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伶俐 康杰 黃琳 張忠武 鄧正春 陳志兵 肖彬 朱一星
摘 要 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介紹湖南省常德市大棚苦瓜套莧菜高效栽培技術,并從品種選擇、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與采收等方面進行全面總結,為優(yōu)質高效蔬菜產業(yè)發(fā)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苦瓜;莧菜;大棚;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36.4;S642.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1.008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是葫蘆科苦瓜屬1年生草本植物,以食用嫩瓜為主,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廣受消費者的青睞。苦瓜性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 ℃,一般采用支架栽培,是夏季主要的消暑蔬菜之一。莧菜(Amaranthus tricolor)又名莧、紅莧菜、紅菜、米莧等,是莧科1年生草本植物,以食用嫩莖葉為主,在長江流域普遍栽培,是大眾喜愛的夏季主要綠葉蔬菜之一。莧菜營養(yǎng)價值極高,富含有較多的鐵、鈣等礦物質,同時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等營養(yǎng)成分。莧菜喜溫暖、耐旱耐濕、適應性強、病蟲害少,容易栽培。
實行苦瓜與莧菜套作,不僅可以利用苦瓜藤蔓創(chuàng)造的遮蔭環(huán)境來提高莧菜品質,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在保證苦瓜正常產量前提下提高土地的綜合經濟效益。近年來,筆者利用蔬菜大棚設施,通過試驗研究與示范,總結出常德市苦瓜套作莧菜栽培模式。該栽培模式具有病蟲害少、管理方便、高產高效等優(yōu)點,深受常德市菜農歡迎,一般年產值可達24萬元/hm2以上。
1 ?苦瓜栽培
1.1 ?品種選擇
應選擇符合當地消費習慣、座瓜密、耐寒耐熱、抗病力強、早熟豐產的白色或白綠色苦瓜品種,如春早新二號、湘苦瓜3號、衡雜1號、衡雜2號、早秀等。
1.2 ?播種育苗
常德市一般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穴盤電熱育苗。一般每公頃大棚需苦瓜種子4~5 kg。
1.2.1 ?制作苗床
選擇平坦高燥、排水方便、光照充足、背風向陽、交通便利、近水源且附近無污染源的蔬菜大棚(或溫室)。按大棚延長方向制作低畦苗床,床底按8~10 cm的間距鋪上800 W或1 000 W的電加溫線,電熱線下鋪塑防草布起隔熱作用,其上再蓋1層防草布[1]。
1.2.2 ?擺放育苗穴盤
選用32孔或50孔的塑料穴盤,經石灰水消毒后裝入育苗基質。如果自配基質,可用腐熟豬牛糞40%+園土50%+爐灰10%,過篩后加入少量過磷酸鈣,再拌入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消毒后使用,也可以使用育苗專用的草炭基質。將基質含水量調節(jié)到70%~80%(即手握成團,落地即散),裝入穴盤后,用木板推平,按壓播種穴后整齊平放于育苗床上。
1.2.3 ?浸種催芽
將苦瓜種子用2%~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30 min,移入清水中冼凈,再用55~60 ℃溫水浸泡10~15 min,并不斷攪拌,使其自然降溫至30 ℃左右,繼續(xù)浸泡24 h后撈出,再用干凈的濕毛巾包裹起來,外套1層自封口塑料袋,密閉保濕,置于32~33 ℃的保溫箱中進行催芽,每12 h取出換氣1次,經2~4 d待種子露出白芽后即可選擇芽粒播種。
1.2.4 ?播種
將芽長為0.5 cm以上的苦瓜種子播入穴盤中,每穴1粒,芽尖向下,上蓋1層1.5~2.0 cm厚的營養(yǎng)土,灑水之后覆蓋1層塑料薄膜和遮陽網,上方加蓋1層塑料小拱棚,四周密封,以利保溫保濕。接通電源,將控溫器的溫度指示調節(jié)為32 ℃。一般每公頃播種0.9萬~1.1萬穴。
1.2.5 ?苗床管理
子葉前溫度略高,保持苗床溫度30~32 ℃;子葉出土后將控溫器的指示溫度調至25 ℃,使其溫度維持在22~25 ℃水平;2月下旬,當長出1~2片真葉后不再通電,通過揭蓋小拱棚方式,使苗床溫度控制在白天15~25 ℃,夜間10~15 ℃;3月上中旬,當幼苗長出4~5片真葉,大棚的土壤溫度穩(wěn)定在10 ℃以上時,即可在晴天上午定植于大棚。
1.3 ?整理施肥
1.3.1 ?選地
栽培苦瓜的大棚應光照充足、無高大建筑物或樹木遮擋、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排灌方便,且近三年內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塑料大棚。
1.3.2 ?整地
前茬作物拔園后,及時清理植株殘體,深翻土壤,施入生石灰消毒土壤,用量為1.5 t/hm2,旋耕入土。
1.3.3 ?施基肥
按每公頃施入經充分腐熟畜禽糞30~40 t,或充分腐熟菜籽餅3~4 t,過磷酸鈣0.6 t作基肥,或使用商品有機肥15~20 t,撒入大棚,耙勻。
1.3.4 ?起壟
沿大棚延伸方向開溝起壟,壟寬1.2~1.4 m包溝,溝深15~16 cm,溝底寬約20 cm,上寬約40 cm。提早覆蓋好大棚膜,以提高大棚的土壤溫度。
1.4 ?定植
3月上中旬,將苗坨定植于壟面的一側,距壟肩15~20 cm,株距80~100 cm,每株澆定根水300~500 mL。壟面的另一側用于播種莧菜。
1.5 ?田間管理
1.5.1 ?溫度管理
隨著氣溫升高,應逐漸加大大棚的通風量,到5月下旬以后晝夜通風,保持白天25~32 ℃,最高不超過38 ℃,夜間15~20 ℃[2]。
1.5.2 ?肥水管理
定植10 d后,在距苦瓜根部 10~15 cm 處穴施提苗肥,以稀薄的沼液為主。開花掛果后,加大肥水供應,每隔5~6 d澆1次水,每公頃隨水沖施三元復合肥300~450 kg。
1.5.3 ?吊蔓整枝
當苦瓜的蔓長達到40 cm左右時,以尼龍繩吊蔓,以利通風透光。當主蔓長到1 m左右時,保留1個健壯側蔓同主蔓一起綁到吊繩上,其余側蔓剪去。對于上部長出的側蔓,只保留結瓜蔓,其余的無瓜枝、弱枝、病蟲枝均剪去。1個側枝上若出現(xiàn)2朵雌花,只保留發(fā)育良好的雌花,其余抹去。為提高坐瓜率,可在開花期摘取當天開放的雄花與雌花進行人工授粉,時間以上午8:00—10:00前后為宜。生長中后期,還要及時剪去藤蔓下部的老葉、黃葉、病葉,減少蔭蔽[3]。
1.6 ?病蟲害防治
苦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和疫病。苦瓜白粉病可在發(fā)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可濕性硫磺粉3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要注意中下部老葉和葉背處噴灑均勻,每隔7~10 d噴1次,連續(xù)2~3次。炭疽病用45%百菌清煙劑,每10 d熏1次,也可噴灑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連噴2~3次防治。疫病用72%杜邦克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煙粉虱和蚜蟲,煙粉虱用1.8%阿維菌素乳油1 000~1 500倍,或40%綠菜寶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 000~1500倍液,每5~7 d噴1次,連噴2~3 次。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治。
1.7 ?采收
苦瓜以采嫩瓜為主,一般開花后12~15 d為采收適期。成熟標準:果實瘤條突起飽滿,果皮有光澤,皮色變淺而不泛黃。采收時用剪刀摘取,不得用手強拉,以免造成機械傷,影響貯運。同時剔除畸形瓜、病蟲瓜,及時銷售。
2 ?莧菜栽培
2.1 ?品種選擇
選用紅色素較高的大葉花紅莧菜。該品種營養(yǎng)生長期長,生殖生長期短,結籽少而晚,適合大棚栽培。
2.2 ?栽培技術
2.2.1 ?種子處理
將莧菜種子用涼水浸泡3~4 h,浸種過程中搓洗幾遍,以利吸水。再用清水搓洗,撈出瀝干水分,用透氣性良好的濕紗布包好,外套1層自封塑料袋,置于28~30 ℃條件下催芽,當有30%左右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也可以干籽播種。
2.2.2 ?平壟播種
將苦瓜栽培行的另一側耙平,按用種量4~5 kg/hm2均勻撒播種子,再用四齒耙淺翻1遍,蓋1層遮陽網,灑水保濕。為了使播種均勻,可將種子與河砂混合后播撒。
2.2.3 ?田間管理
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澆水要小水勤澆,盡量選擇在晴天上午澆水,并在齊苗后澆施1次0.2%尿素水溶液,以后7~10 d追施1次,促進生長。夏季適當加大澆水量,一般在早晨、傍晚澆水。一般在幼苗有2片真葉時追第1次肥,4~5片真葉時追第2次肥,以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4]。肥料種類以氮肥為主,每次可施有稀薄的人糞尿液22.5~30 t/hm2,加入尿素75~150 kg/hm2。
2.2.4 ?病蟲害防治
莧菜的病害主要為白銹病,可在發(fā)病初期噴灑58%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多菌靈600~8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甲霜鋁銅可濕性粉500~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3 ?采收
莧菜一般實行1次播種多次采收。當苗高7~10 cm時進行第1次采收,間拔大苗及生長過密的苗,以后根據生長情況間苗1~2次,使苗距達到10~12 cm。當植株高度達25 cm左右時,基部留5~10 cm,割取嫩梢。等側枝長出后繼續(xù)采收。一般情況下,播種后40~45 d開始采收,一直采收到6—7月。
參考文獻:
[1] ? 胡繁榮.大棚春苦瓜免耕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18):46,53.
[2] ? 唐國芳.日光溫室西葫蘆套種苦瓜無公害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蔬菜),2013(3):19-21.
[3] ? 劉佑群.早春蔬菜的電熱溫床育苗技術[J].農技服務,2014,31(7):26-27.
[4] ? 沈亞麗,丁克友.早春莧菜種植技術[J].上海蔬菜,2009(3):47.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1-06-23
基金項目: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大宗蔬菜洞庭湖綜合試驗站”(CARS-23-G-31)。
作者簡介:趙伶俐(1978—),女,湖南澧縣人,本科,農藝師,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E-mail:349625469@qq.com;cdsnxh@163.com。
為通信作者,E-mail:4188471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