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師范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1)
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滲透,能夠促使茶文化傳承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持續(xù)發(fā)展取得雙贏。具體而言,一方面,茶文化含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這些心理教育資源不僅能夠拓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而且也能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成效的提升以及茶文化育人功能的實現奠定良好基礎。具體而言,我國茶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與我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文人文化形成了緊密關系,茶文化既是這些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汲取了這些文化所具有的精髓。從茶文化所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來看,茶文化中所承載的儒釋道精神不僅對社會個體修養(yǎng)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而且也對社會個體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策略進行了探索與呈現,如以儒家思想為例,儒家不僅提出了“內圣外王”的人格要求,而且也提出了“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無論是對這些要求還是對這些方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入,都能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與優(yōu)化帶來啟示;另一方面,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滲透,能夠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成為對茶文化進行傳承與弘揚的重要載體,這則有利于推動茶文化始終保持發(fā)展活力及其育人功能。在全球化發(fā)展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沖擊導致了茶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逐漸式微,然而這些文化所具有的傳承與弘揚價值不容忽視,而推動這些文化在高校中的普及,并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了解這些文化傳承這些文化的社會個體,則能夠為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創(chuàng)造良好的還環(huán)境。由此可見,茶文化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之間不僅具有較高的契合性,而且能夠發(fā)揮相互推動作用。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對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滲透路徑作出探索,從而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工作及其教學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雖然茶文化對于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許多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沒有涉及到茶文化內容,因此茶文化在這一課程教學中的滲透并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先例。這也決定了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做好教學設計工作,確保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得以順利開展,并確保出現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茶文化內容及其滲透方法能夠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習慣等呈現出較高的適應性。這項工作的開展,對教學工作者所具有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研能力以及教學經驗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教學工作者不僅需要對茶文化資源進行有效的挖掘,而且需要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教學重點明確茶文化滲透方向,確保茶文化的滲透能夠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而在推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得以改革與優(yōu)化的基礎上,充分展現出茶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價值。具體而言,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中的滲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需要重視將茶文化教育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當中。明確的教學目標是促使教學活動能夠順利且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選擇教材以及教學評價工作的重要依據。在此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圍繞國家方針政策以及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所提出的要求,適當調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目標。如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的滲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而且也能夠推進茶文化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傳承與弘揚。為此在教學目標的調整下,高校不僅需要重視充分發(fā)揮出茶文化在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也需要重視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優(yōu)秀的茶文化傳承者以及傳播者。另外,教學工作者還有必要針對不同課程、不同章節(jié)的內容設計具體的茶文化滲透目標。如在心理調試方法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將依托茶文化中的儒釋道思想以及茶人事例深化學生對心理調試方法的理解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從而為教學實踐的開展指明方向??傊逃ぷ髡咝枰獓@茶文化的滲透,制定明確的目標、對預期的茶文化教育效果提出明確要求,確保茶文化的滲透呈現出有的放矢的特征,并為茶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發(fā)揮奠定良好基礎。
其次,教師需要重視將茶文化教育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當中。茶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能夠有效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從而在拓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促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呈現出跨學科的特征,顯然這對于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文化底蘊以及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在開展課程教學設計實踐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對符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需求的茶文化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如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教學工作者可以依托互聯網以及社會調查等形式收集能夠有效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發(fā)展的茶文化內容,使用案例導入等方式促使這些茶文化內容融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體系當中。在此過程中,教學工作者不僅需要重點挖掘本土性的茶文化內容以及大學生群體感興趣的茶文化內容,以此來提升教學內容的親和力與吸引力,而且需要通過對教學過程開展常態(tài)化、動態(tài)化的調研與考核,及時發(fā)現教學內容體系中需要調整的部分,進而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出現了茶文化內容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助力。
最后,教師需要重視將茶文化教育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的設計當中。近年來,茶文化等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價值逐漸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肯定。圍繞茶文化滲透工作所開展的教研與實踐也方興未艾,但是在將茶文化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大部分工作者都僅是重視挖掘茶文化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契合性,并推進二者之間內容的對接而忽略了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事實上,既然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滲透具有明確的目標,且逐漸構建起了較為系統(tǒng)化的內容體系,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評價工作中,就應該將茶文化教育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之一。當然,圍繞這一評價內容,高校以及教學工作者還需要對評價指標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如教師所具有的茶文化素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出現的茶文化內容是否與教學重點呈現出了較為緊密且恰當的特征、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滲透成效、學生對茶文化的認知以及茶文化在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方面所產生的作用等。從而較為全面的反映出茶文化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滲透現狀及其問題,進而為相關工作的持續(xù)優(yōu)化提供依據。
課堂是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進行滲透的主要陣地,茶文化在課堂教學中是否能夠取得良好的滲透成效,直接影響著茶文化育人功能是否能夠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對茶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技巧作出探索。具體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主要可以分為教學導入階段、知識講授階段、以及教學總結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實踐中產生的不同但是都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采用不同的滲透策略有效提升茶文化在這些階段中的滲透成效。
從茶文化在教學導入階段的滲透來看,教學導入工作,對于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等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教學導入階段做好茶文化滲透工作,是確保茶文化育人功能得以有效實現的重要前提。在此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選用大學生群體經常接觸到且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具有較高吻合性的茶文化內容作為教學素材,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學生能夠依托這些茶文化內容進行聯想,從而為后續(xù)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當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導大學生掌握人際關系處理技巧,從而為自身心理健康發(fā)展提供支撐。而在對人際關系處理技巧進行講解之前,教學工作者可以將描寫友誼的茶詩作為教學導入素材,從而展現出古代茶人友誼的可貴性與針對性促使學生對這種人際關系產生向往,進而促使學生對相應的教學內容產生較高興趣。當然,在這些內容的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使用多元化的信息呈現形式,也可以依托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對這些教育內容進行呈現,從而有效提升這些內容所具有的吸引力為教學導入工作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保障。
從茶文化在知識講授階段的滲透來看,知識講授階段是促使大學生群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理論知識的重要階段,在此過程中,大學生群體面對新的知識,難免會面臨一定的理解難度。而在此過程中,使用茶文化內容作為開展知識講授工作的輔助素材,將能夠有效降低理論知識所具有的理解難度,進而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率。如在做好教學導入工作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針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對與此相關的茶文化進行更為全面深入地呈現,從而促使學生依托這些已經理解的茶文化,對新的知識進行掌握,在實現知識遷移的基礎上,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當然,在這一階段中,可以選用多元化的方法來實現茶文化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之間的緊密結合。其中,講授法和案例分析法都能夠促使學生對茶文化作出較為直觀的了解。而情景教學方法,則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對茶文化內容中涉及到的茶事活動情景進行模仿與再現,在知行合一的基礎上,深化學生對茶文化素材以及新知識的理解。當然教師也可以使用質疑問難法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更好的發(fā)揮出學生在知識探索與知識掌握中的主觀能動性,彰顯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大學生群體主體性的尊重。
從茶文化在教學總結階段的滲透來看,對知識點進行總結與回顧、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是教學總結階段的主要任務。教學總結工作水平的提升可以促使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脈絡呈現出更為清晰、更為系統(tǒng)的特征,也能夠促使學生對各個知識點進行更為準確、更為全面的把握。為此,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重視做好教學總結工作,從而為課堂教學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在此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可以對課堂內出現的各類茶文化內容進行總結,并對這些茶文化所承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梳理,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到的重點與難點。當然,教學工作者也可以使用一個全新的茶文化案例,引導學生依托自身在課堂教學中掌握的知識,對這個案例進行分析,從而有效夯實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掌握的理論知識。
綜上所述,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工作中的滲透,不僅有利于拓展茶文化傳承與弘揚,而且也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水平,為大學生群體成長成才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為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視推進茶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工作中的滲透,將茶文化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設計、內容體系設計以及考評工作當中。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還需要重視提升自身所具有的素養(yǎng)及其教學能力,確保茶文化能夠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導入階段、知識講授階段以及教學總結階段發(fā)揮出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