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社會各界對于小學生的培養(yǎng)不再只將文化成績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水平。巖彩畫是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形式,在小學美術課程引入巖彩畫教學,對于小學生美術學習綜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價值,對傳承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重要作用?;诖?,本文針對武夷山巖彩畫在教學中的應用表現(xiàn)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武夷山;巖彩畫;小學美術教學;應用表現(xiàn)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3-0149-02
Discu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Wuyishan Rock Color Painting in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Wuyi sha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F(xiàn)ujian Province,China) XIE Jin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society no longer only regards cultural achievement as the only measurement standard, bu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art and labor.? Rock painting is a traditional art form in China,introduce rock paint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rt courses,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art learning,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wuyishan rock color painting in teaching.
【Keywords】Wuyi shan;Rock painting;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一、巖彩畫定義概述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變革,當前我國人民的藝術審美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被人們廣泛接受,藝術形式向多元化發(fā)展,這也是當前社會的主要趨勢。近幾年,武夷山獨特的巖彩畫頻繁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并且隨著人們對黑白藝術推廣程度的加深,越發(fā)提升了對武夷山巖彩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開始將巖彩畫應用于小學美術教學,通過巖彩畫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來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對于學生美術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來說都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價值。在巖彩畫中比較經典的有敦煌壁畫、唐卡、馬王堆出土的帛畫和漆畫等,很多巖彩畫都出現(xiàn)在彩陶文物上,一直延續(xù)至今。并且隨著當代水墨畫的發(fā)展,巖彩畫越發(fā)成為一種主流趨勢進入人們的視野,被很多教師應用于實際教學中,給學生帶來了新鮮的體驗。
對于巖彩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一般是先運用彩色礦鹽制作繪畫材料,之后再開展一系列的繪畫活動。整個過程較為煩瑣,但是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能通過自主實踐去創(chuàng)造一些繪畫材料,并且通過一定的顏色設計和圖案裝飾,讓繪畫作品變得更有美感,滿足美術作品的欣賞需求,給人們提供更完美的視覺享受。而且武夷山處于經常發(fā)生火山噴發(fā)的地方,武夷山巖彩畫成為了當?shù)靥赜械囊环N地質環(huán)境。其在危險中迸發(fā)出藝術美感,給小學美術巖彩畫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武夷山巖彩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品位
讓武夷山巖彩畫走進小學美術教學中,一是因為武夷山具有天然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勢,武夷山的天然礦物結晶,為繪畫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將這些結晶顏料作為材料進行繪畫,能將顏彩的質樸和美術的美感良好的結合。巖彩畫色彩的多樣化對于表現(xiàn)一些美術作品的層次和美感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巖彩畫中繪畫材料的質感自然形成了一種其他畫種沒有的現(xiàn)代裝飾美,在本身藝術欣賞的基礎上添加了裝飾性價值。所以在這個追求個性化的時代,讓具有永不變色的特性的巖彩畫走進小學美術教學課堂,正好符合民族發(fā)展特點,為巖彩畫的應用帶來新的契機,同時讓巖彩畫這種繪畫藝術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讓武夷山巖彩畫走進小學美術教學中,能讓學生在采集和研磨巖彩畫顏色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動手能力。在教學中對于巖彩畫的應用,教師需要帶學生去郊外采集特有的不同色澤的礦石,并且在用錘子敲擊后進行篩選分類,再運用各種底色繪畫技巧開展藝術創(chuàng)作。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內容表現(xiàn)上更加大膽、更加豐富,將家鄉(xiāng)畫、抽象畫、兒童畫系列畫等進行有效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以此吸引學生感受巖彩畫的美,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三、武夷山巖彩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表現(xiàn)
(一)科學選擇材料
對于巖彩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表現(xiàn),首先要科學精準地選擇材料,選擇好材料是巖彩畫應用的第一步。在開展巖彩畫教學活動時,教師對于材料的選擇要精準的把控,一般以礦物顏料、膠液及金屬和紙張作為主要的選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巖彩畫創(chuàng)作,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可以說巖彩畫對于材料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色彩技巧,有一定的色彩分辨能力和美術基礎素養(yǎng)。學生通過巖彩畫教學活動的參與能逐漸產生對于色彩的分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多色彩的掌控水平,讓學生能根據(jù)自己內心想要的顏色進行一定的調和,從而創(chuàng)作出心中理想的巖彩畫作品,實現(xiàn)巖彩畫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體會巖彩畫的藝術價值。在科學選擇材料后,教師還要做到根據(jù)不同創(chuàng)作要求,選擇來源地、濃度、用量不同的膠液進一步完成巖彩畫。讓巖彩畫能體現(xiàn)出不同層次的色彩,變換出多種顏色,讓學生感受到色彩變化的魅力。
(二)有效布局色彩場景
對于巖彩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表現(xiàn),在科學選擇材料、把控好材料之間的關系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學會有效地布局色彩場景,根據(jù)作品的不同選擇相關場景,通過選擇正確的色彩場景來襯托巖彩畫的美感,把巖彩畫中想要體現(xiàn)的藝術魅力更加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要知道巖彩畫制作過程比較復雜,繪畫的關鍵是將煩瑣的內容有效地簡化,這不僅能滿足小學生的美術能力和性格特征,而且能以更為簡單的方式體現(xiàn)巖彩畫的藝術魅力。想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巖彩畫的制作過程中要先帶領學生明確作品的主次關系,對于作品中想要呈現(xiàn)的內容要有一個清晰的邏輯,避免主次不分的情況發(fā)生。如果在制作之前沒有明確好主次關系,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就需要將所有的內容都重點呈現(xiàn),這無疑會加大學生的創(chuàng)作難度。而且色彩場景沒有進行有效的布局就進行巖彩畫的制作,容易形成一種厚重的基調,影響作品最終的藝術美感。一般來說,對于色彩場景的布局要先明確主題,根據(jù)主題選擇主要的顏色,以此呈現(xiàn)整體和諧的特點。在確定顏色層次后應用動物膠將礦物顆粒黏合在一起,使巖彩畫整體呈現(xiàn)均勻的效果,避免出現(xiàn)主次色塊不分的現(xiàn)象。對于主色塊的選擇要與內容形成良好的襯托,但同時也不能過于突出色彩場景的主色調,而是要將畫作主題展示出來。
(三)科學掌握繪畫方法
對于巖彩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表現(xiàn),教師要注重教會學生科學掌握繪畫的技巧和方法。因為巖彩畫繪畫中需要運用特殊的顏料,因此對于繪畫的手法、方式等也有一定的要求。巖彩畫與水墨畫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是在具體的技巧和方法上也有不同。比如說水墨畫技法以勾線、色彩暈染為主,但是巖彩畫主要以色彩的疊加及顏色調和為主。在此基礎上還要靈活運用材料,只有同時具備這些技法能力,才能保證巖彩畫的基礎效果,將巖彩畫的特點展示出來。巖彩畫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fā)展,在繪畫技法上也有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通過科學掌握繪畫的技巧,將武夷山繪畫技法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有效融合,能讓巖彩畫這一藝術更加長久穩(wěn)定地發(fā)展下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發(fā)展趨勢下,巖彩畫作為一種具有歷史象征意義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繪畫技巧與當前很多繪畫形式大有不同,對于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有一定的推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打破過去傳統(tǒng)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加深對于武夷山巖彩畫內涵和形式的理解,借助巖彩畫的優(yōu)勢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將其應用于小學美術實際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藝術水平與審美素養(yǎng),同時為巖彩畫的傳承與弘揚貢獻一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謝瑾.武夷山巖彩畫在教學中的應用表現(xiàn)分析[J].名家名作, 2018(07).
[2]高德方.意韻華彩——探究巖彩畫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D].山東:青島科技大學,2012.
[3]陳筱彥.體驗巖彩之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初探[J].新一代:理論版,2019(21).
[4]馮鈺輝.“巖彩畫”小學美術校本課程資源開發(fā)教學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3).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