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樂
摘要:我國古典文化歷久悠久,文言文作為古典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含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古代人情感智慧,是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途徑。但在文言文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與現(xiàn)代文表達的差異性,而使學生陷入理解與思考困境。為此,初中語文教師應(yīng)結(jié)合文言文題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適宜情境,增加學生閱讀體驗,讓學生融入其中感悟文言文意境、情感,才能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文言文題材作為初中階段語文教學中重要知識體系,具有語言精煉、意蘊豐厚、文字雋永的特點,可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喜愛,萌生出學習和傳承文化經(jīng)典意愿,陶冶文化情操的同時,也能不斷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實踐教學中,教師可針對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表達差異,借助文言文教學中的畫面情境、故事演繹、仿寫練習,幫助學生摒棄文言文學習的畏難心理,提升文言文綜合學習能力,有效達成文言文教學目標。
一、畫面情境,展示文言文語言意境
畫面情境作為學生熟悉的學習手段,教師可將其運用到文言教學中,使初中階段的學生借助畫面展示,體驗其中文言文所蘊含的語言意境,將文言文精煉的語言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透徹的完成對其中語言理解,掌握文言文賞析的方式,提升文言文學習能力,提升古文化的修養(yǎng),激活學生對文言文的喜愛,使學生喜歡上文言文學習,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借助畫面情境、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還可靈活的掌握文言文語言領(lǐng)悟的方法,形成有效的文言文語言理解力。
如,《詠雪》文言文教學,教師就可利用畫面將這篇文言文中“雪驟”的場景播放出來,使學生明白“驟”的含義,并通過動畫片展示的“謝太傅”在“寒雪日”舉行的“內(nèi)集”活動,將“謝太傅”重視家人、重視子女教育的一面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使學生體驗到古時代身居要職的“謝太傅”在大雪紛飛的日子里,將家中的晚輩聚集在一起,與他們“進論文義”的場景,并對文中“謝太傅”提出的問題興趣濃厚起來,嘗試著跟著畫面中“胡兒”、“兄女”的回答,描繪自己體驗的冬天大雪飛揚的樣子,并對文中“撒鹽空中差可擬”和謝道韞回答的“未若柳絮因風起”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經(jīng)過畫面的形象展示,學生注意力完全投入進去,體會文言文學習的妙處,感受其中蘊含的語言魅力,繼而喜歡上文言文學習,為后續(xù)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好學習的基礎(chǔ),不斷地提升文言文學習能力,使得文言文語言理解能力不斷的增強,消除學生不知道如何學好文言文的困惑。
二、故事演繹,豐富文言文理解情感
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教師還可通過故事演繹的模式,豐富學生文言文語言理解情感,使學生從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故事背景中,理解文言文內(nèi)涵的情感,并依據(jù)情感的表達與理解,透徹的完成文言文知識的把握,有效的達成學習目標。教師進行故事演繹時,可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借助合作故事的演繹,提升對文言文的認知,使學生透徹完成文言情感知識的理解體驗。教師作為指導者,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體驗,使得故事演繹教學策略有效性呈現(xiàn)出來,助力學生文言文情感表達能力的提升。
如,《出師表》文言文教學,教師就可依據(jù)文言文的作者諸葛亮,讓學生進行相關(guān)故事的收集與演繹,使學生通過對諸葛亮傳奇、智慧一生的了解,理解他所留下的智慧財富與其對劉備賞識的赤膽忠心。學生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與諸葛亮相關(guān)的故事,以合作的形式進行故事的演繹,借助故事透徹了解諸葛亮的同時,對這篇文言文《出師表》的內(nèi)容透了解。為了使故事的內(nèi)容豐富起來,拓展學生理解的廣度,教師可讓每個小組準備一到三個故事,一旦出現(xiàn)與其他的小組重復現(xiàn)象,就可及時的更換故事演繹的內(nèi)容,使學生從開始準備階段豐富內(nèi)容,并借助聆聽本小組沒有選擇的故事,而產(chǎn)生新穎感受,注意力集中地完成故事的聆聽,完成對文言文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的興趣濃厚起來,紛紛行動起來,收集到了“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舌戰(zhàn)群儒”、“巧收姜維”等,這樣學習氛圍活躍起來后,再進入到《出師表》的學習中,可輕松完成對課文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文言文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
三、仿寫練習,學習文言文寫作技巧
探究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教師還可通過文言文教學后的仿寫練習,使學生領(lǐng)略文言文文字的靈動之美,達成靈活掌握文言文文字的運用目標,并不斷的提升學生對文言文文字魅力的感知,促使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可列舉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文言文文字書寫文章的事例,鼓勵學生依據(jù)理解,依據(jù)文言文學習過程中的積累,順利的完成自己的文言文寫作。學生經(jīng)過仿寫,對文言文實詞、虛詞依據(jù)文言句式的用法進行有效的鞏固,提升文言文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面對文言文時不再有畏懼心理。
如,《小石潭記》文言文教學后,教師就可指導學生進行仿寫,依據(jù)文言文中的景物描寫,對自己身邊的景物進行介紹,學習其中優(yōu)美的句式、詞匯運用,提升其文言文鑒賞能力。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文言文寫作,了解文言文精湛的語言藝術(shù),并從中感受到文言文結(jié)構(gòu)的緊湊、語言的精煉、文字的至美,繼而喜歡上文言文的學習。中華文化的古典之美成為學生追崇的目標,這為有效的傳承傳統(tǒng)古典文化做好了積淀性的準備,提升了文言文教學的價值。教師的教學動力十足的狀態(tài)下,激勵學生不斷地通過教師的指導,完成對文言文文字的靈活運用目標,提升文言文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進行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使得文言文學習成為學生喜歡的項目。
總結(jié):
總之,初中文言文教學,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改善了學生不知道如何學好文言文的狀況。并經(jīng)過不斷探究適宜學生教學策略有效性,幫助學生完成文言文學習目標,使其取得良好文言文學習效果,提升文言文學習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古典文學的喜愛,提升其文學修養(yǎng),陶冶其古典文化情操。教師借助文言文教學,使學生消除文言文學習難的心理,激發(fā)起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熱情。
參考文獻
[1]龍治中.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學周刊,2021(33):89-90.
[2]李因同.淺析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