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妮 李曉薇
(1 大連市友誼醫(yī)院內(nèi)鏡中心,遼寧 大連 116001;2 大連市友誼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001)
胃鏡檢查是臨床上的常見的檢查項目,其檢查方法為使用安裝有內(nèi)視鏡的管路從患者口腔進入,經(jīng)過食管、胃部、十二指腸對消化道進行全面的檢查,但在操作過程中由于異物的入侵,患者會有身體上的不適[1]。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各項器官已經(jīng)衰竭,身體抵抗力下降,當老年患者在接受胃鏡檢查時,身體不良反應更容易發(fā)生,因此影響胃鏡檢查的展開[2]。為了提高診斷的有效率,老年胃鏡檢查工作亟待解決,本研究使用持續(xù)改進護理對老年胃鏡患者進行護理,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大連市友誼醫(yī)院就診的80例進行胃鏡檢查檢查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70.00±2.30)歲;基礎疾?。禾悄虿?5例,冠心病5例,高血壓2例;臨床癥狀:嘔血10例,腹痛20例,嘔吐10例。試驗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65~85歲,平均年齡(71.00±2.20)歲;基礎疾?。禾悄虿?4例,冠心病4例,高血壓2例;臨床癥狀:嘔血12例,腹痛18例,嘔吐10例。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基礎疾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納入標準:①第1次進行胃鏡檢查。②精神正常,可以正常溝通。③各項檢查結果符合胃鏡檢查指標。排除標準:①消化道系統(tǒng)急性重癥患者。②心血管、肺部有嚴重疾病患者。
1.2 檢查設備 胃鏡設備為日本奧林巴斯GIF-H290胃鏡,直徑8.9 mm,插入部外徑9 mm,彎曲角度上210°,下100°,左右各100°,有效長度1 025 mm,鉗子管道內(nèi)徑2.2 mm,景深5~100 mm,視野角120°,視野方向為直視。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在進行胃鏡檢查前告知胃鏡流程和有可能出現(xiàn)的身體不適,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如果不適不能忍受及時告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試驗組實行持續(xù)質量改進護理。①成立護理小組。查閱資料并且與臨床經(jīng)驗相結合,請胃鏡醫(yī)師進行指導,詳細了解胃鏡檢查流程,制定護理流程,胃鏡檢查結束后詢問患者感受,并且以1個月為一個周期定期整理改進護理計劃[3]。②護理措施。在胃鏡檢查之前,詳細的為患者講解胃鏡的相關知識、檢查方法以及檢查流程,如果出現(xiàn)不適立即告知醫(yī)師,在進行檢查前12 h避免進食,檢查前4 h避免飲水,在檢查前10 min含服鹽酸達克羅寧膠漿,服用劑量為10 mL[4]。在告知以上事項的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使用積極的對話模式與患者進行溝通,全面了解患者目前的情況,及遇到的問題。對患者大致介紹胃病相關知識,及患者在進行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告知患者如何進行積極配合,說明對患者進行臨床胃鏡檢查的積極作用,提高患者對檢查過程的認識,糾正患者存在的焦慮等消極情緒。認真傾聽患者的擔憂,耐心、仔細的回答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緩解由于檢查,導致患者存在的焦慮。其次,根據(jù)胃鏡檢查安排,及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充分了解胃鏡檢查患者存在的焦慮、恐懼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不同的心理干預。積極消除患者即將要進行胃鏡檢查的恐慌感,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檢查的成功率[5]。在胃鏡檢查時,由于所有患者都是首次接受該類型檢查,患者在進行胃鏡檢查時,會感到緊張和恐懼心情,導致患者出現(xiàn)明顯的惡心嘔吐感覺,根據(jù)胃鏡檢查的結果,來判斷患者的心理適應性,醫(yī)務人員應讓患者有親切溫暖,并告知患者如何提高胃鏡檢查的準確性,增強患者應對檢查的信心。當內(nèi)鏡通過患者咽喉時,患者通常會有劇烈的惡心反應,此時,應引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呼吸,告知其用鼻腔深吸氣,用嘴呼氣,并囑咐患者避免屏住呼吸,以減少胃鏡檢查咽喉反射,降低插入鏡、胃部充氣感覺,從而減少不適反應,縮短胃鏡檢查時間;如有必要,輕拍患者背部,如果在檢查過程中出現(xiàn)惡心想吐的情況,指導患者不可吐出口腔內(nèi)的牙墊,避免憋氣,進行深呼吸,避免誤吸、噎嗆情況的發(fā)生,告知患者不可吞咽[6]。在胃鏡檢查結束后,告知患者1 h內(nèi)不可以飲用任何飲品,2 h內(nèi)不可以進行劇烈運動,最好平臥休息,如果患者病理活檢較多,咽喉疼痛嚴重,在3 h后可予以清淡飲食,適當服用半流質食物,但避免食用溫度過高、粗糙、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在檢查后出現(xiàn)腹部疼痛、腹部墜脹、惡心嘔吐等癥狀,及時告知醫(yī)師,進行專業(yè)處理。多數(shù)胃鏡檢查患者擔心檢查結果,仍存在焦慮和緊張情緒。對于檢查報告中,診斷為胃潰瘍等疾病的患者,應該對其說明,胃潰瘍臨床表現(xiàn)和胃潰瘍的發(fā)病機制,告知其患者,胃潰瘍的愈合是一個緩慢過程,胃潰瘍患者必須長期堅持服藥。同時,應該明確,恐懼等是胃鏡檢查患者后治療的不利因素,幫助胃鏡檢查患者樹立信心,對于檢查結果懷疑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應首先告知患者家屬,然后告知患者,保持患者身心愉悅。
1.4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插管成功率和護理滿意度。采取填寫問卷的方式,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總分100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90分為滿意,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心率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疼痛觀察評分。臨床心率評分標準:心率>175次/分為0分,140~175次/分為1分,110~139次/分為2分,80~109次/分為3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標準:患者輕微活動時,出現(xiàn)心絞痛表現(xiàn),如心悸、水腫及肺部啰音等,符合美國心臟協(xié)會心功能4級標準,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的活動嚴重受限,患者不能作家務,有慢性缺氧、嚴重肺動脈高壓或需呼吸系統(tǒng)機支持。經(jīng)活檢,患者有慢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肝臟腦病或肝昏迷史。免疫功接受免疫抑制劑、化療、長期激素治療,或近期使用大量激素或艾滋病等抗感染能力低下者,患者依據(jù)是否具有慢性健康不良情況,依據(jù)嚴重情況分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慢性健康不良越嚴重。疼痛觀察評分標準:面部表情,未觀察到肌肉進展,自然放松為0分?;颊弑憩F(xiàn)出皺眉、眉毛放低和提肌收縮,扮怪相為1分。患者以上所有表情變化加上眼瞼輕度閉合為2分。體動,不動,無體動為0分。患者存在緩慢的運動,觸碰疼痛部位,通過運動尋求關注為1分?;颊呃?,試圖坐起來,運動肢體搖動,不遵從指揮,試圖從床上爬起為2分。肌肉緊張,患者對被動的運動不做抵抗為0分?;颊邔Ρ粍拥倪\動做抵抗為1分。患者對被動的運動做劇烈抵抗,無法將其完成為2分。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插管成功率為97.50%,對照組插管成功率為8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試驗組臨床心率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疼痛觀察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插管成功率、護理滿意度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aP<0.05。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jīng)濟壓力的增大,飲食不規(guī)律情況的出現(xiàn),因此消化系統(tǒng)疾病高發(fā),故對消化系統(tǒng)疾病早診斷、早治療的意義重大[7]。胃鏡檢查被逐漸應用到臨床中,成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檢查與診斷方法[8-9]。在胃鏡檢查中,檢查者對胃鏡檢查時的護理要求非常高,醫(yī)院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醫(yī)療質量,由于胃鏡檢查為導致機體強烈的應激反應,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身體上的不適,因此護理非常重要[10-11]。持續(xù)改進護理營造了一個安靜舒適的檢查環(huán)境,如播放使患者放松的背景音樂等。在進鏡過咽喉部時,患者一般反應較大,應指導患者做深呼吸,減輕患者的過度刺激。胃鏡檢查是一種不易被患者接受的事件,容易使其產(chǎn)生生理上的惡心和緊張,導致患者對體檢的依從性降低。心理干預通過心理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能影響患者的反應。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不斷進步,進行特異性心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臨床依從性。通過與進行胃鏡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可以消除患者的消極心理,鼓勵其表達自己的壓力,幫助患者解決實際檢查中遇到的問題,給予理解和安慰,讓患者意識到,不積極的情緒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大于檢查的疼痛。在臨床檢查過程中,醫(yī)務人員可以幫助患者進行按摩合谷穴等穴位,以疏肝、理氣、鎮(zhèn)靜。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在胃鏡檢查過程中的不良情緒,縮短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的時間,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使其積極配合臨床胃鏡檢查,保證檢查的順利進行。
持續(xù)質量改進源于美國,用于醫(yī)院各個科室對醫(yī)療質量的持續(xù)改進,使人人都參與其中,利于提高醫(yī)療質量[12]。持續(xù)質量改進護理的重點是護理過程管理和質量把控,使護理人員在各個方面提高專業(yè)性[13]。改護理的核心思想為以患者為中心,可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使患者身心受到最佳護理。在整個護理過程中,熟悉患者的病情,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護理方案的調(diào)整,讓患者在知曉的情況下進行檢查[14]。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插管成功率為97.50%,對照組插管成功率為8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臨床心率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疼痛觀察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胃鏡檢查患者采取持續(xù)質量改進護理,可明顯提高護理滿意度,提高插管成功例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