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如順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靈活應用傳統(tǒng)游戲,融入現(xiàn)代文化因子,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提升學生主動運動的意識和能力,為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打下堅實基礎。
一、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設科學的學習情境至關重要。體育活動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所以,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情境。傳統(tǒng)游戲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對場地的要求不高,隨時隨地可以開展,而且充滿了趣味性。例如,比較常見的傳統(tǒng)游戲有“拉漁網”“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擠油渣”等,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靈活應用。
比如,在小學中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男女同學的不同愛好出發(fā),安排適合他們個性的傳統(tǒng)游戲項目。男同學開展的傳統(tǒng)游戲是“扔沙包”:四個同學手持沙包,分別站立在籃球場的四面,其余同學站立在籃球場中央;如果哪個同學被沙包擊中了,就被判罰下場;如果能夠接住沙包,被罰下場的同學可以再次登場比賽。教師引導學生知曉了游戲規(guī)則之后,正式開始游戲。學生參與度高,開展游戲熱情高漲。傳統(tǒng)游戲“扔沙包”規(guī)定兩個人扔沙包,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臨時增加了兩個同學扔沙包,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這樣改進游戲,不但提升了游戲難度,還提高了游戲的參與度。
在小學體育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學情,準確把握學生的愛好、能力以及學習特點,靈活應用傳統(tǒng)游戲,借助多樣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優(yōu)化的學習情境,為順利推進體育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優(yōu)化教學流程
在傳統(tǒng)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學流程一般由四個環(huán)節(jié)構成,分別是開始活動、準備活動、基本活動以及結束活動。在教改實踐中,雖然一些教師有針對性地改進了體育四步教學法,但沒有徹底傷筋動骨。時間長了,學生會有抵觸情緒,喪失學習興趣,影響正常的教學進程。
例如,在足球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訓練時,可以引入“踢毽子”比賽,訓練提升學生腿腳的靈敏度。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踢毽子,對這個傳統(tǒng)游戲也不知曉。針對學情,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給學生示范踢毽子。教師踢毽子技藝高超,學生看得眼花繚亂,躍躍欲試。激起了學生的運動熱情,教師趁勢引導學生自主嘗試練習。在學生練習中,他們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向學生傳授正確的方法,促進學生在反復練習中不斷掌握踢毽子的技巧。在學會了基本動作之后,教師提高難度,再次示范用外腳踝來踢毽子??梢姡瑐鹘y(tǒng)游戲引入體育教學,對學生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足球運動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是傳球,教師在教學中靈活應用傳統(tǒng)游戲“踢毽子”,幫助學生化解了學習難點。
機械僵化的課堂教學結構會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小學生的體育運動有其內部規(guī)律,制約學生活動的因素有很多種。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靈活應用傳統(tǒng)游戲,撬動課堂教學流程的優(yōu)化,聚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三、發(fā)展學生個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和諧互動?教師要準確厘清師生在教學中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同時也要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處理好的課題。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各不相同,個體差異性決定了教師不能采用齊步走的教學策略,要圍繞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得以滿足。這不僅僅是有效落實個性化教學的要求,也是課程教學改革的時代要求。
例如,在小學中年級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適時引入“老鷹捉小雞”“開火車”“滾鐵環(huán)”等傳統(tǒng)游戲。多種多樣的傳統(tǒng)游戲為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了幫助,有的同學喜歡“老鷹捉小雞”游戲,有的同學熱衷于“開火車”游戲。多人參與是傳統(tǒng)游戲的顯著特點,教師把參與同一游戲的同學集中起來,可以引導他們合作開展游戲。比如傳統(tǒng)游戲“丟手絹”的規(guī)則是這樣的:學生圍成一個圓坐下,丟手絹的同學在圓圈外面行走,悄悄地把手絹丟在某個同學后面,假如這個同學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丟手絹的同學快速沿著圓跑一圈,抓住這個同學;那么被抓住的同學要當眾表演節(jié)目,可以唱一首歌,可以跳一支舞,還可以背誦課文等等。參與游戲“丟手絹”,學生必須高度注意,可以有效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反應速度。上述教學中,教師靈活應用傳統(tǒng)游戲“丟手絹”,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表演內容,充分彰顯了學生的個性,讓體育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強調統(tǒng)一行動,也要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有的同學熱衷于激烈對抗的體育游戲項目,有的同學青睞活動量不大的體育游戲,教師可以從學生個性特點出發(fā),提供多樣的傳統(tǒng)游戲,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落實,運動熱情水漲船高。所以,教師要分析研究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有的放矢地實施因材施教,不斷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引入傳統(tǒng)游戲,助力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促進學生在運動實踐中不斷提升體育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