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友
(東至縣金寺山林場,安徽 東至 247200)
櫸樹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如果外界生長條件良好,其能夠長到25~30 m左右,胸徑達到80~100 cm。樹皮呈現(xiàn)褐灰色或者灰白色,不規(guī)則分布。如果是當年的櫸樹,枝干為棕褐色或者紫褐色。櫸樹葉柄粗短,大概為3~7 mm,呈現(xiàn)紫褐色。雄花有很短的梗,雌花基本無梗。核果呈現(xiàn)淡綠色,為斜卵狀圓錐形,表面被柔毛。一般情況下,櫸樹的花期為4月份,而果期為9~11月份。
櫸樹主要分布在中海拔的山地和平原地區(qū),喜歡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能夠吸附有害氣體。櫸樹的生長發(fā)育比較緩慢,有很長的壽命,主根生長較深,側根延伸分布。櫸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有很強的適應性,但是如果有積水的地方會影響其生長,也不耐干旱,適合在肥沃和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中生長。櫸樹幼年期生長緩慢,10年之后生長開始加快,20年左右能夠結果,25年之后進入結果盛期,百年大樹仍能夠結果實。
櫸樹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分布范圍,主要分布在華中、華南和西南等地區(qū),在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結合生長習性選擇樹齡在25年以上,同時沒有病蟲害的母樹所產(chǎn)的種子。在每年的10月下旬,種子的顏色發(fā)生變化,在種子脫落之后可以收集,去除雜質之后再通風處晾干。如果選擇秋季播種,采取直接播種的方式。如果選擇春季播種,應該低溫貯藏種子,使用多菌靈水溶液消毒種子1 h左右,撈出之后在太陽下曬2 h,然后移到通風處晾干,保證含水量適合種植之后將種子放在透氣的麻袋中,并且在冷庫中冷藏,在冷藏期間每間隔15 d要翻動1次。一般情況下,在2月底可以將種子取出,放在常溫下3~6 d,經(jīng)過漂洗之后去除劣質的種子。將種子放在25 ℃的溫水中浸泡48 h,期間要經(jīng)常換水,保證種子的受熱均勻,撈出之后將表面的水分曬干,放在室內進行催芽處理。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種子會裂嘴,停止催芽就可以播種。
育苗地要選擇土壤疏松和肥沃的平坦地,禁止選擇重粘土和水稻土。育苗前,對圃地深耕細整,撿去石塊和草根,做到“三犁、三耙、三曬”,使土壤充分疏松,結合整地施足基肥并做好土壤消毒。
如果選擇秋季播種的話,在每年的11月中旬,春播一般選擇在每年的3月上旬。在育苗的過程中控制好育苗床的高度,通過噴灑多菌靈水溶液的方式可以消毒苗床,減少病害的發(fā)生。如果選擇春季播種的話,要經(jīng)過催芽處理,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如果選擇秋季播種的話,在每年的11月底前進行,采取條播種子的方式。播種完成之后要蓋草澆水,種子發(fā)芽出土應及時揭草煉苗。在每年的5月份做好間苗工作,去除小苗和弱苗,保證留床苗幼苗的質量。在每年的6~8月份是苗木生長的快速期,該時期很關鍵。每間隔15 d應該施肥1次,結合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做好肥料的控制,雨季到來時要保證圃地內部排水通暢,防積水。
(1)整地。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不同地區(qū)的地形地勢和坡度條件,選擇具體的整地方式,如果造林地的坡度小于15°的話,可以采取全面整地,整地深度30~40 cm。如果坡度在15°~25°之間,可沿等高線帶狀整地,帶寬0.6~0.8 m,深30~40 cm。如果坡度在25°以上,為防止水土流失,采用穴狀整地,挖明穴,規(guī)格應不低于40 cm×40 cm×30 cm。整地時間以秋冬為宜。
(2)土壤的改良。整地是為了改良土壤,增強土壤的保水保濕能力,為幼林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適宜的環(huán)境。結合整地情況選擇具體的土壤改良方式,在土壤改良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刂坪梅N植穴的長度、深度和寬度。種植穴挖好之后要施入肥料,可以使用堆肥或者餅肥等有機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在回填表土的過程中,保證均勻。
(3)苗木的栽植。為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保證造林質量,造林應選用優(yōu)質壯苗,在每年的3月上旬或者中旬進行栽植,注意選擇好栽植的時間,在小雨天或者陰天造林,能夠提高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栽植必須要將苗木扶正,根系要舒展,栽植深度比苗根頸處深2~3 cm,覆土分層踏實,最后再覆一層松土。
(4)造林密度。造林密度對林分生長影響很大,結合櫸樹的生長特點,在人工林栽培的初期階段,造林以株行距2 m×2 m為宜(造林密度為2500株/hm2)。
(1)修枝育干。櫸樹在自然的生長狀態(tài)下會經(jīng)常龐大樹冠,導致樹干不通直。可以在幼樹期旁邊使用竹竿固定,避免主干彎曲。要適當?shù)匦蕹齻戎?,保證主干通直。
(2)撫育和施肥管理工作。造林后3~4年要做好中耕除草工作。第一,造林當年在6~7月份進行,做好該時期的破碎表土工作,不得深翻,否則會影響根系的發(fā)育。第二,在造林后第2~3年每年的5~6月份和8~9月份進行,該時期的雜草生長繁茂,要及時的除草,避免雜草和苗木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保證樹木的光合作用,同時能夠減少病蟲害的出現(xiàn)。第三,在造林后第四年的秋季再中耕除草一次,能夠更好地促進苗木的生長。還要做好苗木的施肥管理工作,在每年的春季使用速效肥,使用尿素。在冬季可以使用緩效肥,使用磷肥。此外,在第2年的3月份左右要使用氮肥,保證樹木的生長。在每年的11月中上旬,使用磷肥或者土雜肥,幫助苗木越冬。
在造林的過程中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堅持以生物防治為主,輔助物理防治方法,盡量減少化學防治方法的使用。通過科學的防治方法能夠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
櫸樹在我國有著很廣泛的種植范圍,是我國重要的珍貴樹種,能夠起到涵養(yǎng)水源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同時也是優(yōu)質的園林綠化樹種,也是制作高檔家具的重要材料。此外,櫸樹葉和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并且能夠入藥。為此,應該分析櫸樹的生長特性,研究櫸樹的造林栽培技術,發(fā)揮技術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促進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