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案例背景: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心流(Mind Flow)概念。他發(fā)現(xiàn),合乎產(chǎn)生心流經(jīng)驗的學習,會帶給學習者極大的滿足感,并樂此不疲。 心流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 是指當一個人完全沉浸在一種活動中所感受到的一種充滿活力, 充分投入, 并在活動的過程中取得成功。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想要孩子們在你的課堂上感興趣,接受它,甚至渴望學習它。我意識到,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我的學生感到我的課堂不再是單純的枯燥的詞匯與課文,而是充滿感情與活力的世界。這時多媒體就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岸嗝襟w”一詞是英語單詞“multimedia”的意譯。它通過視頻圖像、音響、圖形和文本加工等多項功能為外語教學過程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手段。 我們用它來協(xié)助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課堂世界變得鮮活。
案例描述:六年級枯燥的長篇閱讀性文章《He Was a Beautiful Butterfly》,我剛走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下題目,下面全是孩子們“No!”的“哀嚎”。我從容的組織管理課堂,將我的PPT播放了出來:“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insects, Do you know insects? ”“ bees, ants, ladybugs, dragonflies, butterflies...”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出了他們知道昆蟲。我在展示圖片的同時趁機利用他們說出的昆蟲對孩子們進行了評價欄上的分組?!癝o G1 you’re bee group ?G2 you’re ?ant group ?G3 you’re ?ladybug group ?G4 you’re dragonfly group, Now there’s a beautiful flower , when you answer my question ,you can fly one step, after the class 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get the flower first? OK?”我故意沒有用今天的主角butterfly, 是為了播放一段毛毛蟲破繭成蝶的短視頻讓孩子們猜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故事主角?!癘K, today we will tell a story about another insect, before the class, I want to play a short video for you. And ?after that please tell me what insect will we talk about today? Are you ready? ?let’s go!”孩子們在知道了要播放視頻后難掩的興奮紛紛表露,盡管有孩子不能控制自己想要歡呼,但當知道視頻完成后要說出我們今天要談論哪種昆蟲后,又按捺住興奮,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大屏幕,生怕錯過哪處細節(jié)。
隨著視頻漸漸到了尾聲,孩子們從看見毛毛蟲蠕動,結(jié)繭而表現(xiàn)出的不適感到最后毛毛蟲破繭成蝶的展翅高飛。脫口而出了“butterfly!” “butterfly!”這一故事主角。我知道了我今天的課堂吸引了孩子們,他們忘卻了長篇閱讀文章的乏味。
在孩子們的熱情和積極性隨著破繭成蝶的短視頻激起后,我隨即呈現(xiàn)了文本第一句話。In the light of the moon, a little egg was on a leaf.(在月光下,一顆小蛋躺在一片葉子上。)PPT上生動的圖片讓孩子們能直觀的觀察與感受當時的情景。然后我分別對the light of the moon, little egg 和 leaf 進行解析,并設置問題Where was the little egg?(小蛋在哪里?)“On a leaf!”直觀的觀察讓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出了答案?!癢hat happened the next?”(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呢?)
我引導孩子們對the little egg進行簡單的描述Will it fall down the leaf? Will it boom? OK , let’s see?。ㄋ鼤臉淙~上落下來嗎?它會爆炸嗎?)我邊說邊呈現(xiàn)了蛋落下來摔碎和它爆炸的圖片,孩子們也在我的引導下說出了他們對小蛋命運的猜測。“boom.”“fall down.”“still on the leaf.”······抓準時機我呈現(xiàn)了下一張圖片。Wow, a caterpillar come out of egg, is it fat? ?is it big? is it hungry? ?So how was the caterpillar? Please read it quickly and find the answer.(哇!一只毛毛蟲鉆了出來。我還讓孩子們觀察這只毛毛蟲胖嗎?大嗎?餓嗎?)隨即呈現(xiàn)一段文本讓孩子們快速閱讀并找到答案。通過閱讀孩子們發(fā)現(xiàn)毛毛蟲很小,很餓并且吃了很多東西。我就及時的進入了聽力環(huán)節(jié)。提前制作好的表格呈現(xiàn)出毛毛蟲從星期一到星期六吃的食物,并且我用的是食物圖片而不是單純的食物單詞。錄音播放了2遍,在播放過程中每一遍都要求孩子對其所聽到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復述,同時對文本中出現(xiàn)的生詞和難點配以圖片和肢體語言做適當指導,讓學生理解其含義。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正確率到達了99%。
“ Wow, he ate so many food, Did he feel full? What else did he eat? Please read carefully and find the answer.”(哇,它吃了這么多食物,它還餓嗎?它還會吃什么嗎?請仔細閱讀并找到答案。)這次不等我任何提示,孩子們都自覺的認真的閱讀起了下一段文本,并很快的給出了答案。 “He ate one nice green leaf.”
“What happened the next? What did he do?”(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它會做什么呢?) He built a small house around himself. He stayed inside for more than two weeks. Now he was a beautiful butterfly.圖文并茂的一段話孩子們認識到毛毛蟲在吃了大量的食物后在自己周圍建了一所小房子,并在里面呆了超過兩周的時間,最后破繭成蝶。
文本學習完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剛剛學習的知識其實就是老師最開始時播放的短視頻,在覺得很神奇的同時,都說這是學過的最不枯燥,最好玩,最不困難,最生動的閱讀文章了······
案例反思:
一、選取典型的生活材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興趣?!?/p>
孩子的興趣不是自發(fā)產(chǎn)生的,需要我們教師去引導,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圖片,直觀、形象、具體、生活化的特點,讓孩子們不由自主的沉浸到情境中,一步步走入故事中。從而達到樂學的效果。
二、動態(tài)畫面能突出重點,巧妙輔助記憶
通過多媒體短視頻的演示,可以幫助孩子們將感官真正的建立起來,突出教學重點,有效的發(fā)展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鮮艷的色彩、動態(tài)的畫面、逼真的音響的綜合運用能夠豐富教學形式、營造生動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三、設計教學情境,結(jié)合實際,突破難點。
在練習中要采用多樣的題型,使練習內(nèi)容靈活多樣,富有趣味性。通過圖片觀察,文本閱讀,聽力環(huán)節(jié),大聲朗讀不僅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運用所學,同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
四、適當運用多媒體,不能泛濫。
多媒體輔助教學優(yōu)點不勝枚舉,但我們不能濫用,不能讓它成為課堂的阻礙。我們應當適當?shù)剡\用,它是輔助,不是主體。什么課堂我們該用什么多媒體?什么樣的多媒體素材是我們該選擇的?在孩子們沉浸在趣味中不能自拔時,我們該做什么樣的組織教學?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總之,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重要,也是學好這門功課的重要前提。我們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在它讓我們的課堂變得“鮮活”時,我們始終要記住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的教學途徑,并最終形成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