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碗勺記

    2021-12-13 23:23:22劉益善
    北京文學 2021年12期
    關(guān)鍵詞:瓷碗武漢

    劉益善

    大千世界,神秘多多,生活中出現(xiàn)的巧合,巧得你無法想象。我現(xiàn)在寫下來的故事,是小說,也是真實的報告。你如果想探個究竟,可以到武漢市江夏區(qū)金口街中山艦博物館,看那陳列柜中的一只飯碗和一只飯勺。

    你看了后就會知道我沒有虛構(gòu)。

    我們的故事從一九三八年的武漢保衛(wèi)戰(zhàn)開始。

    “七七”事變之后,北平與天津不到一個月即落入日軍之手,整個華北平原暴露在日軍面前。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日軍占領(lǐng)上海;十二月,南京陷落。

    上海南京的丟失,中國政府及民營部門、大批難民,還有各種戰(zhàn)略物資大舉西遷重慶,其中大部分因運輸不及仍滯留武漢。加之武漢原有的工業(yè)、經(jīng)濟、文化基礎(chǔ),武漢已成為國民政府的實質(zhì)首都。

    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漢會戰(zhàn)的御前會議上說,要給國民政府最后致命的一擊,迫使中國投降,不愿再見到“帝國百萬雄師受制于中國”。

    武漢會戰(zhàn),日本帝國主義傾全國之力,孤注一擲。國民政府集結(jié)重兵,拼死抵抗。

    鐘二十五守在重機槍后面,和弟兄們一直在艦上巡江。中山艦原名永豐艦,一九二二年六月,孫中山廣州蒙難時登臨該艦,指揮平叛斗爭五十多天。孫中山去世后,為紀念這位民主革命的先驅(qū),永豐艦改為中山艦。

    武漢保衛(wèi)戰(zhàn)開始,中山艦就進入農(nóng)江的武漢江面。鐘二十五和四十二名官兵一起,已經(jīng)進入了作戰(zhàn)狀態(tài)。

    武漢江面,上至金口下至陽邏,時值長江秋汛,江水渾黃,波濤滾滾,中山艦像把利刃,梨開江面,上下巡邏,艦上四十三名官兵,各守崗位,嚴陣以待。

    鐘二十五的名字來由,按艦上官兵年齡排序,他排第二十五號,他的真名叫鐘龘,艦長薩師俊在點名時,覺得這個字怪,不認識。剛好他名字后面有25的編號,艦長就叫他鐘二十五。其實他的名字讀音很簡單,那個字讀“大”,飛起來的意思。但那個字筆畫太多,剛見到的人,多數(shù)都不認識,鐘龘正式接受了鐘二十五這個名字了。

    保衛(wèi)武漢,江兩邊都布了重兵,江防嚴密,中山艦在江面巡邏,偶有日軍飛機飛來,一陣高射炮打過去,那畫有膏藥尾巴的 飛機就跑了。

    為了打下武漢,日軍投入兵力三十余萬,而中國軍隊連補圍兵力一起達百萬人。戰(zhàn)火紛飛,血肉迸濺,守??!守??!長江邊,集中在碼頭上的人員,物資、軍工設備日夜裝船,往宜昌運,再由宜昌轉(zhuǎn)運重慶。武漢多堅守一天,轉(zhuǎn)運西撤的人員物資就多一批。一場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打了四個半月,保護轉(zhuǎn)運了國民政府的家底,重創(chuàng)了日軍,打破了天皇裕仁迫使中國投降的夢想。

    中山艦的遇難是武漢失守的前三天: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四日。這天陽光不錯,有點秋高氣爽的味道,中山艦從武昌江面逆流而上,利刃般的艦首殺開一江浪花,石咀、沌口丟在身后。上午九點,中山艦到達江南古鎮(zhèn)金口附近的水域,艦長薩師俊站在槍炮手鐘二十五的身后,指著江兩岸的古鎮(zhèn)、德山大、大軍山、小軍山說,你看這江南江北多好的江山啊,狗日的鬼子打到家門口來了,為了這江山,二十五啊,我們要誓死保衛(wèi),用我們的血!你怕不怕?鐘二十五手把著高射機槍,眼睛眨都沒眨地回答:艦長,我不怕,不把小鬼子趕出中國,是我們軍人的恥辱。

    官兵之間正在聊天時,東邊的天空這時傳來隆隆的引擎聲。信號兵朝薩師俊喊道:船長,有敵機!

    薩師俊大聲命令:各就名位,準備戰(zhàn)斗!

    鐘二十五早趴在高射機槍的瞄準鏡后,隨時準備扣動扳機。艦上另外幾門炮的槍炮手們也在瞄準鏡后趴著。

    天空的能見度很高,來的是日軍一架偵察機,不是轟炸機,日軍偵察機在中山艦上空盤旋,不斷調(diào)整飛行高度。當飛機進入軍艦火力射程時,薩師俊命令開火,只聽槍炮齊轟,日軍偵察機掉頭就跑。

    這是日軍的偵察,接下來會有一場惡戰(zhàn)的。薩師俊命令炊事員立即做飯,今天提前午餐。其他人員,檢查自己的機械裝備,把彈藥準備充足,準備戰(zhàn)斗。

    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中山艦官兵的午飯是十一點開始的,米飯、蘿卜燒肉、青菜豆腐。

    炊事員陳寶通把艦上的豬肉全部燒了蘿卜,他要讓弟兄們吃好吃飽,好有力氣跟日本鬼子打仗。他不知道,這是他在中山艦上最后一次給弟兄做飯,是他在中山艦的最后服役。

    鐘二十五在櫥柜里取了自己的一套碗勺。中山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碗勺,這些碗勺是副艦長呂叔奮親自到江西景德鎮(zhèn)定制的,那是在武漢會戰(zhàn)前。呂叔奮這個人是個完美主義者,他在景德鎮(zhèn)定制的瓷碗瓷勺底部,都燒制有黑色圓圈,圓圈中間有中山艦三字和編號,字與編號均為黑彩楷書。

    中山艦官兵每人都領(lǐng)到一套碗勺,碗勺后面是每個人的編號。中山艦是中文字,編號是阿拉伯數(shù)字,按照序列分發(fā)。鐘二十五的碗勺底部的編號就是“25”。

    鐘二十五很珍愛自己的這套碗勺,每次吃飯后,他都把碗勺洗得干干凈凈,存放在櫥柜中自己的格子里

    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四日中午,鐘二十五吃完午飯,同往常一樣,把碗勺洗干凈,放在櫥柜中自己的格子里,然后回到自己的高射機槍邊。

    官兵們吃完了在中山艦上的最后午餐,都返回了自己的戰(zhàn)斗崗位。

    官兵們并沒有預料到,這是他們在中山艦上的最后午餐。

    當全艦官兵提前午餐各守其位時,不到半小時,九架日軍的飛機轟隆隆地飛臨中山艦的上空。艦艇立即采取不規(guī)則方式在江面行駛,值更官報出方位、角度、速度,避開敵機視角,尋找最佳開火時機。

    敵人飛機在頭上兜了幾圈,大約五分鐘就飛走了,下午三點,中山艦接到開到漢口去執(zhí)行任務的命令,正從漢口江面往下游行駛,天空中又一次響起了隆隆的飛機引擎聲,六架日軍轟炸機飛臨中山艦上空,輪流向中山艦投擲炸彈,艦上的槍炮對準敵機齊轟,鐘二十五的高射機槍打得噠噠地響,艦首艦尾及兩舷的火力形成火網(wǎng),敵機不敢降低飛行高度,高空中的盲目投彈,把江面炸出幾丈高的水柱。薩師俊指揮艦艇在波峰浪谷中走“S”形航線,數(shù)次躲過敵機的投彈,保護艦體。

    高空投彈不奏效,敵機采取輪流急速俯沖投彈方式,同時在飛機上用機關(guān)槍向艦體掃射。中山艦上原配備的主炮和副炮等重炮,被拆卸至江防陣地,配備陸軍守衛(wèi)武漢,所剩槍炮火力有限,艦首的一門炮因長時間發(fā)射,炮管發(fā)紅變形,無法發(fā)射。艦尾的一門炮,這時處在發(fā)射死角,發(fā)揮不了作用。

    在敵機輪流俯沖投彈掃射下,敵機的五顆炸彈命中艦體,艦上的彈藥庫引起爆炸,火光沖天,英勇的呼喚聲不絕,幸存的官兵在副艦長呂叔奮的帶領(lǐng)下,含淚告別傷痕累累的艦體,依次跳入波濤滾滾的長江。

    接著一代名艦中山艦,艦首高高昂起,緊跟著一聲轟響,巨大的水柱沖天而起,中山艦沉入江底。

    中山艦艦長薩師俊以下二十五人,包括槍炮手鐘二十五,在這次敵機的轟炸中英勇殉國。

    這一天,日軍占領(lǐng)漢口,二十六日武昌淪陷,二十七日,漢陽淪陷,武漢保衛(wèi)戰(zhàn)結(jié)束。

    風雨歲月,日月經(jīng)天。人間變換著種種事情。武漢保衛(wèi)戰(zhàn)20年后。吳阿寶隨著他工作的疏浚船,從南通沿長江而上,這是中國大躍進的一九五八年,舉國上下意氣風發(fā),煉鋼鐵、放衛(wèi)星,熱氣騰騰。南通號疏浚船駛過武漢,駛過江北江南的大小鎮(zhèn)子碼頭,吳阿寶看江面波平浪靜,江水如巨大的綢面,在款款起伏翕動,陽光照射下來,有一種和平安全的美好。

    南通號疏浚船的任務,是駛往武漢上游金口江面,疏浚這一段航行水道的泥沙,讓長江這條黃金水道暢行無阻。與南通號一起執(zhí)行疏浚任務的,還有其他船只,每艘船工作的江段各不相同。長江疏浚,是巨大而永久的工程。江河奔流,泥沙存積,而疏浚這些存積的泥沙工作量大,需要眾多疏浚船吸收泥沙,今年疏浚完了,過幾年,泥沙又淤積起來,長江上的疏浚船不斷,所以疏浚是永久的功臣。南通號是艘老船了,跑過的江河水面,東南西北都有。

    吳阿寶是疏浚船上副艦兼炊事員,他的任務主要是為南通號疏浚船員工做好三頓飯,閑時也頂替一下舵手把把舵。吳阿寶是個忠厚老實人,工作負責任,與船員們的關(guān)系都不錯,大家都喜歡他。

    南通號疏浚船到達武漢上游金口江面進行工作。船兩邊的挖泥爪揚起,通過吊車操縱伸進江底,挖泥爪把阻礙航道淤積泥沙挖起來,通過一根粗吸泥管道從江底吸到船艙里,再用轉(zhuǎn)運船只運送到泥沙堆積處。吸泥管道吸上來的泥沙進入儲泥船艙時,有個過濾裝置,混在泥沙中的一些沉江物品,往往會在這時被發(fā)現(xiàn)。

    吳阿寶在舵手掌舵,而廚房事忙完了,他閑下來時,就給泥沙轉(zhuǎn)運船幫忙,到過濾裝置跟前看那些從江底撈上的稀奇古怪的東西。

    在那個年代,也沒什么文物意識,按照行業(yè)規(guī)定,貴重物品上交國家,一般的東西就由船員自己處理了。爛鐵廢鋼拿去煉鋼鐵,沒有用處的東西就歸入廢品堆,像望遠鏡、手表、鋼筆之類,還能用的,船員就留著自己玩了。

    那天,吳阿寶正幫船員清理那些打撈上來被認為是廢品的東西,準備讓轉(zhuǎn)運船運到岸上的垃圾場堆放。吳阿寶和兩個船員裝筐,秋天,艷陽高照,三個人說說笑笑,顯得十分快活。船員甲說:這趟作業(yè),出來有兩個月了,有點想家了。船員乙說:快了,還有半個月就可以完成作業(yè)回家了。吳阿寶說:搞我們這行工作,仨月半年回一次家,習慣了。吳阿寶在疏浚船上工作有五六年了,對這種遠離家人的水上生活習以為常。但夜深人靜時,他還是想妻子和正上小學的兒子的。

    船員甲用鐵鍬鏟起一鍬廢品扔進筐里,說:快了,還有半個月,我就能見到閨女了。

    船員乙用鐵鍬將裝進筐子里的廢品扒嚴,說:你是想快點見到你老婆吧!

    船員甲說:你就不想早點見到你老婆?阿寶,你也是想早點見到老婆吧!

    吳阿寶嘴里回答著:那當然!但眼里卻被扔到筐里的一只泥沙疙瘩吸引了。在船員乙正準備用鍬把這個泥沙疙瘩鏟開,讓筐里的廢品變得嚴整規(guī)范時,吳阿寶喊了聲:阿甲,慢點!

    船員甲停下?lián)P起的鐵鍬,問:怎么了?

    吳阿寶上前把那個泥沙疙瘩用手掰開,泥沙剝落,疙瘩里是一只泥糊糊的綠碗。

    一只綠碗,有什么用?船員乙說。

    船員甲笑著說:這當伙使的呀,見了碗缽就親近,阿寶有用處的,洗干凈可以用來盛飯吃的呀!

    吳阿寶看了看手中泥糊糊的綠碗,還是完整的,扔了可惜,就說:還真是的,洗干凈了可以用的。

    南通號疏泥船的炊事員吳阿寶,從疏浚船吸上來的泥沙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綠碗,沒當廢品扔掉。他把碗拿回到自己睡覺的船艙里,找了張舊報紙包了,扔在床底下。

    南通號疏浚船完成了長江水域的疏浚任務,船員們上岸到金口古鎮(zhèn)看了看,再到江北的大軍山小軍山玩了玩,然后順風而下,回了他們的駐地南通。

    船靠南通碼頭,外出工作近三個月,有家的船員都收拾行囊回家休息,這休息累計的時間近半個月。

    吳阿寶用個大提包裝了幾件換洗衣服,在船靠江岸時,在岸上給愛人和兒子買了幾件小禮物。他拾起提包準備離開臥艙了,突然發(fā)現(xiàn)了床下那個用舊報紙包著的一團東西。他記起來了,那是從江底打撈上來的一只綠碗??纯醋约旱氖痔岚€有空隙,稍作猶豫,他還是蹲下身子,把那個報紙團撈出來,裝進了手提包。

    吳阿寶回到家里,兒子飛似的撲到爸爸懷里親,愛人喜氣洋洋接過手提包,取出包里阿寶買的禮品和一堆換洗的衣服。愛人看到了那個用報紙包著的一團東西,問吳阿寶是什么 ?

    吳阿寶說:那是他們疏浚船從長江里打撈起來的一只碗,別人要丟,他看到碗還沒破,就帶回家來,洗干凈當個貓碗用用。

    愛人笑他真會巴家啊,可就是沒看到過他帶個稀奇金貴的東西回家。

    吳阿寶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相聚,享受家的幸福。

    這吳阿寶的舅兄,也就是他愛人的哥哥也是個水手,不過是長江貨輪上的水手,常年跑上海到武漢的碼頭。貨輪有時??磕贤〞r,就上岸到妹妹家看妹妹妹夫和外甥。舅兄是個到過大碼頭的水手,有些見識。

    那是在吳阿寶又一次隨疏浚船外出作業(yè)的日子,他的舅兄船靠南通,上岸去看妹妹。

    舅兄看見了吳阿寶家貓食碗是一只白色的瓷碗,撿起來一看,這碗瓷質(zhì)細膩,資面晶瑩白潤,非一般鄉(xiāng)間窯火燒出的粗品。翻過碗面,他看見碗底有一黑釉燒制的圓圈,圓圈有中山艦三個漢字和25兩個阿拉伯數(shù)字。吳阿寶的舅兄心里有數(shù)了,這個碗怕是有點意思。

    他當即問他妹妹,這個碗是從哪里來的?

    吳阿寶的愛人告訴哥哥:這碗是吳阿寶上次到武漢去疏浚航道,從長江里撈起來的,別人不要,他就撿回來了。

    吳阿寶的舅兄對妹妹說:用這個碗喂貓,太糟蹋東西了吧!

    妹妹說:從江里撈起來的碗,難道人能用嗎?曉得是什么死人用了的,不吉利,只能用來做貓碗。

    哥哥說:那你給我吧,我?guī)Щ厣虾?。上海有一條舊貨街,我拿去,懂得的人看了,說不定能賣幾塊錢的。

    于是,一只從長江里打撈出來的瓷碗,就這樣被一個水手帶到了上海。

    吳阿寶的舅兄把瓷碗帶到上海后,在舊貨一條街上給人看,還真有人看上了。那人出十塊錢,吳阿寶的舅兄就把碗賣給那人了。

    吳阿寶的舅兄再到南通妹妹家時,用這十塊錢從上海給他們買了不少東西,妹妹妹夫聽說一只碗賣了十塊錢,覺得是一件十分高興的事情,外甥吃著舅舅買來的糖果,一種小孩子的甜蜜與快樂無以言表。

    一只從長江底打撈起來的底部有“中山艦25”黑字的碗,從武漢到南通,從南通到了大上海。我們現(xiàn)在要寫的是與這只碗有關(guān)的第三個人物。

    這第三個人物叫杜繼華,上海的一位民間收藏者。搞民間收藏,是一種愛好,愛上收藏后就終生不棄,把獲得一件他認為值得收藏的物件,當作人生的快樂。

    杜繼華在上海市郵局當科員,年輕時就喜愛收藏一些他喜歡的東西。先是喜歡石頭,老伴和女兒先是埋怨,最后見他沒有悔改的打算,也就讓他去折騰了。

    杜繼華曾經(jīng)下放到南京郊區(qū)農(nóng)村工作,他每次回上海,都要帶回一堆雨花石。離開上海到南京郊區(qū)時,帶上一卷上海生產(chǎn)的“人造棉”布,這種布料在南京鄉(xiāng)下特別受歡迎。杜繼華把布帶到他工作的鄉(xiāng)下郵局,告訴鄉(xiāng)親們,他的“人造棉”布不賣錢,只換雨花石。

    鄉(xiāng)間的郵電所,星期天休息。但杜繼華一個人工作的郵電所,星期天比平日的人還多。杜繼華接待鄉(xiāng)親們,看他們送來的雨花石。他拿支放大鏡,一塊塊地反復察看、鑒賞,然后再根據(jù)石頭的優(yōu)劣,給他們一定數(shù)量的“人造棉”布。

    鄉(xiāng)親們有時來的人多了,或是杜繼華的布換完了,他就對大家說:鄉(xiāng)親們不要急,你們手里的雨花石是好東西,我都收,你們一個一個來?,F(xiàn)在布已用完了,我下星期回上海,再多買些布帶回來,換你們的雨花石。

    杜繼華在下放南京郊區(qū)兩年,工資基本上都花在買布換雨花石上。愛人和女兒埋怨,但那埋怨改變不了杜繼華的行為,他還是我行我素。

    回上海郵局后,有次局里組織職工到敦煌旅游,杜繼華和同事們高高興興地到了敦煌,看石窟里飛天,賞博物館里的手抄經(jīng)文,體驗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杜繼華除了參觀外,有空就跑附近的奇石市場。敦煌雅丹奇石千奇百怪,質(zhì)地細膩,以瘦、漏、透見長,呈黑白紅藍之色。杜繼華愛不釋手,傾囊中之資,買了一大堆。旅游結(jié)束回來時,問題來了,這石頭怎么弄回上海???

    有個同事剛好買了兩紙箱哈密瓜,那紙箱結(jié)實且易攜帶。杜繼華跟同事商量,回上海后給他買最好的哈密瓜,要同事把紙箱子讓給他裝敦煌石頭。

    “那這些瓜怎么辦呢?”同事說。

    “這些瓜現(xiàn)在分給大家吃掉,算請客!”杜繼華說。

    杜繼華扛著兩只寫有哈密瓜的紙箱子回家時,女兒見了,高興地迎上前喊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啊,老爸給我買哈密瓜回來了!”說完,要接爸爸的箱子。

    杜繼華不讓女兒接,說:“太陽還是從東邊出來的,這箱子里是石頭,你拿不動的!”

    打開兩箱敦煌奇石,女兒的嘴噘得高高的,嘆口氣。

    杜繼華的工資有限,在上海的舊物古玩市場上,看中了的物件,拿不出現(xiàn)金購買,就與人家談條件,以物換物。在民間收藏界,以物換物的現(xiàn)象很普遍。

    這以物換物,可把女兒害苦了。當時上海最緊俏的物資是什么?四喇叭雙卡收錄機,各種港臺歌星的磁帶,女兒費了好大的勁,把這些東西弄回家,喜歡得不得了。

    我們的同事在這里就續(xù)接上去。

    那是個星期六的傍晚,杜繼華在古舊文玩市場轉(zhuǎn)悠。在這種地方轉(zhuǎn)悠,就要像個閑來無事看稀奇的人。冬天,雙手籠在袖子里,脖子縮著,走幾步,蹲下來在地攤邊瞧瞧,再起身,又走幾步,再蹲下身子瞧瞧。那擺攤子的人把貨說得云起花開,你卻不動聲色,像個什么都不懂的角色,今天逛街,就是個閑得無聊。

    但是,你看他那雙瞇縫著的眼,那眼角邊透出的余光,可是把街上的物件看了個一清二楚。

    一老頭,坐只小馬扎,不到一米長的地攤擺在面前,手握一把紫砂壺喝著茶水。他攤上擺的是小玉石掛件,幾只舊硯臺,還有幾只舊壇子罐子。

    杜繼華瞇著眼角一掃,那堆舊壇舊罐中有一只白亮亮的碗。杜繼華近些時開始收藏瓷器了,他看到老頭攤子上的那只碗,心里一動。但杜繼華沒有停下腳步,走過攤子,在其他攤子跟前停下,蹲下身子看看,然后再轉(zhuǎn)回到老頭的攤子跟前,接著,再漫不經(jīng)心地蹲下。

    小口喝茶的老頭也是瞇著眼,望了望杜繼華,說:“看中了什么,說,好商量?!?/p>

    杜繼華笑了笑,心想是個老江湖,瞞不過他。杜繼華伸手把那只亮亮的碗拿到手上,問:“么樣價?”

    老頭伸出三個手指頭:“三千塊?!?/p>

    “太貴,我一年的工資??!錢拿不出,用石頭換!”杜繼華說。

    老頭說:“石頭不要,你個工薪族,玩收藏,不容易。換一部四喇叭雙卡收錄機,我孫子讓我謀這個東西?!?/p>

    杜繼華把玩著瓷碗,民國二十年后景德鎮(zhèn)的德化窯精品,工藝上乘,品相完好,特別是碗底的黑釉楷書銘文:“中山艦25”,更有價值,是文物哩!

    杜繼華問老頭孫子多大啦?現(xiàn)在年輕人都喜歡這東西哩?!罢f好了,一個小時內(nèi),我去給你弄一部來,還送兩盤鄧麗君的歌曲磁帶,你等我?!?/p>

    “我一天都在這里,爽快人,我等你?!崩项^說。

    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簡單了,杜繼華回家后,趁女兒不在家,把女兒的四喇叭雙卡收錄機特加兩盤鄧麗君的歌曲磁帶,悄悄提出了家。

    杜繼華來到舊物古玩市場,老頭還在那兒握著小紫砂壺在喝茶。

    杜繼華把收錄機和磁帶交給老頭,老頭用一只錦鍛面的盒子裝了碗,交給杜繼華。

    一場以物換物的交易順利完成。

    杜繼華的女兒因自己的收錄機和磁帶而大哭了一場。不久之后,杜繼華終于用他的石頭,給女兒換回了一部四喇叭雙卡收錄機加兩盤鄧麗君的歌曲磁帶。

    我們的故事到這里,要再一次轉(zhuǎn)換場景。

    五十年過去了,一九八八年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湖北省打撈中山艦的報告。

    一九九七年元月二十八日,一代名艦,抗日英雄中山艦由重慶長江救助打撈公司,用“雙駝抬撬,整體出水”方案成功打撈出水,在沉落江底五十九年后重新見到了陽光。

    中山艦打撈出水時,打撈出各種文物五千余件,其中珍貴文物一千七百一十六件,一級文物六十件。

    這些打撈出的堪稱文物的物件中,有一只長十四點五厘米的白瓷飯勺,瓷質(zhì)致密,釉面潔白瑩潤。在瓷飯勺的底部,燒制有褐色的圓圈,圓圈內(nèi)部有三字楷書“中山艦”和阿拉伯數(shù)字“25”。

    在打撈出水的五千余件文物中,沒有一件其他的餐具,沒有一件上面鐫有“中山艦”字樣的物品。這只飯勺是中山艦出水文物中唯一的瓷飯勺,也是唯一一件有“中山艦”三字的堪稱珍貴的文物。

    我們這樣想象,在日軍轟炸,中山艦全力還擊,在最終被擊中沉入江底的那一剎那,艦體傾側(cè)覆沒,艦上能動的物品,隨著艦身的傾覆,落入長江,有的埋入泥沙,有的經(jīng)江水半個多世紀的沖擊,早已不知去向。

    但是“中山艦25”瓷飯勺竟然還留在艦艙里沒被沖走,還被打撈出水,而且完好無損。

    但是“中山艦25”瓷飯碗在艦體傾覆沉江后,被拋進長江,沒被江水沖走,幾十年后被疏浚船打撈上來,而且完好無損。

    “中山艦25”瓷碗和“中山艦25”瓷勺就是這樣重新出現(xiàn)的。

    瓷勺在江底幾十年后完好無損是一種命運。中山艦上幾十名官兵每人都有一套瓷碗瓷勺,最終只有編號25的瓷勺留下來,這不是命運嗎?瓷碗在江底被無意打撈上來,差點被當作廢品扔掉,后來又幾經(jīng)輾轉(zhuǎn),終歸到了一個懂得它的民間收藏者的手里,這也是命運。難道不是嗎?

    “中山艦25”瓷碗和“中山艦25”瓷勺有一萬次被毀掉的危險,但它們最終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了,這是命運,這是神秘,這是大千世界中的巧合,巧得你無法想象。

    中山艦從長江底下打撈出水后,送到武漢的湖北造船廠停泊并修復。二○○八年五月二十四日,修復后的中山艦到達武漢市江夏區(qū)金口的中山艦博物館。

    江南古鎮(zhèn)金口以東,有一座牛頭山,牛頭山上高高聳立著二十五根圓柱,整體如艦,柱頂斜切,這就是中山艦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牛頭山下,占地三平方公里的中山艦旅游景區(qū)里,有中山艦陳列館、中山艦博物館等建筑。

    中山艦在中山艦陳列館里安家落戶。

    二○一○年十月二十四日,中山艦建造一百周年,喋血罹難七十二周年之際,中山艦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一時間,參觀瞻仰的人們不絕如縷,國內(nèi)外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有關(guān)中山艦的文字畫冊和其他宣傳品也紛紛出版。

    上海的民間收藏家杜繼華已經(jīng)從郵電局退休了,退休后他整理自己的收藏品,寫出了一批收藏文章,分別收入《雨花石精選》《民間珍藏》等書。女兒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老伴也退休加入廣場舞隊伍,他自己樂得安靜快樂。

    那晚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中山艦博物館正式向世界開放,那巍峨的二十五柱紀念碑,那陳列在船臺上的巨大艦身,及博物館陳列柜里的珍貴文物,令老爺子激動不已??赐晷侣劼?lián)播后,老爺子進到自己的收藏室,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只“中山艦25”白瓷碗,細細觀賞起來。

    這天,老爺子作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到武漢金口的中山艦博物館去一次,帶著“中山艦25”白瓷碗。

    上海到武漢,交通方便,杜繼華先是到達武昌,然后從武昌轉(zhuǎn)汽車到金口,最終到了中山艦博物館。

    他找到了博物館館長,拿出了自己帶來的“中山艦25”瓷碗,說是我送瓷碗回家。

    中山艦博物館的王館長從杜繼華老人手中接過錦緞面的紙殼盒子,打開之后見到盒子里的瓷碗,再看到瓷碗底部的黑色圓圈的“中山艦25”幾個字時,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王館長仔細地鑒定了瓷碗,不錯,真品,與館里現(xiàn)藏的“中山艦25”瓷勺同出景德鎮(zhèn)一窯,瓷質(zhì)瓷色一致,是同一套餐具。

    王館長激動地緊握杜繼華的雙手,高興地說:“杜老,謝謝你無私的捐贈,這是寶啊,是我們中山艦博物館的寶?。 猩脚?5瓷勺在盼望在等待,等了它七十二年,它們今天得以團圓。您為我們中山艦博物館、中山艦文化提供了不可估量價值的寶貝。”

    上海民間收藏家杜繼華向中山艦捐獻珍貴文物的消息在湖北、上海兩地媒體作為新聞發(fā)表了。

    中山艦上的一對伙伴,編號25的瓷勺和編號25的瓷碗一起擺在博物館的玻璃柜中,展示了一段離奇的經(jīng)歷和一個十分動人的故事。

    中山艦犧牲的將士有一位叫鐘二十五的,他的編號為二十五。這個二十五又演繹了一些不好理解的事情。中山艦在服役二十五年后,被日軍擊沉,中山艦上死亡的官兵二十五人,鐘二十五犧牲時二十五歲,鐘二十五使用的瓷碗瓷勺都是二十五號,這個二十五號瓷碗瓷勺經(jīng)歷歲月的磨洗,仍然完損無缺,而且在分散多年后重新團聚。中山艦博物館邊的牛頭山上,由二十五根大柱組成了一座中山艦抗日犧牲將士紀念碑。

    我們的故事講完了,這是歷史,這是真實,這是傳奇。但這個碗和勺的故事,能讓我們不忘抗戰(zhàn)犧牲的烈士,也感謝打撈瓷碗并保存的吳阿寶,感謝收藏并捐獻瓷碗的杜繼華。

    責任編輯 王 童

    猜你喜歡
    瓷碗武漢
    小瓷碗,碰碰車
    別哭武漢愿你平安
    歌劇(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我們在一起
    歌劇(2020年3期)2020-08-06 15:12:36
    武漢伢
    心聲歌刊(2020年2期)2020-06-16 03:37:20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漢加油
    決戰(zhàn)武漢
    碎碗
    金秋(2020年1期)2020-01-02 06:00:39
    阿兔的小瓷碗
    學會放下
    清新县| 平潭县| 襄垣县| 安吉县| 岳池县| 富裕县| 临澧县| 宾川县| 黎城县| 陇南市| 高陵县| 南投县| 隆尧县| 大庆市| 涡阳县| 平度市| 鱼台县| 莆田市| 启东市| 徐汇区| 隆化县| 阿尔山市| 苏尼特左旗| 舟山市| 普兰店市| 通渭县| 温州市| 微博| 同德县| 桂平市| 乌拉特中旗| 高尔夫| 淄博市| 永仁县| 沂源县| 改则县| 无棣县| 滦平县| 元谋县| 辉县市|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