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洪,郭寶玲,鄭祥洲,張玉樹,余居華,連少勇
(1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 350013;2泉州市土壤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泉州 362800)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污水處理設施的普及、處理量的提高和處理程度的深化,中國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y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城市污泥數(shù)量越來越大。生活污水中大量的人糞尿和部分餐余都是從污水中排出,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植物營養(yǎng)元素存在于污泥之中。據(jù)測定,中國城鎮(zhèn)污泥含有機質(含量多數(shù)為40%~60%)、氮(2%~4%)、磷(1%~2%)等營養(yǎng)元素,是非常好的可用于土壤培肥的有機物料[1]。但是,污泥中重金屬是否超標的問題是污泥進入農田的關鍵因素[2],而且在施用污泥的管理中應減少帶來的環(huán)境風險[3]。因此,如何解決如此龐大的資源利用問題,已成為當前非常緊迫的任務。
鐵鹽在污泥處理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相關試驗研究表明鐵鹽能起到如下作用:(1)氧化還原作用[4];(2)降低污泥量和除去異味[5-6];(3)作為土壤團聚體中的橋間作用[7];(4)強化各種化學反應[8-9];(5)加快堆肥反應[10];(6)污泥脫水作用[6];(7)脫氮除磷效果[11-12];(8)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等諸多功能,可以認為鐵在污泥處理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元素。另外,污泥應用于植物中對其生長發(fā)育和重金屬吸收起一定的作用[13-14],但是鐵鹽處理的污泥對植物生長和重金屬吸收的作用還缺乏研究。因此,本試驗以不同形態(tài)的鐵鹽研究對大葉茼蒿的生物量產(chǎn)量和重金屬吸收的影響,以期為污泥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作物為大板葉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L.),市售種子。
污泥取自于福建省惠安縣污泥廠,其理化性狀為pH 7.65、有機質78.60 g/kg、全氮0.84%、全磷0.82%、全鉀0.86%,堿解氮為1911 mg/kg、有效磷142 mg/kg、速效鉀418 mg/kg,交換性鈣52.5 cmol/kg、交換性鎂8.8 5cmol/kg、有效鐵134.9 mg/kg、陽離子交換量35.4 cmol/kg,顆粒組成為<0.001 mm 粒徑6.8%、0.001~0.01 mm粒徑3.5%、>0.01 mm粒徑89.8%。重金屬總含量為Cu 53.1 mg/kg、As 20.0 mg/kg、Pb 48.9 mg/kg、Cd 0.8 mg/kg和Cr 140.1 mg/kg。
(1)CK(污泥)。
(2)A:10 kg污泥(水分為80%)+3%的濃度50%硫酸亞鐵+2%的11.7%聚合硫酸鐵+1%濃硫酸+5 kg爐灰(pH 12)+1%氧化鈣(均為比例為重量比,下同)。
(3)B:10 kg 污泥+3%氯化亞鐵(10%FeCl2)+5 kg爐灰+1.5%氧化鈣。
(4)C:10 kg污泥+3%硫酸亞鐵(FeSO4·7H2O)+5 kg爐灰+1.0%氧化鈣。
(5)D:10 kg污泥+3%硫酸亞鐵(FeSO4·7H2O)+2%FeCl2+5 kg爐灰+1.5%氧化鈣。
(6)E:10 kg污泥+2%硫酸亞鐵(FeSO4·7H2O)+1%FeCl2+5 kg爐灰+1%氧化鈣。
(7)F:10 kg 污泥+3%氯化鐵(38%FeCl3)+5 kg 爐灰+1%氧化鈣。
試驗設3 個重復,2018 年12 月15 日播種,23—25日出苗。污泥中含有豐富N、P、K養(yǎng)分,全程并沒有追肥。2019年3月29日收獲。
土壤pH采用電位法測定,土壤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分別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解擴散法、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醋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植株氮磷鉀養(yǎng)分含量按H2SO4-H2O2消煮方法測定[15]。砷含量采用微波消解-原子熒光光度法測定,鉛、鎘、鉻、銅含量采用微波-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均由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測定。
所有分析結果都采用SPSS18.0、Excel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Duncan法在P<0.05水平下檢驗顯著性。
加鐵鹽的目的是為了使污泥快速腐解,以免發(fā)生臭味,有利于環(huán)保[5,7];而且對鐵鹽處理過的污泥在植物生長上的影響報道很少。在盆栽條件下茼蒿種子在污泥上發(fā)芽率較低,不到40%。這其中的機理尚不清楚,可能對不同品種有所差異[16],但也有稍微有延遲作用,對發(fā)芽率沒有影響[17]。從茼蒿生長的情況來看,各種鐵鹽處理下的干物質積累量有很大差異(圖1),主要表現(xiàn)為D>E>F>C>CK>A>B。D、E、F 為11.75~19.27 g/盆,CK、A、B、C 為3.59~7.49 g/盆;前者D 大于后者B,大小差別可達5.3 倍,各處理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P<0.05)。因此,不同的鐵鹽處理效果不一樣,以3%硫酸亞鐵(FeSO4·7H2O)+2% FeCl2為好,3%FeCl3次之。
圖1 不同鐵鹽處理下大葉茼蒿干物質的重量
從氮、磷、鉀養(yǎng)分濃度來看(見表1),在對照CK處理的百分濃度最高,分別為氮3.71%、磷0.33%、鉀2.82%,除鉀外其他處理有所降低。但從養(yǎng)分積累量來看,隨著干物質的增加NPK 也相應增加,D 干物質最多,養(yǎng)分積累量分別為氮0.44 g/盆、磷0.03 g/盆、鉀0.37 g/盆,比B 處理高5.5、6.0、3.1 倍。各處理之間養(yǎng)分積累量也達到顯著水平(P<0.05)。
表1 不同鐵鹽處理下大葉茼蒿干重和NPK積累量
根據(jù)分析結果,按現(xiàn)行的污泥中GB 4284—2018《農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標準》國家標準發(fā)布實施的重金屬Cu 500 mg/kg、As 30 mg/kg、Pb 300 mg/kg、Cd 3 mg/kg和Cr 500 mg/kg 總含量均達到A 類標準,同時檢查的大腸桿菌、蛔蟲死亡率、有機污染物含量均合格。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重金屬不會出現(xiàn)超標。施用污泥時茼蒿的重金屬吸收積累結果如表2所示,CK的積累量明顯提高,因為它的基本材料就是污泥,所以含量高,即:CK沒有添加輔料。其他處理加了輔料如爐灰、鐵鹽和石灰,所以含量就低些。在不同鐵鹽處理之間大葉茼蒿重金屬積累量明顯不同,Pb和Cd 2種重金屬都低于CK,其他的也低于CK且不同程度減少。D處理即便是干物質量增加最多,但重金屬積累量并不是很高。按照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葉菜類蔬菜食品安全的限量As0.5 mg/kg、Pb 0.3 mg/kg、Cd 0.2 mg/kg 和Cr 0.5 mg/kg 的國家標準,和按GB 15199—1994《食品中銅限量衛(wèi)生標準》)蔬菜重金屬Cu 10 mg/kg標準控制線,施用污泥絕大多數(shù)重金屬都不超標。但Cr 吸附量已經(jīng)大大超過基本標準,超4.98~6.66倍。茼蒿對有些重金屬本身就有較好的吸收,有研究表明茼蒿可食部分重金屬積累量達Cr 1.43 mg/kg、Cd 0.30 mg/kg和Pb 0.39 mg/kg,有明顯的吸收[18],因此容易超標。
表2 不同鐵鹽處理下大葉茼蒿吸收重金屬的差異(鮮重) mg/kg
(1)城市生活污泥是人糞尿、餐余和泥沙等混合物組成的,污泥的泥質重金屬含量基本上不超標,而且還有很好的有機質和養(yǎng)分含量。因此,在做好檢測的條件下可以作為有機肥的原料。
(2)污泥施用對一般作物生長的重金屬含量也不超標。但是,在應用于諸如茼蒿等作物時又會產(chǎn)生某些重金屬積累性超標現(xiàn)象。
(3)鐵鹽的加入可以使污泥有更好的活性,但污泥加入鐵鹽有哪些生理效應還需進一步研究。
(4)植物生長可以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效養(yǎng)分,用廢為寶,既能解決污染問題又能改良土壤,充分利用廣泛的資源。
鐵鹽加入污泥中可能參與各種各樣的理化反應,最重要的是參與重金屬的反應,鐵鹽可以參與Pb、Cr、Cd、Cu 等離子反應,而且鐵鹽去除重金屬比鹽酸作用更大[19]。同時,鐵又作為一種微量元素在里面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特別是污泥中不足的情況下更是如此;而且鐵鹽又是構成土壤團聚體中的橋間作用[7]。至于污泥中添加硫酸亞鐵(FeSO4·7H2O)+氯化亞鐵(FeCl2)和氯化鐵(FeCl3)使茼蒿生物量增加,這從某種意義上說加入鐵鹽會改變污泥的活性,致使不同的鐵鹽具有不同的效應[20],至于為何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其機理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茼蒿為何會出現(xiàn)重金屬富集現(xiàn)象,正如前者已有研究報道,茼蒿是一個積累重金屬含量較為多的一種植物,這是其遺傳決定的[18]。因此,生活污泥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用于農作物生產(chǎn),但對某些植物要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