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奎
(簡陽市踏水鎮(zhèn)綜合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四川 成都 641404)
蕪菁(大頭菜)作為四川省農(nóng)業(yè)特色產(chǎn)品之一,質(zhì)地緊密,水分少,纖維多,有強烈的芥辣味并稍帶苦味。由于種植方便,食用價值高,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暨能制作咸菜,也可以用來炒著吃,味道也非常不錯,所以蕪菁(大頭菜)深受人們喜食,得到了人們的青睞,用其來養(yǎng)生食用的人越來越多,種植的人也越來越多,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在簡陽大力發(fā)展特色蔬菜產(chǎn)業(yè)這一新形勢下,踏水鎮(zhèn)2020年以蕪菁(大頭菜)示范種植450畝,畝產(chǎn)4860公斤,農(nóng)民畝增收2560元。全鎮(zhèn)計劃2021年以蕪菁(大頭菜)種植5000畝為產(chǎn)業(yè)支撐,年產(chǎn)值120余萬元,增強農(nóng)民收入。
蕪菁,別名大頭菜、蔓菁、頭菜、芥菜、諸葛菜、圓菜頭、圓根、盤菜等,是芥菜的一個變種,為根用芥菜,其營養(yǎng)價值較高,富含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在我國江蘇、山東、河南、河北、浙江、四川等地有栽培。因性平味甘、苦、辛,具有開胃下氣、利濕解毒的功能;治食積不化、黃疸、消渴、熱度風腫、疔瘡、乳癰等。暨能制作咸菜,也可以用來炒著吃,味道非常不錯,所以蕪菁(大頭菜)深受人們喜食,得到了人們的青睞。
天府雄州——簡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龍泉山東麓,距省會成都僅55公里,素有“蜀都東來第一州”的美譽。簡陽毗鄰國家級成都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是最能接受成都向東向南擴展輻射的第一市,也是成都平原經(jīng)濟圈極富發(fā)展前景的市,境內(nèi)辟有省級旅游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為丘陵地貌,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區(qū),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霜雪期少、平均風速小。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平均為300天,日照時數(shù)125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28.5mm。
踏水鎮(zhèn)位于簡陽市東北角,與金堂縣接壤,地形狹長,南北長18.5公里,東西寬4公里,幅員42公里,區(qū)內(nèi)溝壑縱橫,森林覆蓋率16.4%.現(xiàn)轄9個行政村(居委會),人口22851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850人,耕地332947畝。
簡陽市踏水鎮(zhèn)經(jīng)度為104.55、緯度30.40。年平均氣溫17℃,無霜期平均為300天,日照時數(shù)125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28.5mm,適合蕪菁(大頭菜)的種植。
借鑒蕪菁(大頭菜)種植實踐,蕪菁(大頭菜)肉質(zhì)根的生長需要冷涼的氣候,因此,栽培一般在秋季,播種期與大白菜相近,一般生長期50~60天,喜冷涼濕潤氣候不耐霜凍,也不耐炎熱,高于25℃則生長纖慢且品質(zhì)差,尤其大型包型大頭菜品種。它淺根型作物根生活費入土淺抗旱抗?jié)衬芰Σ?,土壤過溫過干對生長都不好,它以氮養(yǎng)分為主兩者比例約1:1,還同時喜鈣和硼。蕪菁(大頭菜)有一定的抗寒性,要求一定的溫差,低溫春化后,長日照和較高溫度時抽薹開花;對光照要求比較嚴格,光照補償點為2000勒克斯。喜濕潤的沙壤土或壤土,在肉質(zhì)根膨大盛期需適時灌水,有適應酸性土壤的能力,需要較多的磷、鉀肥,對增施有機肥有良好的反應。較耐土壤貧瘠,肥料充足,比例適當,才能獲得較高產(chǎn)量。
以普通種和巨型馬龍種為主。普通種蕪菁(大頭菜)根球略小,肉質(zhì)細嫩,纖維少,香而脆,品質(zhì)好。馬龍種葉小而濃綠,根球特大,產(chǎn)量高達5000余公斤/畝。
蕪菁(大頭菜)露地栽培在長江、黃淮地區(qū),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以秋播為主,從7月下旬至10月可陸續(xù)播種,9月中旬至翌年3月收獲結束,但以8月份播種的產(chǎn)量最高。過早播種,天氣炎熱干旱,暴雨多,出苗困難,要采用遮陽網(wǎng)覆蓋。過遲播種,幼苗2~3片真葉時遇寒流,易受凍害。春播可利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栽培,提前或延后上市。簡陽市為長江中游地區(qū),播種時間為9月中旬左右,進行露地栽培。
蕪菁(大頭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但是為了方便管理和充分利用土地,本次采用育苗移栽。它喜冷涼的環(huán)境,生長適溫為15~20度。前期較高的溫度有利于它的幼苗生長,后期溫度低,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肉質(zhì)根膨大。育苗方法和白菜一樣,選擇良好的地塊整地施肥,然后再播種。出苗10天進行間苗,在幼苗生長時,做好肥水管理,當有4~5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蕪菁(大頭菜)種子以顏色橘紅色、色澤艷麗為佳,種子購回后首先應進行精選,除了清理混入的雜質(zhì)外,還應選取飽滿的種粒。由于蕪菁(大頭菜)種子細小,一般通過水洗來挑選,即將種子浸入水中并不斷攪拌,撈出秕粒和雜物,潛入水底者為飽滿種粒。
蕪菁(大頭菜)種子經(jīng)水選出后立刻將其攤開暴曬下,以減少其體內(nèi)含水量,并不時翻動,讓所有的種粒均能均勻接受陽光洗禮,促進其內(nèi)部的物質(zhì)轉(zhuǎn)化,結束休眠,提高發(fā)芽率,而且出苗較一致。消毒用殺菌劑如多菌靈等溶液浸泡種子5~10分鐘,不斷攪動,讓種粒全面接觸藥液殺死所病菌。
蕪菁(大頭菜)種子吸足水分有利于種子內(nèi)部物質(zhì)轉(zhuǎn)化和種皮變軟促于出芽,至于濕水中浸飽3~4小時,此時可加入營養(yǎng)全面的葉面肥讓它吸收,以增加營養(yǎng)增加出芽率并以利于壯苗。種子的發(fā)芽為了具有空氣水分外還應有溫度,因此將經(jīng)過浸種后的種子至25~30℃和環(huán)境中,以保早出芽并出芽整齊均勻,以促于幼苗期的管理。
蕪菁(大頭菜)在進行種子處理前,要進行苗床建立,讓幼苗在一良好的環(huán)境生活。由于種子細小,苗床的整地必須精細,選擇保水、保肥好的土壤作苗床,苗床耕翻后安經(jīng)過充分曝曬,并施于有機肥或以廄肥、人畜。糞尿、磷肥并經(jīng)熟化處理作基肥,與苗床土充分混合,淋足水,均勻地將經(jīng)催芽處理后容白的種粒布上,并覆以0.5厘米左右的肥土,再蓋草或用薄膜做成的小拱棚來保溫保濕。
蕪菁(大頭菜)幼苗期的管理目的,是確保幼苗及時出苗,出苗整齊均勻莖粗,葉色濃綠粒壯,因此主要工作是保溫保濕但不可太濕以免空氣不足易爛種。及時進行間苗保留苗距4~5厘米免葉片相互遮陽光,徒光形成商腳苗,直到苗商14~16厘米,具有5~6片真葉時保可進行定植。
蕪菁(大頭菜)是根菜類蔬菜,應該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作為定植地,前茬應該是從未作過十字花科的菜地或者稻田。大田前作收獲后中耕30厘米,畝施腐熟溉灌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氯化鉀15公斤或三元復合肥30公斤作基肥。畦寬1.3~1.5米。秧齡35天左右,不宜過長。移栽時行株距為35厘米見方開穴,畝栽4500~5000株左右,栽植時注意使秧苗的直根直埋于穴中,先放入一些細泥,將苗稍向上提,使根伸直,以免影響根的伸長,肥大,然后稍壓實,澆透水,如遇干旱,要每天澆水一次,經(jīng)5~6天秧苗成活,恢復生長。
蕪菁(大頭菜)栽植后10~15天,追施腐熟稀人糞尿750~1000公斤,過10天后再追施一次。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蕪菁(大頭菜)肉質(zhì)根進入旺盛生長期,要追一次重肥,每畝用腐熟人糞尿1500公斤或尿素15公斤,三元復合肥20公斤,施肥前先中耕松土,把肥施在行間。干旱天氣施肥后人2天,澆一次水,促進肥料溶解,供根系吸收。生長期間清溝培土1~2次,以免根部外露變綠、粗老、影響品質(zhì)。防治如菜青蟲、蚜蟲、斜紋夜蛾等害蟲。隨時摘除黃葉,以利通風透光。12月間可陸續(xù)采收,采收標準以植株莖葉枯黃,根頭部由綠轉(zhuǎn)黃色,葉腋間發(fā)生小葉卷縮變黃。經(jīng)霜后蕪菁(大頭菜)品質(zhì)提高,但過遲采收,硬心大,肉質(zhì)根纖維發(fā)達,加工品質(zhì)下降。
蕪菁(大頭菜)用量配方:尿素30Kg或20Kg尿素15Kg硝銨最好,鈣鎂鉀25Kg鈣25Kg,氮化鉀25Kg沃田寶7Kg。用法:平均每株用肥約50g其中可用10g做穴肥,做莖肥施于行距中溝內(nèi)蓋土,一次性施完。要赤誠在完粒前10~15天犁翻整地時,同時施下石灰50~100Kg再耙碎整地起畦。
蕪菁(大頭菜)成活后,整個幼苗期最好進行噴施,將整個植株和同土壤噴濕,噴肥配方為,硝銨(尿素)0.3~1%鈣1~3%氯化鉀0.5%沃田寶每箱水50g 到大菌時再配合淋施,配方為0.5~1%鈣2~4%氯化鉀0.5~1%沃田寶100~200g逐步加濃,以適應生長發(fā)盡需肥量增加的需求。
蕪菁(大頭菜)從出苗至2~3片真葉這期間應噴1~2次葉面肥以促苗壯苗,這時幼苗生長加快,應大頭菜苗尤其葉用施肥:蕪菁(大頭菜)要求營養(yǎng)全面為了防止氨中毒和亞硝酸鹽超標,鉬和硼必不可少,特根據(jù)蕪菁(大頭菜)的生育特點科學配制大頭菜專用肥。
蕪菁(大頭菜)種植10天后追肥一次,之后一周追肥一次,當肉質(zhì)根膨大時,要重施1~2肥,尤其是鉀肥,每次施肥前要先松土除草,施肥1~2天后淋水才,促進肥料溶解,供作物吸收。生長期培土1~2次,以免根系裸露影響到品質(zhì)。苗期易受跳岬危害,應及時在清晨撒草木灰2~3次,或噴撒適宜的胃毒殺蟲劑1~2次進行防治。出苗后除草一次,3~4片真葉時間苗中耕,6~7片葉時定苗并追施氮肥,塊根膨脹期追施磷鉀肥。有條件時應適量灌水。種根栽培后要適時除草、灌溉、追肥。株高1米時應采取防倒狀的措施。氮、磷、鉀的施用比例為1.5:1:2。
蕪菁(大頭菜)除根施水施外蕪菁(大頭菜)全生育期還需進行多次葉面噴施,尤其育苗期定植初期應每5~10天噴一次葉面肥,有一種葉面防蟲葉面肥,對蚜蟲防治十分有效,尤其氣溫較高的秋末冬初,易感病毒病,可多噴2次,對于晚秋播種大型結壞茶菜,淋施不可太勤,否則生長柔嫩,易受凍害開春后進入旺盛生長期每隔7~15天淋施一次以加速生長。
蕪菁(大頭菜)的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黑腐病、菜青蟲、小菜蛾、蚜蟲、黃曲條跳甲等。大頭菜忌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
4.9.1 病毒病主要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20%鹽酸嗎啉胍·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鹽酸嗎啉胍懸浮劑400~600倍液噴施,連噴2~3次,每隔7~10天噴一次。
4.9.2 黑腐病防治方法: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后500倍液噴施。在發(fā)病初期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4.9.3 地下害蟲及線蟲。用鋅硫磷溶液800~1000倍液灌根。
4.9.4 菜青蟲、小菜蛾。可用氯氰菊酯3000倍液,BT乳劑600倍液;功夫1500~2000倍液,1.8%蟲螨克3000~4000倍液防治。
4.9.5 蚜 蟲。 用10%大 功 臣 10~15克 /畝, 樂 果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距采收前15天停止施藥。
蕪菁(大頭菜)收獲與利用塊根收貯可在當?shù)貧鉁爻霈F(xiàn)零下3~4℃時收獲,過冷收獲的塊根不耐貯藏。一般是選擇晴天,挖出塊根,削頂去葉;晾干外部水分,去掉附土,入窖貯藏。窖溫以0~1℃為宜。經(jīng)常檢查,防凍傷,防霉爛,防過早發(fā)芽。
蕪菁(大頭菜)不耐炎熱和干旱,喜冷涼溫潤氣候,因此要求配合追肥進行淋漓保持畦面溫潤,尤其氣溫高水分蒸騰量大時,但不可造成漬水,促土壤內(nèi)空氣少而影響硝化細菌繁殖乃至吸收多量的氨態(tài),氮肥而中毒。蕪菁(大頭菜)感染性病害不多主要表現(xiàn)在葉用蕪菁(大頭菜)上的是病毒病,在天氣炎熱干旱的育苗期和定植后的生長前期,由蚜蟲傳播,徹底防治每7~10天噴藥一次同時及時淋水,保持土壤濕潤降低氣候,也很有用。除蚜蟲侵害處還有黃條跳早,它主要危害蕪菁(大頭菜)根部及時噴辛硫磷等農(nóng)藥。一般早秋種的葉用蕪菁(大頭菜)在11月前后可采收,晚秋播種的時熟品種發(fā)到笠年3月收獲,而晚熟品種即要到4月才收獲。蕪菁(大頭菜)多為腌漬用,必須讓其組織充實后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