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琴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湖南 衡陽 421000)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PU)是消化科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主要表現為上腹疼痛、惡心、噯氣等。消化性潰瘍會引發(fā)消化道出血,嚴重的直接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疾病引發(fā)疼痛等,加之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較少,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治療效果等。心理護理是近幾年在臨床廣泛應用的一種護理手段,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臨床效果,研究時間2019年6月-2021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患者86 例為研究對象,現整理如下。
研究時間2019年6月-2021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患者86 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分成兩組,每組43 例;對照組年齡23 歲-78 歲,平均(59.11±3.29)歲;男性23 例,女性20 例。上述兩組一般信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做好患者的治療護理,飲食干預、用藥指導等。
觀察者在此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接觸,安撫患者情緒,了解患者的年齡、主要治療方式、心理狀況,并簡要介紹治療過程中主要的預防措施。根據患者的性格特征,受教育程度和其他相關情況解釋圍手術期注意事項等,講解主要的治療步驟,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減輕患者不良心理情緒。護士應多與患者交談,滿足患者的需求,并回答患者的問題。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順利安全渡過出血急性期。患者進入醫(yī)院接受治療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使得患者可以快速熟悉醫(yī)院的基本環(huán)境,降低患者對于醫(yī)院的抵觸情緒,引導患者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生、護士做好相關治療工作。做好住院環(huán)境護理,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使患者的心情放松?;颊邔ξ哥R止血手術存在陌生感,對藥物的副作用及治療效果不清楚,因此護士要耐心與患者交流,將手術方法、手術重要性、每種藥物的治療目的告知患者,讓患者安心接受治療。與患者家屬積極溝通,給予患者家庭的溫暖;護士要主動與其聊天,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同時幫助患者適應病房模式環(huán)境。護士要認真傾聽患者的意見,對于患者在治療、護理中的疑問之處要耐心解答。掌握患者心理狀況。受疾病影響,患者需要長時間持續(xù)服藥,由此大部分患者心理壓力較大,較容易形成抵觸心理。為提升患者的舒適度,護理過程中,應當根據相關要求,對病房環(huán)境進行營造,開展室內消毒、通風,保持適宜的溫度,同時定期做好床單的更換。按照醫(yī)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嚴禁濫用抗生素,改善患者的抵抗力。保持地板清潔干燥,防止患者因地板表面有水滑倒。再者各患者心理及情緒并不相同,護士應借助心理問題評估量表,深入分析心理問題后再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措施。同時各項措施實施過程中,護士需要積極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尊重、愛護患者,盡量幫助患者釋放壓力,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開展工作。構建和諧的家屬關系。護士可囑托患者家屬定期與患者交流,并給予情感關懷,促使患者家屬多關注患者病情,同時給予患者更多的情感支持與關懷,讓患者充分感受家庭的情感支持,使得患者可以正確地看待疾病,強化疾病治療的信心。開展負面情緒的科學干預。在整個治療環(huán)節(jié),患者出現負面情緒的幾率相對較高,為確?;颊呖梢愿玫嘏浜舷嚓P治療活動,護理中,可以適當增加心理護理,通過必要的交流、播放音樂等方式,逐步化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實現心態(tài)的有效調整。
兩組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變化比較。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依從性評分比較。
采取漢密頓抑郁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越差。利用自制的相關調查問卷,對患者開展?jié)M意度調查,在整個調查中,采取量化分析的方式,以100 分為滿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滿意度越高。90 分以上,表示患者對于護理工作十分滿意;60 分到89 分之間,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低于60 分,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不滿意。
研究數據資料采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HAMD、HAMA 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干預后,兩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均不同程度下降,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護理前后兩組對比HAMD、HAMA 評分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和依從性評分,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依從性評分比較
研究組SAS 評分、SDS 評分護理前分別為(26.24±2.92)分、(25.08±4.34)分,護理后分別為(11.35±2.73)分、(10.24±2.67)分;參考組SAS 評分、SDS 評分護理前分別為(26.29±2.83)分、(26.13±2.98)分,護理后分別為(19.63±4.52)分、(17.24±2.67)分;護理前兩組SAS 評分、SDS 評分評估結果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SAS 評分、SDS 評分較護理前均表現為明顯降低,且與參考組比較,研究組各項評分均顯著更低(P<0.05)。
消化性潰瘍出血具有發(fā)病快、病情重、并發(fā)癥多等特點,主要表現為嘔血和黑便,嚴重者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若診斷或治療不及時,常常有生命危險,增加了患者治療和康復的難度。常規(guī)護理雖然給患者提供了用藥指導、健康教育以及血壓監(jiān)測等基本護理,但該護理模式僅能夠將患者血液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無法有效提升患者的臨床依從性。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來說,心理護理干預則根據患者具體性格特征實施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一方面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極心理,另一方面還可以將患者對待疾病的心態(tài)得到端正,主動控制血壓,采取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借助綜合性護理的方式,采取多種介入方式,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提升手術狀態(tài),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除了做好心理護理之外,還需要針對性地做好環(huán)境護理,通過良好環(huán)境的塑造,實現患者生理舒適度的提升,強化患者對于治療活動的配合度。由于疾病的影響,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不理想,因為病情嚴重,且對生命構成威脅,很多患者會因此存在焦慮、恐懼對的心理;同時,因為需要住院治療,面對環(huán)境和治療過程患者會感到不適,會產生較大的心理波動[4-5]?;颊邔膊〉恼J知相對缺乏,可能對治療和自身狀況有錯誤的認知和觀念,會影響配合度,也使得不良情緒更甚。而不良的情緒也是影響疾病治療,預后的重要因素,住院期間因為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最多,護理人員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患者,可以通過細節(jié)給予其安全感、信任感,可以看出護理人員開展有效的心理護理工作是住院期間非常必要的措施。現階段的心理護理,已不僅限于傳統形式的心理疏導,應當是根據個體差異對癥施護,同時也要有多元化的干預手段,并體現出人文關懷、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才能與時俱進,讓患者更加滿意。此次研究中提供給干預組針對性心理護理,根據患者常存在的焦慮、恐懼、抑郁心理,通過靈活有效的交流技巧、健康教育、引導、疼痛干預和心理調節(jié),讓患者感受到關愛、溫暖,積極的自我調節(ji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干預后,兩組患者的HAMD、HAMA 評分均不同程度下降,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和依從性評分,P<0.05。說明消化性潰瘍并出血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有效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