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涵 天津市寧河區(qū)醫(yī)院 (天津 30150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分析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基于治療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中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平均動脈壓。結果:研究組患者總治療有效率為82.22%(37/4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1.11%(23/45),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平均動脈壓分別為(94.33±6.43)mmHg、(32.58±4.17)mmHg和(141.65±11.87)mmHg,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7.60±5.52)mmHg、(43.51±4.50)mmHg和(162.04±12.04)mmHg,P<0.05。結論:對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治療效果。
隨著呼吸機在臨床治療中應用的不斷深入,人們發(fā)現(xiàn)其在呼吸系統(tǒng)危重患者治療中效果顯著[1,2]。雖然機械通氣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回心血量和心排量,導致患者血壓快速下降,對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但是機械通氣對于急性左心衰往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可以顯著緩解患者的心衰癥狀,有助于更好對患者進行搶救治療[3,4]。冠心病患者較容易出現(xiàn)急性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單純采用藥物對其進行治療,效果不理想[5]?;诖耍疚膶o創(chuàng)呼吸機機械通氣治療應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治療中,對其臨床療效開展如下對比研究。
選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已確診,患者入院后均給予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療,但是患者血氧飽和度依然<92%。在研究對象選取時排除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患者、昏迷患者以及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存在禁忌癥患者?;谥委煼桨傅牟煌瑢⒒颊叻譃閮山M,研究組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52~84歲,平均(68.24±8.62)歲,急性心肌梗死、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各24、21例;對照組45例,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51~85歲,平均(68.44±8.71)歲,急性心肌梗死、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各25、20例。組間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措施,包括吸氧治療、擴張血管治療、解痙平喘治療以及酸堿平衡治療等。研究組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中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應用凱迪泰ELEXO ST20雙水平呼吸機,讓患者取半臥位,選擇ST雙向正壓通氣模式,設置氧流量為5~10L/min,設置吸氣壓和呼氣壓分別為15~30cmH2O和4~8cmH2O。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基于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調(diào)整治療參數(shù)。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平均動脈壓?;诨颊吲R床癥狀以及各項治療指標確定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為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或者完全消失,生命體征平穩(wěn),血氧分壓等各項指標顯著改善;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有所好轉,血氧分壓等各項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為治療效果未達到上述標準。
應用SPSS 20.0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組間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進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總治療有效率為82.22%(37/4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1.11%(23/4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平均動脈壓分別為(94.33±6.43)mmHg、(32.58±4.17)mmHg和(141.65±11.87)mmHg,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7.60±5.52)mmHg、(43.51±4.50)mmHg和(162.04±12.04)mmHg(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平均動脈壓比較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調(diào)查統(tǒng)計顯示,我國冠心病等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提升,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一般來說,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對其進行治療的前提是能夠明確患者的病情特征。其中急性心源性肺水腫病癥具有肺組織順應性降低、肺泡和間質(zhì)水腫等現(xiàn)象,患者伴有呼吸受阻、窘迫,治療時多采用吸氧、激素、血管擴張等方式。臨床治療時應快速糾正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低氧血癥。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為危重急癥,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一般對患者進行對癥常規(guī)治療,在對患者供氧的基礎上,應用強心、擴血管、利尿等治療方式,并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癥狀的變化情況。如上述治療方式均不見效且患者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時,應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相關研究表明對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開展雙水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輔助治療,有助于改善治療效果,提升搶救成功率[6]。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患者吸氣時給予一定的正壓力,在患者呼氣時給予一定的負壓力,可以降低患者吸氣和吸氣難度,有助于避免患者肺泡萎縮,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呼吸質(zhì)量[7]。同時通過功能殘氣量的升高,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臟前負荷,有助于糾正心衰。在應用中多采用雙向壓力通氣治療,呼氣壓力設置為4~8cmHO,吸氣壓力設置為12~25cmHO,氧氣流量設置為5~10L/rain。在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過程中,結合患者體征變化情況及時調(diào)整呼吸機相關參數(shù),根據(jù)患者病情變化設定通氣時間。為了進一步分析其在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本文選取本院患者開展對比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研究組的各項治療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理論分析結果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致急性心力衰竭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有助于改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和平均動脈壓等各項指標,提升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