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輝
(板橋街道農業(yè)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茶桑果科室,云南 宣威 655413)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水果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當今人們普遍關注的是綠色、健康、無公害食品。為更好滿足人們需求,提高果樹的產量和產品質量,在果樹栽培過程中,把握技術要點,加強管理是必要的,這樣能促進果樹更好成長,提高果樹成活率,為果樹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受果樹品種、自然環(huán)境、管理等多種因素影響,果樹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病蟲害。而嚴格落實果樹種植技術,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能為果樹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防止果樹出現(xiàn)病蟲害,也有利于提高果樹的產量和產品質量。[1]果樹栽培的技術要點如下。
矮化密植是果樹栽培技術之一,在蘋果、梨等果樹的栽培中得到廣泛應用。使用該技術會使栽培的果樹在高度上降低一些,樹株之間的縫隙間隔會變得小一些,相互的距離顯得更加緊湊。這樣在單位面積內,可以種植更多數(shù)量的果樹,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土地面積,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采用矮化密植技術,還能讓果樹獲取更加豐富的光照,提升果樹的光合作用效果,有利于增加果樹產量。[2]在栽培過程中使用該技術,也便于加強對果樹管理,方便修剪樹枝和采摘果實。
隨著果樹種植技術的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果樹栽培的優(yōu)良化技術出現(xiàn)并得到愈加重視。在應用該技術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果樹所在位置的地形、土壤、氣候、水文等條件,然后合理運用該技術。這樣有利于增強果樹對周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提高果樹成活率,有利于促進果樹得以更好成長,也為果樹增產增收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此外,應用優(yōu)良化技術還能增強果樹的抗病蟲害能力,減少農藥使用量,推動果樹種植的綠色、生態(tài)與環(huán)保,以更好滿足人們對綠色、環(huán)保、無污染食品的需求。進而有利于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實現(xiàn)果樹種植效益的最大化。
隨著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實踐經驗總結,果樹種植中,套袋技術取得發(fā)展并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廣。該技術能降低病蟲害發(fā)生概率,讓果樹更加均勻地接受光照,使果樹得以健康生長,有利于提升水果的品質。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果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再加上為推動果樹種植的綠色、生態(tài)與環(huán)保,套袋技術得到愈加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借助該技術,可以讓果實在成長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外界不利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鳥類、昆蟲等給果實帶來的損害,有利于提升果品質量。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必須嚴格按要求操作,遵循規(guī)范要求,從而讓套袋技術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例如,對于果實相對較多的果樹而言,要加強果樹栽培管理,確保果樹有充足的營養(yǎng)。同時還要了解果樹成長的實際需求,對于生長狀態(tài)不佳的果樹,不建議使用套袋技術,這樣既能減少使用套袋技術的工作量,而且還能進一步提升果樹的果品質量。[3]此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果農對套袋技術的認可度與關注度,讓他們了解該技術的優(yōu)勢,讓他們主動使用套袋技術。同時還要加強套袋技術使用技巧的宣傳推廣,加大對果農的培訓力度,讓該技術更加高效地發(fā)揮作用,促進果樹增產增收。
果樹生長會伴有雜草生長。雜草的出現(xiàn),不僅會大量吸收土壤肥力,而且還會與果樹爭奪營養(yǎng),阻礙果樹生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品質量。因此,在果樹栽培過程中,果農還必須把握除草技術要點,及時清除果樹周圍的雜草,為果樹的良好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必要的話,還需要適當噴灑除草劑。并定期清除果樹周圍的雜草,讓果樹得到更好成長,也為提升果樹的產量以及產品質量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果樹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都可能面臨病蟲害帶來的負面影響。事實上,果樹栽培種植中,病蟲害防治是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忽視病蟲害防治,不僅會降低果實產量和質量,甚至還會導致果樹死亡。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增強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改進,綠色防治技術出現(xiàn)并越來越受到重視和廣泛應用。綠色防治技術不僅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fā)生,而且還能更好地保護周圍環(huán)境。[4]因此,要重視新型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加大宣傳與推廣力度,讓果農放心使用綠色環(huán)保防治技術,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
作為果樹種植人員,應該重視果樹栽培過程管理。
果樹栽培不僅要確保氣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等符合要求,而且還要加強栽培管理,考慮后續(xù)果實采摘和運輸需要,合理選擇果樹栽培區(qū)域。這樣既能保證果樹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光照,而且還方便灌溉與施肥,對果樹栽培具有重要作用。作為果樹栽培人員,需要加強相關的管理理論知識學習,把握管理技術要點,充分考慮周圍環(huán)境和自然因素,為果樹生長營造良好氛圍。為確保果實的質量,果樹栽培區(qū)域應避開化工廠等環(huán)境污染區(qū)域,防止果樹在生長過程中受到不良影響。要選擇清潔、干凈的灌溉水源,不得使用污水進行灌溉。同時還要加強土壤成分、水源等檢測,避免受到污染,為果樹栽培和果樹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提高對果樹苗木管理的重視程度,安排專門人員采購苗木,確保足夠的資金預算。并按要求做好檢測工作,保證果樹栽培所使用的苗木符合要求。在大面積種植果樹之前,甚至可以對不同的苗木進行試種,做好觀察和分析工作,選擇最優(yōu)品種,為大規(guī)模推廣和種植提供依據。
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開展施肥管理,使其更好地滿足果樹栽培和生長需要。果樹的特點不同,對肥料的需求也不完全一樣。因此,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確保所施肥料的數(shù)量合理。如果施肥過量,往往會導致土壤污染現(xiàn)象發(fā)生。而且會加大果樹栽培成本。此外,土壤肥料的多少也會影響果樹的生長情況。因此,要加強施肥過程的管理,確保肥力滿足果樹生長需要,進一步增強果樹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同時還要合理安排施肥周期,選擇合適的施肥方式,讓果樹充分吸收,為果樹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促進果品質量提升。
冬季果樹的多數(shù)病蟲害會潛伏在枯葉、縫隙當中。因此,為提高病蟲害管理效果,果樹栽培過程中,在秋季就要注重清掃枯枝、摘除病果,剪除病害枝條,并對枯枝敗葉集中清理,減少病蟲害過冬的數(shù)量,減少第二年病蟲害發(fā)生的概率。在果樹生長期間,要定期清除病蟲害。重視生物防治技術應用,有效控制病蟲害發(fā)生。合理使用物理方法來防治病蟲害,常用黑光燈誘殺病蟲害。合理運用化學方法防治病蟲害,并選用無公害農藥,常用阿維菌素、蚍蟲林等,同時還要合理控制農藥的使用量,防止出現(xiàn)環(huán)境污染與生態(tài)破壞現(xiàn)象。
果樹栽培過程中,既要掌握技術要點,又要加強管理工作,按要求施肥,加強對土壤、氣候等因素的研究。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優(yōu)化栽培技術、改進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果樹栽培效果,讓果樹更好地成長,有效防治病蟲害發(fā)生,提高果樹的產量和產品質量,促進果農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