、特征和結構[J].軟件導刊,2010,9(07):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