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南京市佑安醫(yī)院精神三科 江蘇 南京 211123)
精神分裂癥是常見的精神障礙性疾病,屬于慢性疾病之一,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進行干預治療[1]。然而,抗精神分裂癥藥物長期使用下會影響患者的血糖以及血脂的代謝,常見的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為氯氮平和利培酮[2]。為評估氯氮平與利培酮治療對于血糖調控機制的影響,此次研究選擇我院接診的60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調研,探討不同的藥物治療對于血糖調控機制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將我院就診的60 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納入研究,患者入組時間在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在信封法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 例,分別給予氯氮平治療、利培酮治療。對照組,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年齡31 ~66 歲,平均年齡(46.82±6.72)歲;病程時間在5 個月~2 年,平均病程時間(1.21±0.63)年。觀察組,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齡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65、30 歲,平均年齡(46.78±6.44)歲;病程時間在5個月~2年,平均病程時間(1.30±0.56)年。兩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資料完整;②患者自愿入組,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癌癥患者;②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③合并其他肝腎功能障礙疾病。
對照組給予氯氮平(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963,25 mg×100 片)治療,口服治療,初始劑量為每天25 mg,2 次/d,后逐漸調整藥量為每天200 ~400 mg。
觀察組給予利培酮(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410,1 mg×30 片)治療,口服治療,初始劑量為2 次/d,每次1 mg,第2 天2 次/d,每次2 mg,第3 天2 次/d,每次3 mg。結合患者的耐受程度調整劑量,最大劑量不超過每天6 mg。
(1)治療前和治療1 年后晨起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BS)、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 riacylglycerol, 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載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 ApoA1)、載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2)糖尿病發(fā)生率。(3)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臀圍、腰臀比。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FBS、TC、TG、HDL-C、LDL-C、ApoB、ApoA1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BS、TC、TG、HDL-C 均小于對照組,觀察組LDL-C、ApoB 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及血脂指標比較(± s, mmol/L)
表1 兩組血糖及血脂指標比較(± s, mmol/L)
組別 例數(shù) 時段FBSTC觀察組 30 治療前4.55±0.434.36±0.25治療后5.22±0.534.88±0.23對照組 30 治療前4.56±0.444.35±0.28治療后5.61±0.555.18±0.24 t/P 觀察組(治療前后)5.3769/0.00008.3841/0.0000 t/P 對照組(治療前后)8.1651/0.000012.3273/0.0000 t/P 組間(治療后)2.7966/0.00704.9431/0.0000
表1(續(xù))
觀察組,出現(xiàn)1 例糖尿病,糖尿病發(fā)生率為3.33%。對照組,出現(xiàn)7 例糖尿病,糖尿病發(fā)生率為2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5.1923,P= 0.0226)。
干預前后兩組的BMI、腰圍、臀圍、腰臀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MI、腰圍、腰臀比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統(tǒng)計兩組體格指標改變情況(± s)
表2 統(tǒng)計兩組體格指標改變情況(± s)
組別 例數(shù)時段BMI/[kg?(m2)-1]腰圍/cm觀察組 30治療前22.33±3.2378.52±8.51治療后25.11±2.3189.85±8.56對照組 30治療前22.36±3.2878.63±8.50治療后27.82±3.1394.55±9.58 t/P 觀察組(治療前后)3.8344/0.00035.1412/0.0000 t/P 對照組(治療前后)6.5961/0.00006.8084/0.0000 t/P 組間(治療后)3.8156/0.00032.0037/0.0498組別 例數(shù)時段臀圍/cm腰臀比觀察組 30治療前94.63±6.650.75±0.04治療后99.58±8.520.85±0.06對照組 30治療前94.59±6.680.74±0.03治療后102.63±8.990.96±0.08 t/P 觀察組(治療前后)2.5085/0.01497.5955/0.0000 t/P 對照組(治療前后)3.9318/0.000214.1033/0.0000 t/P 組間(治療后)1.3487/0.18276.0249/0.0000
精神分裂癥患者需要長期進行藥物治療,但是長期使用藥物治療會使糖、脂代謝紊亂?;诖耍瑸榱吮U暇穹至寻Y患者的治療安全性,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擇取安全有效的藥物[3-4]。
氯氮平、利培酮均為治療精神分裂癥常用藥物,兩種藥物均會導致體重增加代謝紊亂,出現(xiàn)血脂和血糖指標升高[5]。藥物口服治療后,血藥濃度的增加血糖值和血脂會出現(xiàn)改變,影響機體視丘下部食欲調節(jié)中樞而提升食欲,導致體重腰圍等比例增加。有研究發(fā)現(xiàn),氯氮平在口服治療五個月后會出現(xiàn)體重明顯增加,若治療一年以上,體重驟升值具有不可逆性,主要是因為該藥物中具有鎮(zhèn)靜和抗精神作用,會導致患者安靜,減少活動量,降低體能消耗。氯氮平對于患者心腦血管性疾病具有較大的影響,導致的指代謝紊亂會進一步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氯氮平會抑制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功能,與氯氮平相比,利培酮對血糖和血脂的影響更小[6-7]。據(jù)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FBS、TC、TG、HDL-C 均小于對照組,觀察組LDL-C、ApoB 大于對照組,觀察組糖尿病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BMI、腰圍、腰臀比均小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氯氮平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均會影響血糖情況,相比而言,利培酮對患者的血糖、血脂等影響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