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薇 陳愛蘭
(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 安康,725000)
近年來,由于B超、內鏡超聲、CT、MRI等影像學檢查方法的廣泛應用,膽囊息肉樣病變的檢出率明顯增加,膽囊息肉又被稱為膽囊隆起樣病變,是一類向膽囊腔內局限性隆起病變的總稱,它是影像學診斷名稱,國內學者作為臨床診斷名稱,1957年,Jones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臨床上所指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包括由膽囊炎癥所引發(fā)的息肉樣增生、膽囊黏膜細胞變性所引發(fā)的息肉樣改變、膽囊腺瘤性息肉以及息肉樣膽囊癌等。由于膽囊腺瘤性息肉被認為發(fā)生惡變的可能性較大,且無法采用有效方法在手術前明確病理診斷類型,因此,能在術前對息肉的性質做出準確的預測,對于治療手段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人體中,膽汁可以順利流入腸道非常關鍵,尤其是多發(fā)性充滿型膽囊結石的患者,體內多樣的沙石都會導致患者右上腹反復疼痛,所以術后讓患者保持舒適,減輕患者疼痛、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非常重要[1]-[2]?,F(xiàn)階段,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理念逐漸轉變?yōu)椤耙曰颊邽橹行摹保詿o痛理念逐漸在臨床盛行[3]。本院對無痛理念在膽囊息肉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行膽囊息肉術患者96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選用抽簽法隨機分為2組,分別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48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分布區(qū)間為18-58歲,平均年齡為(35.44±8.11)歲,文化程度分布情況為:小學及以下者6例,初中學歷者10例,高中及中專學歷者18例,大學及以上者14例,對照組48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分布區(qū)間為18-60歲,平均年齡為(36.41±9.24)歲,文化程度分布狀況為:小學及以下者7例,初中學歷者12例,高中及中專學歷者17例,大學及以上者12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簽訂同意書。患者納入標準:無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過敏史,手術前沒有使用并未使用過此類藥物,患者無精神障礙,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排除標準:(1)伴有其他重癥疾??;(2)伴有精神障礙,不能在此次研究中表現(xiàn)出較高的配合度。
1.2 方法 首先在研究開始前,挑選出8名本科中級職稱護士進行疼痛知識和疼痛管理態(tài)度模擬測試,通過此次測試提高護士對疼痛知識和疼痛管理的掌握程度。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為:術前禁食8h,禁水4h,部分腹腔粘連嚴重、剝離創(chuàng)面大的患者采用患者自控靜脈鎮(zhèn)痛,手術結拔管后給予舒芬太尼加0.9%氯化鈉注射液配置成100ml溶液。觀察組給予無痛理念下的護理。(1)疼痛評估。術后30min為開始點,使用“簡易疼痛評估尺”對患者進行疼痛程度動態(tài)評估:評分≥5,則每10min評估1次;評分3-4分,每30min評估1次;評分≤2時,出院。(2)疼痛護理干預。①手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術后內容和手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并且告知患者針對不同情況可能會采取的應對措施。②施行超前鎮(zhèn)痛護理。手術前10min靜脈注射帕瑞昔布鈉,首先使用0.9%氯化鈉溶液配置,觀察到溶液沒有出現(xiàn)變色渾濁情況,單次靜脈輸注40mg,對耐疼痛度低的患者采用無痛注射法,在注射部位涂抹利多卡因凝膠,15min后再展開穿刺工作。③心理護理[4]。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現(xiàn)狀,采用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耐心解答患者問題,消除與患者的距離感,并積極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④保持病房環(huán)境舒適、安靜,避免外界刺激引發(fā)患者疼痛,密切關注患者手術后切口是否有滲出、出血和感染等情況出現(xiàn)。
1.3 評價指標 術后疼痛程度及胃腸道反應,疼痛評價采用簡易疼痛評估尺完成。術后血淀粉酶、白細胞、直接膽紅素值。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滿意度調查:采用自制的膽囊息肉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開展研究,共計10個條目,分為診療環(huán)境、藥物緩解疼痛后評估效果、護患交流等內容,每個條目分為0-10分,總分為100分。
1.4 統(tǒng)計學軟件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胃腸道反應 如下表1,在術后疼痛方面,觀察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特別是評分在3分以上的,觀察組發(fā)生率為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嘔吐發(fā)生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胃腸道反應
2.2 兩組患者術后淀粉酶、白細胞、直接膽紅素值比較 如下表2,在不同時間內,對患者術后淀粉酶、白細胞、直接膽紅素值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在術后3-4h和1-2d,觀察組各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淀粉酶、白細胞、直接膽紅素值比較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如下表3,患者主要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穿孔、腹腔感染、膽管局部炎癥等,在發(fā)生率方面,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4 兩組患者對疼痛控制的滿意度情況 詳見下表4,滿意度90分以上的組間對比顯示,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4 兩組患者對疼痛控制的滿意度
膽囊切除術是膽囊息肉的首選治療方案,手術方式主要涉及開腹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通常情況下,對于息肉直徑小于10mm、息肉個數(shù)多、有蒂的患者,提示病變?yōu)榧倭鲂韵⑷獾目赡苄源?,手術方式應該首選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于直徑小于20mm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如果惡變的可能性較小,也可以首選腹腔鏡手術方式,對于直徑20mm以上的患者,或者直徑在10-20mm但是診斷高度懷疑惡性的患者,應該給予開腹膽囊切除術,以備對癌變患者實施根治性手術,減少種植轉移。對于所有膽囊切除術后的標本,應該觀察膽囊壁黏膜性狀,并對可疑惡變部分進行快速冷凍切片檢查,最大限度降低惡性漏診的可能性,對于確診癌癥的患者,行膽囊根治術,并給予冰凍切片,明確病理類型。如果確定為癌性息肉,腫瘤如果局限在黏膜部位,可以給予單純膽囊切除術,一旦發(fā)現(xiàn)腫瘤侵入肌層,則需要擴大切除范圍,并進行淋巴結清掃。
通過回顧臨床以往護理膽囊息肉手術患者的相關報道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無痛理念護理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有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意義。無痛理念指的是啟動醫(yī)院無痛護理體系,給醫(yī)院工作人員傳輸最新的醫(yī)、護、患無痛觀念,然后依照最新的無痛知識建立最新的無痛理念護理模式,無痛理念護理可以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臨床應用價值極高[5-7]。
膽囊息肉手術通常指的是膽囊切除術,目前臨床通常選用微創(chuàng)的手術方式,爭取可以在腹腔鏡下進行膽囊切除術。通?;颊咦⑸渎樽?,在麻醉起效后,在患者腹部建立操作孔,通常為3-4個,然后在此處插入腹腔鏡和有關手術器械,然后將膽囊動脈和膽囊膽管給予游離,然后夾閉、切斷,這樣膽囊便從膽囊床上切除,通過操作孔移出膽囊,然后手術完成[8-9]。通常情況下,這項手術對患者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如果患者有心臟疾病則不能承受這種微創(chuàng)手術,通常需要選擇另一種開腹膽囊切除術,這種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給患者帶來劇烈的疼痛,而且恢復時間也較長。所以臨床在行膽囊切除術時首先要評估患者的身體情況,必須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相應的手術方式。
持續(xù)遭受疼痛的患者與一般患者相比更加容易出現(xiàn)消極情緒,消極情緒的干擾會加重疼痛的敏感性,這會加重疼痛在患者心中的重量。所以,將無痛理念應用于膽囊息肉手術患者的護理中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通過本文的研究數(shù)據可以看出,此次研究得出的結果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10-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劍突下疼痛和嘔吐情況的發(fā)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患者術后血淀粉酶、血細胞和直接膽紅素值差異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驗證了無痛理念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無痛理念應用于膽囊息肉手術患者護理中效果較好,可以有效減輕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也增強了護理人員疼痛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患者和醫(yī)院對這一護理模式都較為認可,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