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益民,沈國正,駱慧楓,黃康康,裴嘉博,郗篤雋,張琛,阮若昕,劉輝*
(1.建德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建德 311600;2.杭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 園藝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4)
甜櫻桃(PrunusaviumL.)是落葉果樹中繼中國櫻桃之后成熟最早的水果,其顏色艷麗、風味濃郁、綠色健康,深受我國消費者青睞[1]。果實品質、產量、植株抗性與砧木密切相關,甜櫻桃矮化砧木吉塞拉(Gisela)由德國育成,為酸櫻桃(Prununcerasus)和灰毛葉櫻桃(Prununcanescens)雜交培育而成。其中吉塞拉6號具有較好的矮化性、豐產性和抗逆性,與大多數(shù)甜櫻桃品種具有較強的親和性[2]。與吉塞拉5號相比,吉塞拉6號長勢更強,“小腳病”較弱;與吉塞拉12號相比,吉塞拉6號矮化性更好,適宜于南方暖濕地區(qū)栽培。
吉塞拉6號為3倍體,主要采用扦插繁殖,生根率為80%[3]。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優(yōu)質高效地實現(xiàn)種苗的快速繁殖,為了加快砧木的繁殖速率,打破季節(jié)限制,提高苗木整齊性,本研究以吉塞拉6號為實驗材料,采用組織培養(yǎng)的繁殖方式,分析影響組培苗生根的關鍵因子,得出吉塞拉6號適宜的培養(yǎng)體系,為實現(xiàn)工廠化、穩(wěn)定化育苗提供理論依據。
吉塞拉6號外植體材料來自杭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種質資源圃。
1.2.1 無菌系建立
在晴朗天氣,選擇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半木質化枝條,除去葉片,剪成1 cm左右的帶芽莖段,將莖段用肥皂水振蕩沖洗10 min,用流動自來水沖洗60 min,放置超凈臺,用滅菌的濾紙吸干水分,轉移到滅菌的空瓶中,加入75%乙醇浸泡45 s后,加入0.1%的HgCl2溶液分別振蕩滅菌8 min和10 min,用無菌水沖洗4遍,切下芽尖,接種在初代培養(yǎng)基上:MS(MS+6 g·L-1瓊脂)+30 g·L-1蔗糖+0.2 mg·L-1IBA+0.5 mg·L-16-BA,pH 5.8,置于培養(yǎng)室培養(yǎng)(圖1中A~D)。培養(yǎng)條件為光照周期10 h/14 h,光照強度2 000 lx,溫度24 ℃。每個處理10瓶,重復3遍,接種10 d后統(tǒng)計污染率。
1.2.2 增殖培養(yǎng)
出芽后將長勢健壯的嫩芽切成1 cm左右小段,轉移至增殖培養(yǎng)基中(圖1中E~F)。選取文獻中最適宜的2種培養(yǎng)基類型,分別為(A1)MS+0.1 mg·L-1IBA+0.3 mg·L-16-BA+30 g·L-1蔗糖,pH 5.8;(A2)MS+0.1 mg·L-1NAA+0.5 mg·L-16-BA+30 g·L-1蔗糖,pH 5.8[4-5]。每個處理10瓶,重復3次,培養(yǎng)20 d后統(tǒng)計成活情況和增殖情況,培養(yǎng)條件同上。
1.2.3 生根培養(yǎng)
將增殖后的叢生芽切成單芽,將1.5 cm以上的單芽接種至生根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為1/2 MS(1/2 MS+6 g·L-1瓊脂)+0.3 mg·L-1IBA+30 g·L-1葡萄糖+0.1% Ac,pH 5.8。分別遮光培養(yǎng)7、11、15 d后光照培養(yǎng)(B1-B3),每個處理20瓶,重復3次,培養(yǎng)30 d后統(tǒng)計生根情況。
將增殖后的叢生芽切成單芽,將1.5 cm以上的單芽接種至生根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分別為(C1)1/2 MS+0.3 mg·L-1IBA+30 g·L-1葡萄糖+0.1% Ac,pH 5.8;(C2)1/2 MS+0.3 mg·L-1IBA+30 g·L-1葡萄糖+0.1% Ac,pH 5.8。遮光培養(yǎng)15 d后光照培養(yǎng),每個處理20瓶,重復3次,培養(yǎng)45 d后統(tǒng)計生根情況。
將增殖后的叢生芽切成單芽,將1.5 cm以上的單芽接種至生根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分別為(D1)1/2 MS+0.3 mg·L-1IBA+30 g·L-1蔗糖+0.1% Ac,pH 5.8;(D2)1/2 MS+0.3 mg·L-1IBA+30 g·L-1蔗糖+0.05% Ac,pH 5.8;(D3)1/2 MS+0.3 mg·L-1IBA+30 g·L-1蔗糖,pH 5.8。遮光培養(yǎng)15 d后光照培養(yǎng),每個處理20瓶,重復3次,培養(yǎng)30 d后統(tǒng)計生根情況。
將增殖后的叢生芽切成單芽,將1.5 cm以上的單芽接種至生根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分別為(E1)1/2 MS+0.3 mg·L-1IBA+0.1 mg·L-1NAA+30 g·L-1蔗糖,pH 5.8;(E2)1/2 MS+0.3 mg·L-1IBA+0.2 mg·L-1NAA+30 g·L-1蔗糖,pH 5.8;(E3)1/2 MS+0.3 mg·L-1IBA+0.3 mg·L-1NAA+30 g·L-1蔗糖,pH 5.8;遮光培養(yǎng)15 d后光照培養(yǎng),每個處理20瓶,重復3次,培養(yǎng)30 d后統(tǒng)計生根情況。
將增殖后的叢生芽切成單芽,將1.5 cm以上的單芽插至不同的濕潤的培養(yǎng)介質中,處理如下:(F1)椰糠;(F2)草炭;(F3)珍珠巖;(F4)河沙。遮光培養(yǎng)15 d后光照培養(yǎng),每個處理5瓶,重復3次,培養(yǎng)30 d后統(tǒng)計生根情況。
1.2.4 組培苗馴化移栽
將組培苗移至溫室中,自然光下馴化10 d,取出幼苗,洗凈根上的培養(yǎng)基,800倍多菌靈溶液速蘸后,種植到穴盤中,透明育苗蓋覆蓋7 d后揭開。組培苗長出7片成熟新葉片后移栽至育苗床中(圖1中K~L)。
A~D—芽尖培養(yǎng);E~F—增殖培養(yǎng);G~J—生根培養(yǎng);K~L組培苗移栽至育苗床中。
采用HgCl2滅菌外植體成活率較高,污染率較低,主要為真菌性污染。不同滅菌時間對吉塞拉6號外植體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滅菌時間為8 min時,出芽率較高,達93.9%,污染率也較高,為18.2%。滅菌時間為10 min時,出芽率為89.4%,輕微褐化,污染率為9.1%(表1)。說明滅菌時間越長,污染率越低,出芽率也降低,出現(xiàn)褐化現(xiàn)象。
表1 不同滅菌時間對外植體成活率的影響
選取2種最適宜的增殖培養(yǎng)基進行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激素誘導和增殖效果不同。增殖培養(yǎng)20 d后,處理1增殖倍數(shù)為3.8,芽平均高度為2.2 cm;處理2增殖倍數(shù)為4.7,芽平均高度為2.5 cm(表2)。說明處理2培養(yǎng)效果優(yōu)于處理1,更適宜作為增殖培養(yǎng)基。
表2 不同培養(yǎng)基對增殖的影響
由表3可見,吉塞拉6號組培苗生根率較低,同時,遮光時間不同對生根率和組培苗有一定影響。隨著遮光時間增加,生根率增加,遮光時間為15 d時,生根率為36.7%,根數(shù)較少,細短且彎曲(圖2中A)。
表3 不同遮光時時間對生根的影響
組織培養(yǎng)中碳源的種類通常為蔗糖和葡萄糖,試驗表明,不同碳源類型對吉塞拉6號的生根作用影響顯著(表4),其中以蔗糖為碳源的培養(yǎng)基生根率為47.5%,平均根長為3.2 cm,生根效果優(yōu)于葡萄糖。但是莖葉仍然短小,生根效率不高。
表4 不同碳源種類對生根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有害代謝物質,提供黑暗環(huán)境的作用,能夠抑制褐化現(xiàn)象,促進成苗率。試驗結果表明,活性炭含量為0.1%時,生根率為29.1%(表5)。隨著活性炭含量減少,生根率增加,活性炭含量為0時,生根率顯著提高,高達76.7%,平均根數(shù)增加,根粗長,莖葉健壯。
表5 不同活性炭含量對生根的影響
由表6可知,激素濃度對組培苗生長具有較大的影響,其中NAA濃度為0.1 mg·L-1時,生根率為88.24%,叢枝數(shù)較多(圖2中D)。當NAA濃度為0.3 mg·L-1時,第5 d開始生根(圖1中G),第12 d后生根率達到100%(圖1中H),28 d后根系白色、粗壯(圖1中K~L);平均根數(shù)為7.3 cm,平均根長為6.3 cm;莖段長5.9 cm,莖葉健壯,叢枝率減少。
表6 不同激素濃度對生根的影響
為提高組培苗韌性,采用不同介質進行扦插生根。試驗結果表明,以椰糠和草炭為培養(yǎng)介質的生根率最高,為75%(表7)。其中以椰糠為介質的組培苗根系多,平均根數(shù)為7.5條,平均根長為5.34 cm,莖葉健壯。以珍珠巖為介質的組培苗根粗短,以河沙為介質的組培苗根系分叉較多,長度均勻,但是葉片存在斑狀焦枯(圖2中E~H)。
表7 不同培養(yǎng)介質對扦插生根的影響
A—遮光時間15 d;B—碳源 蔗糖;C—活性炭0.00%;D—激素濃度0.3 mg·L-1;E~H—不同基質。
試驗表明,吉塞拉6號組培快繁最佳滅菌方法為75%乙醇滅菌滅菌30 s、0.1% HgCl2滅菌10 min,初代培養(yǎng)基為MS+0.2 mg·L-1IBA+0.5 mg·L-16-BA+30 g·L-1蔗糖,pH 5.8,最佳增殖培養(yǎng)基為MS+0.1 mg·L-1NAA+0.5 mg·L-16-BA+30 g·L-1蔗糖,pH 5.8,最佳生根培養(yǎng)基為1/2 MS+0.3 mg·L-1IBA+0.3 mg·L-1NAA+30 g·L-1蔗糖,pH 5.8。
培養(yǎng)基類型、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含量、培養(yǎng)環(huán)境等對組織培養(yǎng)都有重要的影響[6]。在南方地區(qū),吉塞拉6號組培苗生根困難[7]。部分研究表明培養(yǎng)基中加入活性炭能夠創(chuàng)造黑暗的環(huán)境,促使根系分泌生長素,有利于根系生長[5,8]。在本研究中,活性炭是制約吉塞拉6號生根的關鍵因素?;钚蕴烤哂蟹沁x擇性吸附作用,它在吸附有害物質的同時,還會吸收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調節(jié)劑和營養(yǎng)物質,影響了組培苗的生長。在櫻花組培中,IBA和NAA的配合使用優(yōu)于單獨使用,生根率可達100%[9]。本研究結果證明,在吉塞拉6號組培中,IBA和NAA配合使用能夠提高生根率,效果顯著。組培苗在培養(yǎng)基中生根率高,根系發(fā)達,但存在株與株間根系纏繞,根系較脆,缺乏韌性,移栽時不易分離,損傷較大,易長霉菌。直接采用栽培基質生根可以減少損失,提高移栽成活率。以椰糠和草炭為介質,能增強根系韌性,提高移栽成活率,生根率有待于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