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凱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某一件事有興趣,你就會比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它。小學生的閱讀熱情只因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而生,對于自己喜歡的書,他們可以做到廢寢忘食、沉迷其中,甚至“走火入魔”;反之視若無睹,味同嚼蠟,縱使面臨老師家長的施壓,也是裝模作樣、蜻蜓點水?!毒瓣枌肥俏迥昙壪聝缘?課的內(nèi)容,這篇課文改編自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水滸傳》的第23回,課文記敘了武松趁著酒性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過程。學完了課文,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豪爽倔強、沉著機智和英勇無畏的主人公武松無比地敬佩,再經(jīng)過我播放《水滸傳》的一個影視小短片,他們對梁山好漢更是充滿了興趣,對他們的英雄事跡
有著意猶未盡的探究熱情。于是我抓住這樣一個契機,趁熱打鐵把學校所配備的《水滸傳》發(fā)給學生,學生也紛紛開啟了閱讀之門。
可是慢慢地問題出現(xiàn)了,可能是由于這一版本的《水滸傳》更接近于原著,語言描述的方式學生接觸比較少,學生讀起來比較困難,慢慢地剛開始的興趣都消磨殆盡了。為了保持學生的興趣,我通過開展幾個有趣的活動啟動他們的閱讀動力。
一、觀看影像,欲知詳情書中尋。
《水滸傳》的經(jīng)典故事情節(jié)在影像資源的作用下,變文字為聲音、畫面,帶給學生視覺與聽覺強烈的感官刺激,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這些電視劇里的情節(jié)就成為了閱讀整部名著的一個個切入點。我選擇了央視版的電視劇《水滸傳》,對里面精彩經(jīng)典的片段進行剪輯,比如“林沖誤入白虎堂”“吳用智取生辰綱”“武松打虎”“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等等,把這一個個情節(jié)剪成分散的幾個鏡頭,讓學生猜一猜這是書中的哪個情節(jié),并試著完整地說一說這一情節(jié)故事,再呈現(xiàn)出完整的電視片段,最后自由質(zhì)疑發(fā)問故事的前因后果;又或者先呈現(xiàn)完整的電視片段,再讓學生看原著,發(fā)現(xiàn)電視與書籍兩者之間對故事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之處。鏡頭的生動呈現(xiàn)再加上同學的精彩講述,必將引起其他學生的興趣。再者,由于我所剪輯的故事鏡頭都是零散單一,前后互不相聯(lián)的,跳躍式地觀看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思考和想象,學生這種往下探究的欲望就變成了他們把原著讀下去的動力。
二、細嚼慢咽,走向林深葉茂處。
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和結(jié)局往往是學生讀完一本書的最大動力,可這樣單純追求情節(jié)與結(jié)局的閱讀,最終能給學生留下什么呢?這不是跟我們平常消遣時間時所看的快餐文學一樣嗎?很快就能讀完一篇文章、一本書,讀完留在我們腦海的信息寥寥無幾,甚至轉(zhuǎn)眼就忘記了,可以說這樣的閱讀是無效的。鑒于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對《水滸傳》的一百零八將展開人物研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它們在閱讀中共同發(fā)揮作用,幫助學生加深對《水滸傳》的理解和記憶。
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兩個自己感興趣的人物進行深入閱讀,然后根據(jù)所選的人物組成合作研究小組(為了研究能夠全面、高效地完成,老師對小組人員進行恰當?shù)卣{(diào)整,以及任務分工,并對組長進行了基本的研究培訓)。首先在組長的領導下,小組成員再次共讀關(guān)于這個人物的故事內(nèi)容,從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去分析研究這個人物的為人。然后根據(jù)研究人物的特點,組員們共同并完成一份“水滸人物卡”(包括人物名、綽號、武器、本領、性格特點、肖像圖、關(guān)系圖、精彩故事、人物評價)。接著各小組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研究心得交流分享,組長匯總整理后,我要求每個小組將自己組的研究成果和收獲做成PPT,在全班進行水滸研究匯報。當然,學生的這些成果匯報未必做到科學嚴謹,但是經(jīng)過這一輪的小組合作研究,我相信學生在交流中對人物的特點了解得更為透徹,同時搭建一個平臺,讓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與收獲,很好地鍛煉了自己。最后將各小組的人物研究卡和研究心得放在教室的展示欄供同學們?yōu)g覽學習。
三、分享展示,享受快樂與成功。
“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成長在新時代的小學生思維方式不同于我們成年人,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奇特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于文學作品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們老師除了尊重、信任他們以外,還需要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給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閱讀和表達,展示他們獨特的閱讀成果,讓他們從中享受閱讀的快樂和成功。
每月一次的讀書分享會是我們班雷打不動的閱讀展示活動,在這九十分鐘,學生們用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比如人物簡介小報,既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旁邊還附上了人物情況介紹;經(jīng)典故事插圖,不僅有學生自己復述的故事內(nèi)容,還配上了有趣的插圖,圖文并茂,相當有意思;讀書小報內(nèi)容豐富,收集了關(guān)于《水滸傳》的故事成語、歇后語、人物綽號等,摘抄了書中的好詞好句好段,還寫下了學生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感受……最能掀起分享會高潮的就是話劇表演了,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自由組合,紛紛把《水滸傳》里的經(jīng)典情節(jié)編排成了一個個小話劇,還購置了專門的服裝與道具,看到學生們在臺上惟妙惟肖的表演,我想《水滸傳》的一百零八將已經(jīng)在他們心里生根發(fā)芽開花了。
在當今這個到處充斥著快餐文學的社會中,如何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尋求一處靜謐的地方細細品讀經(jīng)典文學,保持長久的閱讀興趣,取得高效的閱讀效果,這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努力探索、實踐的。通過各種班級讀書活動促進學生們深入品讀《水滸傳》,這還是我的一個新嘗試,肯定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我和我的學生們在這種形式中去閱讀,不斷實踐,不斷改進,不斷完善,讓讀書變得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24):210-210.
[2]萬成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學生之友:下,201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