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銘
摘 要: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無法達到很好的有效程度,甚至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當重要,對于學生的意義乃至教師、學校和社會的意義是重大的。它有利于師生關系的重新構建,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提高。本文針對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前言
隨著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我國基礎英語教育開始進入到一個新時代,以學生為本、以德育為魂和以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為目標成為了我國基礎英語教育的新要求[1]。此文著重針對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二、教學有效性及其理論基礎
(一)教學有效性的涵義
此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后,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學者C kyriacou(1986)在《學校有效教學》的專著中指出:“有效教學主要關心由某種教育活動怎樣最好地促進了學生的理想學習。[2]
(二)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觀點:強調(diào)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基于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建構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促進者。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去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學生能觸及到但還缺乏一定幫助的能力,加深對知識意義的建構,為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三、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存在的問題
(一)無法把握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了教學目標中的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忽視了情感目標,導致學生成為了應試考試的機器,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師如果在把握教學目標時,沒有準確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教材的特點去把握,一堂課下來學生有可能并無進步,那么此次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是為零的。
(二)教學活動形式單一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知識增加與能力提高的問題,從而導致了每堂課教學活動的單一形式,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并沒有主動地參與其中。筆者從自己的高中英語課堂了解到,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中很少用到角色扮演、演講以及采訪等活動,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學生學習低效
在新課程下,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過分依賴教師的學習方式和教材開發(fā)式的內(nèi)容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 他們已習慣了聽教師講課,接受教師的輔導,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不適應,離開了教師就不會學習了[6]。
四、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性因素, 教師的理念能否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起著決定性的作用[3]。教師的素養(yǎng)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除自身所必須具有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之外,還應該富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必備的教學反思能力,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jīng)驗教訓,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解決各種教育問題。
(二)研讀課標,探究有效的課堂的教學方式
教師需要積極地去研讀高中英語課標,根據(jù)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去探究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簡稱(“課標2017”)[4]有效的課堂教學有兩處不同:一是教學目標的不同,傳統(tǒng)課堂教學注重知識能力的目標,而課標(2017)提出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注重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語言能力和跨交際的培養(yǎng)。二是課堂組織形式不同。傳統(tǒng)課堂教學以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而課標(2017)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合作探究。
(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突顯其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成功達到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在教學比較級時,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比誰知識豐富”的情景,讓學生通過英語來表達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優(yōu)勢或者好習慣,既能鍛煉自己的口語又能讓稍差的學生向他們學習。最后教師需要合理設置課堂環(huán)境,妥善處理好競爭與合作。
五、結語
由于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繁多,而且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因此非常難以判斷在影響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性的眾多因素中,什么更有影響性。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必須恰時、靈活地選用各類教學策略和方法而達到提升英語課堂有效性的最佳化。
參考文獻
[1]李翔.改革背景下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評《當代基礎英語教育教學與研究例論》[J].人民長江,2020,51(10):218.
[2]C Kyriacon. 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 Basil Balackwell, Ltd, 1986.9.
[3]易梅娣.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導刊,2010(02):85-87.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