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民網(wǎng)
聽說空腹吃藥不好?到底該飯前服藥,還是飯后服藥?其實,不同的藥物,服用的時間不同,所需的喝水量也不同,甚至連服藥時的姿勢都有講究。今天,就為大家送出一份正確服藥指南,一起收藏學(xué)習(xí)吧!
腹中沒有食物即為空腹,一般飯前1~2小時和飯后2~3小時可視為空腹?fàn)顟B(tài)??崭狗幾钪苯拥暮锰幘褪潜苊馐澄镉绊懰幮?,更有利于藥物吸收和發(fā)揮作用。
以下藥物通常需要空腹服用:瀉藥、補(bǔ)益類中藥、頭孢氨芐、諾氟沙星等抗生素。
飯前服用的藥物,是指在飯前15~30分鐘內(nèi)服用。某些胃腸道不良反應(yīng)小、進(jìn)食后服用會影響其吸收的藥物、保護(hù)胃黏膜或者促胃腸動力藥等,建議飯前服用。
以下藥物通常需要飯前服用: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胃復(fù)安)、抑制胃酸的藥物如奧美拉唑等。
飯后服通常是指飯后15~30分鐘服藥,并非飯后馬上吃。大部分藥物都可以在餐后服用,其目的是為了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并使藥物更好地起效。
以下藥物通常需要飯后服:對胃腸道具有刺激性的藥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硫酸亞鐵、苯妥英鈉、金屬鹵化物、甲硝唑、多西環(huán)素等)以及脂溶性的藥物等。
“餐中”或“隨餐”服用,指的是在吃飯的同時服用藥物。餐中服用的主要目的是增強(qiáng)藥效,充分發(fā)揮藥物的作用,也有部分是為了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以下藥物適合隨餐服用:降糖藥、抗真菌藥物灰黃霉素、某些抗高血壓藥物(如卡維地洛)、某些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緩釋片)。
掌握正確的服藥方法也很重要!如躺著服藥或者不用水沖服,藥物容易停留在上消化道,溶解后導(dǎo)致局部濃度很高,如四環(huán)素溶解后酸性較高,容易造成胃黏膜損傷。因此建議采用站姿或坐姿服藥,并用適量水沖服。
多數(shù)情況下,服藥時用溫水或涼白開即可,不宜用太熱的水。普通的藥片和膠囊,用200毫升溫水送服即可。
嘴里很干的時候,吞膠囊藥容易粘在嘴里,不容易咽下。如果膠囊粘在食管壁上,嚴(yán)重時可能導(dǎo)致潰瘍。因此,服用膠囊前最好先喝少量溫水或涼開水。服用膠囊后如果感到食管內(nèi)有異物,說明服藥時水喝得還不夠多,建議繼續(xù)喝水,讓膠囊順利服下去。
止咳糖漿、含片類藥物在服用后會停留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吃完藥馬上喝水,會把咽部藥物的有效成分沖掉。一般建議服完止咳糖漿或含片至少5分鐘內(nèi)不要喝水,最好在服藥半小時后再喝水。
胃藥如鋁碳酸鎂、氫氧化鋁混懸凝膠等,服藥時不宜多喝水,一般只需50毫升水送服即可,且服藥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喝水。因為這一類藥物會像粉末一樣,覆蓋在受損的胃腸黏膜上。喝水太多或者吃完藥后馬上喝水,會使覆蓋在受損部位的藥物顆粒減少,保護(hù)膜稀釋變薄,從而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