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冬雪》。葉文龍 攝
冬雪,在世人眼中,是不可捉摸的風景。尤其是對于一個南方人來說,在松樹、山林間靜默地守候一場不知何時落下的雪,是一次漫長的等待和充滿期待的冒險。
松樹不動聲色,雪花緩緩飄落……
夜空中,黝黑的松枝蒼勁如岳,而雪花輕盈、靈動,凜冽天宇下、無邊曠野上,宛如閃閃旋轉升騰著的精魂。每到此時,淚水便濕了眼眶,我也終于悟到了禪宗里的“一期一會”。五年來,橫跨數(shù)萬公里的跋涉,我只為了追蹤一年中最短暫的特殊時刻。在我眼中,山林房舍為皚雪覆蓋,雖寒氣襲人卻美麗非凡,天空與水面略染淡墨,山石蒼潤而渾融。那些山石樹木均莊嚴肅穆,自足而圓滿,傲立于寒雪之中,顯得卓而不群。雪也不僅僅是靜謐的,它帶著豪放不羈的氣度,在鏡頭前縱情飛舞,像是潛流奔涌,或歡沁或悲愴,洋洋灑灑,鋪天蓋地。此情此景,油然而生“塵埃落定,萬事皆空,夫復何言”之感。
萬物都有其靜止與流動的痕跡,雪花亦如此,我試圖去描繪它、挽留它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與重,讓它在影像中不斷碰撞回響。于是,在創(chuàng)作中,我融合高速閃光與長時間曝光兩種攝影技法,用數(shù)千分之一秒的超高速閃光凝固雪花,用超長慢門去記錄雪絲的軌跡,使一張照片同時承載了兩個時間概念。
《冬雪》遵循了一種“新山水”的敘事,我賦予它更多的故事性和開放式結局。我也更關注精心營造的場域,會怎樣影響到觀者的觀看與內心。所以,不妨把這樣的影像當成一次次的實驗,任由其挑戰(zhàn)認知的邊界和哲學感受力。在拍攝中,我隱去了景物的物理屬性,使用人格化的敘述,去凝視森羅萬象間的智性。
選自《冬雪》。葉文龍 攝
“深夜光寒,照來積雪平于棧。何時旦,曉星欲散,飛起平沙雁。”這一次,我體會到了柔軟的力量。一種不可名狀的心理暗示牽引著我,撞入空山飛雪的懷抱,抵達至圣的幻境。自然界常暗示我們不能低估任何一種力量,因為早晚有一天,它會強大到吞噬一切。在與自然的對峙中,精神的力量以一種巨大的、無邊無際的讓時空靜止的能量,將人類帶入另一永恒的國度。它需要調動一切感觀與智性,在更高更廣的尺度上去丈量人間的景象、人性的可能。我與景物,仿佛在另一個時空與幽冥中相遇。這一切脫離了歷史的限制,超越了世間的困苦,在相機面前,達到了永恒的和解。
冬雪,短暫易逝,生于無形,化于無形?;蛟S,它只是隱藏在跌宕起伏的黑夢中,存在于那些似是而非的光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