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
摘要:我國少年兒童亟待掌握力所能及的勞動技能,以培養(yǎng)其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社會上外賣軍團日漸龐大,下至中小學生,上至大學生,甚至很多成年人,對于廚房,對于烹飪,非常陌生。當小學勞動教育再次被重視,我們認為學校教育有對小學生傳授簡單的烹飪技術的義務,小學教學階段要充分的讓學生多進廚房學習基本的生活技巧,并在廚房勞動中獲得良好的生存體驗,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關鍵詞:勞動教育;小廚人;課程開發(fā)與實施
引言:在小學勞動課中,教師要重視廚房主題教學,向學生傳授簡單的廚房技能,使學生能夠有獨立生活能力。廚房主題教學蘊涵著豐富的樂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勞動體驗,在學習廚房技能的同時,提高獨自生存能力。
一、“小廚人”特色教學活動的相關概念
1.廚房教學的含義及內容
該概念引自現(xiàn)今世界各國推出的一項親子教育理念,指家長利用廚房對小孩進行早教。該理念最早的推出國是日本。本研究中的“廚房教育”泛指以“廚房”為媒介(載體)所開展、實施的教育實踐及體驗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烹飪技能的學習,掌握烹飪工具的使用、原料的選擇、食物營養(yǎng)的搭配和飲食衛(wèi)生等,并做激勵性的評價。
2.“小廚人”特色教學活動的概念
在小學勞動課堂教學中,對于熱愛廚房勞動的孩子們,我們稱之為“小廚人”,以“小廚人”為核心,開展特色教學活動是重要的教學板塊。廚房特色教學蘊涵著豐富的教學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學理念,教師在展開教學過程中要深入全面地幫助學生學習烹飪經驗,對于簡單的菜品制作有一定了解,使學生熱愛勞動,體會勞動帶來的樂趣。
二、“小廚人”特色教學活動開發(fā)與實施的意義
在1999年日本就最開始針對青少年兒童進行廚房教育,以鍛煉少年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經過20多年的逐漸發(fā)展,這門課程也逐漸得到重視,目前已經有很多地方開始建立兒童烹飪學校,幫助學生在系統(tǒng)的學習烹飪技術的同時體驗勞動成果。很多小學生甚至還不會打雞蛋殼,不會洗菜,不會燒開水的,因此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小廚人”特色教學活動,在一些歐美發(fā)達國家已經逐漸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這是向學生傳遞烹飪理論和知識的重要途徑。
日本教育學家陳說通過廚房教學可以有效地鍛煉小學生洗菜、切菜、炒菜等基礎的技能,幫助學生在廚房的小空間里獲得無限的快樂,并且廚房鍛煉可以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大腦思維,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實踐表明,通過引導學生在制作美食的過程中獲得良好體驗,可以有效地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當前“小廚人”特色教學活動開發(fā)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小學開設勞動課程,主要就是要幫助學生能夠識別菜品,能夠根據食物的品相分清是生是熟。在這一過程中,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些簡單菜品的制作過程,能夠在有限的條件下運用簡單的工具制作可以使用的產品。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很難展開后能教學。
1.教學劃入選學內容,容易忽視
目前的勞動課主要都是通過大班教學,而開展廚房烹飪教學很難面面俱到。學校往往沒有能夠容納太多學生的場地和工具,無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時間場所。
2.教學猶如紙上談兵,講解為主
目前,一些學校已經開始通過廚房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也只是流于表面沒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經驗。學生僅僅從課本上通過觀看圖片文字等信息對小廚房特色教學活動有大概的了解。
例如一些教師在講解肉餅蒸蛋這一課程時,對于如何打雞蛋,如何切肉,如何做餅都沒有進行講解,只是給學生觀看流程示意圖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但是由于缺乏動手經驗,只會導致學生在偷偷學習的過程中出現(xiàn)安全隱患。一些學生按捺不住濃烈的好奇心在回到家后就會自己動手操作一番,但是由于缺乏經驗,甚至對簡單的調料都不了解 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者不熟的現(xiàn)象。
四、“小廚人”特色教學活動的開發(fā)與實施
1.積極應用課堂教學元素,加強課堂研究
深入挖掘廚房課堂教學元素,把勞技中的其他技能和烹飪技能相結合,在多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讓學生對基本烹飪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通過實踐研究,構建出小學烹飪課題教學的主題和操作模式的策略。通過課題研究,提升勞技教師的課堂研究能力。
2.基于學情,尋找適合學生的內容
對于烹飪,學生的認識是很初步的,作為教師,我們要以孩子的視角,孩子的特征為教學起點。首先,從“鍋碗瓢盆”開始,認識廚房環(huán)境。其次,要以“觀察分析”入手,了解基本食材。最后,學生可以選擇簡單的食材,初步了解烹飪基本技能。
3.解讀教材,挖掘本土化教學內容
教材原有的內容,需要經過優(yōu)化,刪選,才能讓教學更富有個性。我們在研究中著重開發(fā)一些慈溪市本地菜式作為教學內容。
4.巧用資源,開展“小廚人”特色教學
(1)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讓教學富含意義。例如,兒童節(jié),水果拼盤大創(chuàng)意,練習“洗、切”的技能。
(2)巧借家長資源,讓教學中西合璧。例如,我們邀請會“西點”的家長走進課堂,指導孩子學會西餐的禮儀,下午茶及小點心簡單的制作方法。
(3)利用媒體資源,讓教學突破時空界限。例如,通過上傳網絡教學視頻,使學生在家里也能學習練習烹飪技能。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有效地豐富小學生的生活,幫助小學生在勞動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小學勞動課程必須要賦予學生豐富的樂趣,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勞動技能學習興趣。通過課程教學,我們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促進學生在面對生活困難時,能夠冷靜樂觀地運用實踐經驗解決困難。
參考文獻:
[1]卞文霞.如何讓小學勞技課堂活起來[J].學子:下半月(教育新理念),2015.
[2]徐勇.小學勞技課堂有效活動的"多維度"設計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1).
[3]黎柳梅."魔幻廚房"讓學生動起來[J].廣西教育(教育時政),2019,000(00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