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深化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還要充分發(fā)揮初中語文教學在審美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使語文學科自身所具有的審美功能能夠得到充分體現(xiàn),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教學目標。本文就針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審美教育的具體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使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得到充分發(fā)揮,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審美教育;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5-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92
作者簡介:張助良(1976.9— ),男,漢族,甘肅通渭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初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537)成果論文。
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教材內(nèi)容十分豐富,具有包羅萬象的特點,而通過對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較強的審美教育價值。學生在針對這些文章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悟語言文字自身所具有的美感,還能夠通過閱讀文章受到心靈美感的熏陶,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自然形象。而且,從初中生自身的特點來進行分析,學生自身無論是在思維方式方面,還是在學習習慣方面,都還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初中階段也被稱作是學生個人能力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初中階段落實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不僅能夠使教育的實效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未來的高質(zhì)量發(fā)展。
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審美教育
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閱讀。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教學的載體都是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多給予學生一些正向的引導,在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的基礎之上,使學生能夠?qū)τ谖恼滤w現(xiàn)出來的美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使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夠得到充分激發(fā)。
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思維,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使審美過程給學生帶來的獨特體驗能夠得到有效增強[1]。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朗讀教材內(nèi)容,能夠有效減少文章中文字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的枯燥感以及抽象感,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具象以及輕松。而朗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推動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為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也要能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進行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本中所蘊含的語言文字美、情感美以及韻律美,進而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發(fā)展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審美意識,使閱讀教學對于初中生成長的積極意義能夠得到充分發(fā)揮,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達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在初中語文情境教學中實現(xiàn)審美教育
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發(fā)展,教師在課堂上先要做的就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以往枯燥無趣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更加愉悅以及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實現(xiàn)自身審美能力的發(fā)展。而要想達成上述教學目標,教師在實際組織課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重視在語文情境教學中落實審美教育,教師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帶有一定虛擬性的語文教學情境,并在自身所創(chuàng)設的虛擬教學情境的依托之下達成教學目標[2]。雖然現(xiàn)階段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由于其過于枯燥以及乏味而飽受詬病,但是通過研究我們能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依然有其可取之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在發(fā)揚傳統(tǒng)教學方式優(yōu)勢的基礎之上,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合理之處進行創(chuàng)新。尤其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存在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的問題,要采取有效手段進行改善。為了有效提升課堂氛圍的活躍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嘗試采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將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融入現(xiàn)代的教學活動之中,使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與常規(guī)的課程教學能夠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
教師通過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也能在課堂上受到教學情境的影響,進而主動融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課堂情境之中。這一過程中,有學生會主動將自身帶入到文本所營造情感世界之中,設身處地去感受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將自己融入文章的寫作背景之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深度,同時也能使學生對于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刻的體悟。如此一來,學生對于所閱讀文章中蘊含的思想之美就能有更加深刻的體悟。而教師通過情境訓練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自身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發(fā)展。
三、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
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也是一項常規(guī)的教學內(nèi)容,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相對于初中語文其他部分的教學來說,寫作教學需要學生自身具備更強的綜合能力,其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以及信息獲取能力,同時也需要學生自身能夠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以及材料組織能力。初中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從寫作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就可見一斑,而語文寫作也是語文學科自身實用性的重要體現(xiàn)[3]。因此,在實際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擁有借助語文言文字來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而教師在實際組織寫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審美意識教育的滲透。即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摒棄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寫作潛能進行挖掘,進而有效推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教師在日常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針對學生在文本學習過程中以及課外閱讀過程遇到的一些具有較高經(jīng)典性的文章段落,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進行賞析以及摘抄,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其自身的審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發(fā)展,審美意識能夠逐漸形成,同時還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屬于一舉多得的教學方法。而學生在日常的閱讀中要想能夠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就要重視提升自身對于佳作的賞析能力,在持續(xù)不斷的賞析佳作的過程中促進自身審美能力的提升,使語文的學習能夠走向一個正向的循環(huán)。教師通過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升,為初中生未來更好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在初中語文情感教育中引入審美教育
學生在通過初步的文本閱讀受到了美的熏陶之后,教師為了使學生更深層次感悟文本之美,可以適當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提問。實際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成為一座橋梁,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能夠?qū)崿F(xiàn)有效溝通,促使學生能夠?qū)τ诿烙懈由羁痰念I悟。尤其是針對一些內(nèi)涵相對豐富的文章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刻感悟文本中的情感,充分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教育,進而有效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使學生能夠?qū)τ谖谋局械那楦兄烙懈由羁痰捏w悟,通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使學生的審美意識能夠得到有效增強,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五、在初中語文表達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
一個人或者一個物是否具有美的特性?針對這一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看法,而學生在展示自己想法的過程中,語文表達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的口語表達以及寫作表達是兩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兩部分的教學內(nèi)容都可以歸結為語文表達的范疇之內(nèi)。對此,教師就要在初中語文表達教學中將審美教育滲透到其中。而只有在保證審美教育落到實處的前提之下,學生的表達才能有效避免空洞無物的情況出現(xiàn)。學生在實際進行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通過時間的變化、場景的變化來感悟文本思想感情的變化,而學生通過將自己的感悟轉化成語言表達出來,其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情感也能進一步得到深化,進而從審美的角度出發(fā)來探索文本中所蘊含的語言之美、韻律之美以及場景之美,促使學生能夠?qū)τ谖谋局兴故镜拿烙懈鼜姷男蕾p能力,為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借助初中語文文本形象讓學生感悟?qū)徝澜逃?/p>
初中語文教學本質(zhì)上就是使學生能夠在進行文本學習的過程中,對文本中所描述的物或人的形象特點有更加深刻的領悟,要求讀者能夠以審美的角度出發(fā)來對文本進行閱讀。而初中語文教學要想更好地滲透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更好地抓住文本中所描寫的主要形象,借助文本形象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從文本描寫的角度來看,很多作者為了有效提升文本形象塑造的生動性,往往會在寫作的過程中融入一些常用的修辭手法,借助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更好地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情感。對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從審美的角度出發(fā),去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情感,使學生能夠?qū)τ谖谋局兴枥L形象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體悟。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文本中抽象的情感描寫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對于學生也有著更好引導作用。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對于生動具象的事物更感興趣,因此借助初中語文文本形象來落實審美教育,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有效發(fā)展學生自身感悟美以及欣賞美、體會美的能力。
綜上所述,將審美教育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培育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展。但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并不是一項一蹴而就的工作,它需要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進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為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達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文歡.初中語文教學的審美教育實施[J].文學教育,2020(31):72.
[2]徐建平.農(nóng)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20(5):102.
[3]范麗琛.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策略——以《沁園春·雪》教學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