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悅文 天津市河西醫(yī)院CT室 (天津 300202)
內容提要: 目的:探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診斷中予以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的應用價值。方法:研究對象取自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研究時間為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照不同的診斷方式分組,實驗組予以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4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掃描(44例),對比效果。結果:從診斷準確率上看,實驗組為97.7%(43/44),對照組為79.5%(35/44),存在明顯差異(P<0.05);從診斷滿意率上看,實驗組為100.0%(44/44),對照組為68.2%(30/44),存在明顯差異(P<0.05)。從患者圖像表現上看,在胰腺炎患者中,對于急性單純性水腫患者而言,其表現為胰腺增大,并呈現均勻、不均勻密度,邊界不清,胰腺周邊可見積液,增強掃描后呈現明顯強化。對于急性壞死性胰腺患者而言,呈現不均勻低密度,出現病灶密度增加,壞死區(qū)強化嚴重。結論:對急診胰腺癌患者而言,予以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能明顯提升患者診斷準確率,并進一步對患者診斷滿意率進行改善。
急性胰腺炎屬于一種臨床常見的急腹癥,該病危險性較大,患者臨床表現為惡心、黃疸、脫水、嘔吐等。從病理類型上分析,一般將急性胰腺炎分為輕度胰腺炎和重癥胰腺炎兩種,前者雖然發(fā)病危急,但病變程度較強,臨床上比較常見,預后效果較好,而后者病情較為危重,預后效果極差,病死率較高。對于該病而言,需要予以早診斷早治療的診療方案。影像學檢查屬于一種臨床常用的疾病診斷方案,以CT診斷最為常見,通過增強掃描的方式能夠對患者病變形態(tài)進行顯示,有助于盡早對疾病定性。而從當前的診斷方式來看,動態(tài)CT增強掃描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研究特選取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分別予以不同的診斷方案,探究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的應用價值[1]。
研究對象取自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研究時間為2019年2月~2020年2月,按照不同的診斷方式分組。實驗組44例,男20例,女24例,患者年齡為20~65歲,平均(41.5±3.2)歲,其中單純水腫性胰腺炎28例,急性壞死性胰腺炎16例。對照組44例,男23例,女21例,患者年齡為22~66歲,平均(43.5±2.4)歲,其中單純水腫性胰腺炎30例,急性壞死性胰腺炎14例。從兩組患者的性別、疾病類型和年齡等病歷資料上看,不具有特異性差異(P>0.05)。
實驗組予以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儀器采用64層螺旋CT掃描,取患者仰臥位,掃描范圍設置在患者膈頂以下,胰腺各部等。對患者掃描參數進行設置。管電壓為120kV,管電流設置為160~200mA,掃描層厚為5mm,螺距設置為1.735:1,重建間隔為5mm。給予患者動態(tài)增強掃描,造影劑選擇碘海醇,予以肘靜脈注射的方式,劑量為80mL,動脈期延長掃描為25~30s,門靜脈期延長掃描為60s。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掃描,儀器設備與實驗組一致,予以常規(guī)平掃的方式。
①掃描準確率。對兩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掃描準確率進行分析,根據掃描情況分為準確、不準確兩種,準確率=(準確例數/總例數)×100%;②診斷滿意率。參照自擬調查問卷來評價患者診斷滿意率,共有25個問題,分為十分、還算、不滿等三個等級,診斷滿意率=(十分+還算)/總數×100%;③圖像表現。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以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從診斷準確率上看,實驗組為97.7%(43/44),對照組為79.5%(35/44),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掃描準確率對比分析
從診斷滿意率上看,實驗組為100.0%(44/44),對照組為68.2%(30/44),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診斷滿意率對比分析
從患者圖像表現上看,在胰腺炎患者中,對于急性單純性水腫患者而言,其表現為胰腺增大,并呈現均勻、不均勻密度,邊界不清,胰腺周邊可見積液,增強掃描后呈現明顯強化。對于急性壞死性胰腺患者而言,呈現不均勻低密度,出現病灶密度增加,壞死區(qū)強化嚴重。
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屬于臨床普外科當中一種常見疾病,該病具有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等表現[2]。從當前情況上看,對于該病的發(fā)病因素尚未清晰,考慮與患者膽道疾病相關,還包含有胰管阻塞、暴飲暴食、酗酒、手術創(chuàng)傷、代謝障礙、感染等因素相關[3],從臨床病理上分析可將其分為急性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兩種。對于急性水腫型患者而言,其病變程度較強,預后效果佳[4],但若未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仍有可能進展成為重癥胰腺炎,病死率極高,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還會危及生命。因此對于該病而言,及時明確診斷并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成為了臨床胰腺炎患者的關鍵技術[5]。臨床上,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其影像檢查方式包含有超聲、CT和MRI等,超聲是胰腺炎最為常規(guī)的檢查方式,其操作簡單,但其檢測結果往往會受到患者體內腸氣、腹壁和脂肪等因素的影響。CT增強掃描屬于一種細致性的掃描方式,是常規(guī)CT的拓展和延伸,并且不會受到患者腸氣、腹壁等其他因素的影響[6]。其掃描速度更快,空間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更高。這種方式除了可以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診斷之外,還能針對不同的組織學結構進行明確顯示,幫助醫(yī)師盡早對患者進行定性診斷[7]。在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患者而言,臨床表現為胰腺腫大,低密度影,增強掃描后較為明顯。而在出血性壞死胰腺炎患者中,其呈現不均勻低密度影。在患者胰腺周邊間隙完全消失,呈現模糊網狀致密影,增強后強化不均勻,壞死區(qū)域不增強[8]。另外,通過CT增強掃描,還能對患者急性胰腺炎腹膜后間隙擴散情況進行分析,在增強掃描時能夠通過造影劑來對患者胰腺實質進行增強,對胰腺周邊血管進行強化,能夠輕易檢出胰腺周邊內部病灶,為臨床醫(yī)師診斷提供重要意見[9]。通過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能明顯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診斷準確性,并對其影像學征象進行明確,通過全面的方式來對影像學征象進行分析,提升診斷準確率[10]。
本研究中,從診斷準確率上看,實驗組準確例數43例,不準確例數為1例,為97.7%(43/44),對照組準確例數35例,不準確例數為9例,為79.5%(35/44),存在明顯差異(P<0.05)。從診斷滿意率上看,實驗組十分滿意為23例,還算滿意為21例,不滿意0例,滿意率為100.0%(44/44),對照組十分滿意為14例,還算滿意為16例,不滿意14例,滿意率為68.2%(30/44),存在明顯差異(P<0.05)。從患者圖像表現上看,在胰腺炎患者中,對于急性單純性水腫患者而言,其表現為胰腺增大,并呈現均勻、不均勻密度,邊界不清,胰腺周邊可見積液,增強掃描后呈現明顯強化。對于急性壞死性胰腺患者而言,呈現不均勻低密度,出現病灶密度增加,壞死區(qū)強化嚴重。
綜上所述,對急診胰腺癌患者而言,予以多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能明顯提升患者診斷準確率,并進一步對患者診斷滿意率進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