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美
“如今的年輕人,更偏愛什么樣的相親局?”“開玩笑,年輕人壓根兒不喜歡‘相親!”
年歲漸長, 越來越多的同齡人成了“相親局??汀?,飯局仍舊是主流的“相親場”。多數(shù)情況下, 兩個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也許在親友口中匆匆瀏覽過彼此的履歷——在雙方父母的敦促下見個面、吃個飯、聊聊天,就算完成了一次相親任務(wù)。
很多年輕人順從父母意愿踏入相親局,卻被“目的性和強制感”勸退?!安慌懦鈶賽?,也不排斥婚姻,只是不喜歡被親友逼迫著的、被安排好的相遇方式。”
那么,我們究竟想以什么樣的方式相遇?
旅行是許多相遇的扉頁。
岳琳鐘愛旅行。雖然工作繁忙,但一有機會,她總會出門短途旅行。
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岳琳會選擇參加戶外旅行團——省去自己查找路線、乘坐公共交通的精力,也不像傳統(tǒng)的“跟團游”一樣趕行程,領(lǐng)隊帶著大家一起爬山、徒步,沒有購物,只是游玩,岳琳覺得“這樣很省心”。
一次爬山,岳琳認識了現(xiàn)在的男朋友肖騰。戶外旅行團里,有不少人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那天,肖騰見岳琳一個人自拍,便主動上前幫她拍照。途中大家一起聊天,岳琳發(fā)現(xiàn),肖騰總能接住自己拋出的梗,肖騰也覺得兩人越聊越投緣。笑點一致、話題一致, 肖騰說:“ 她能get 到自己的點?!?/p>
旅行結(jié)束,肖騰主動加了岳琳的微信。后來他們又一起相約去草原、沙漠,隨著旅行次數(shù)的增加,對彼此的了解也越深,終成親密的一對。
相比于相親,岳琳覺得,旅行是一種讓人很放松的方式。而旅行的初衷也并非為了“脫單”,只是愉悅、“充電”。
對于熱愛自然的她來說,戶外場景讓她有更好的狀態(tài)——自然、舒展,而不是僵硬呆板。那種怡然自得的狀態(tài)足以讓一個人閃耀又迷人。
像岳琳這樣,在戶外旅行中脫單的青年并不在少數(shù)。一位戶外活動組織者說:“在戶外旅行,人與人很容易產(chǎn)生‘伙伴的感覺,再加上晨昏相處,對一個人總會有基本的直覺與判斷,有了好感,才有下一步的可能。”
旅行不是相遇的“唯一解”。故事從許許多多個路口起筆,似是偶然,卻皆在緣契之中。
楊冰月和沈洋結(jié)識于讀書會。
沈洋一直喜歡讀書,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身邊能交流的人變少了。機緣巧合下,他加入了一個讀書會。每月大家共讀一本書,在群里發(fā)進度、談想法。誰能堅持下來、誰有拖延癥、誰的見解深刻、誰的言談有趣,都能從交流中窺見一斑。
讀書會的聊天也并不僅限于書。他們關(guān)心時事,論及現(xiàn)象級熱點,有時也有觀點的激烈交鋒?!跋胍獜闹姓页鲋就篮系娜瞬⒉浑y?!睏畋潞蜕蜓笳f,他們所在的讀書會里,已經(jīng)促成了四對情侶——在當代,思維樣態(tài)才是年輕人最神秘的隱私。
還有人在“劇本殺”里脫單。
清清是劇本殺的新手,第一次玩就被指認是“兇手”。百口莫辯之時,素不相識的男孩李立站出來“支援”:“看她這么真誠,我覺得她說的應(yīng)該是真的。”后來清清才知道,當時的李立其實也是新手玩家。不過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事實上,情感線比較重的劇本殺,如今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而劇本殺里的一對一詢問環(huán)節(jié),也給很多人創(chuàng)造了增進感情的時機。
無論是旅行、讀書還是劇本殺脫單,我們終歸在自己鐘愛的場景中與另一半相遇。說到底,年輕人不拒絕戀愛,更不抗拒認識新朋友,只是不喜歡被推搡著跌入人生的計時器。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工作如何繁忙,每個人都有感興趣的事,電影、音樂、游戲、跳舞、畫畫……有些人的愛好比較小眾,借由信息通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生態(tài),也總能找到同道。
當然,也許另一半并非與你志趣皆合,宛如“復(fù)刻”。比如,你出于熱愛去看了一場演出,她只是湊巧想放松一下;或者她是游戲高手,而你只是消遣時間的入門小白;他是閱片量驚人的重度影迷,你只是某個演員的“路人粉”……但這些都不妨礙你們相遇——不預(yù)設(shè)目的與方式,自然舒展地相遇。
自然地相遇, 是很多年輕人期待的愛情端點。當我們投身自己所愛之事時,它便這樣悄然發(fā)生了。
(摘自《中國青年》2021 年第8 期,范李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