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佳淑 王悅 彭心萍
如今智能手機已成為出行必備的電子設備。交互性能強的APP 不僅為用戶帶來極佳的體驗感,而且是用戶選擇APP 的第一指標。市場上大多出行APP,大都由酒店房間預訂、餐飲位置預訂、機票查詢組成且色彩單一,在交互上缺乏合理性。湘識APP 的設計,不但解決用戶出行困難的痛點,而且加入了“湘壇”功能區(qū),旨在向用戶傳遞湖湘文化的內核。因此,我們通過研究“湘識”APP,不僅響應當地政府對湖湘地區(qū)發(fā)展的殷殷囑托,也讓前往湖湘地區(qū)的旅客享受到更快捷、更方便、更全面的旅游體驗。
湖湘文化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湖南地方化,獨具鮮明特色,并不斷延續(xù)、發(fā)展的地域文化。湖湘的“湖”指的是位于長江中游荊江河段以南的洞庭湖,“湘”指的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湖湘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近現代中國社會遭遇變革時,人們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和解決難題的智慧。
湖湘地區(qū)無論是在精神文化資源方面還是旅游資源方面都非常充沛,對構成綜合文化旅游產品開發(fā)基地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推進湖湘文化與旅游產業(yè)的深度融合發(fā)展,不僅能夠立足于大湖南旅游圈構建的背景,而且充分利用湖湘各地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傮w來看,以湖湘文化鑄魂,打造鮮明、獨具特色的湖湘文旅產品是實現湖湘地區(qū)發(fā)展戰(zhàn)略的具體構思,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文化類APP作為文化產業(yè)移動終端的代表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文化類APP 數量越來越多,覆蓋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同其他行業(yè)發(fā)展過程一樣,在文化產業(yè)的快速成長的期間,也存在需要不斷升級、更迭版本的問題。
首先,國內的文化類APP 并不少,可類型都較為單一,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用戶日漸增長的需求;其次,在界面設計方面上,千篇一律,功能同質化現象明顯,無法讓用戶對其產生深刻印象;此外,雖然綜合類APP 的用戶下載數量較高,但是其用戶滿意度較低。因為對于綜合服務類文化APP,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容易導致界面復雜,各方面的信息來源不具備實時性等問題,增加了用戶使用難度,弱化了用戶體驗,無法及時滿足用戶需求。
湘識APP的目標消費群體主要是有意向前往湖湘地區(qū)旅游和學習湖湘文化的國內外游客,而次要目標消費者則是對湖湘地區(qū)還沒有強烈旅游欲望的大學生和年輕人旅客。而沒有了解過湖湘文化和到過湖湘地區(qū)的旅客,且對生活品質和旅游高質量追求的人則是湘識APP 的潛在用戶。
湘識APP 以用戶的主體感受為中心,傳承湖湘文化的精神品質。開發(fā)出四個功能模塊區(qū),分別為湘跡、湘肆、湘壇、我的。在圖標設計上,采用具有代表性和特色性的文化元素來提高用戶的關注程度,更加便捷用戶快速查找使用;在色彩運用方面:采用飽和度偏低的紅色為主色調,與湖湘文化的紅色精神相呼應,而在三級界面,大多以白色為背景,使其具備呼吸感;在交互設計方面:采用科學且情感化的交互設計方式,以此最大程度上達到用戶不同方面的體驗需求。
1.引導頁
三個引導頁的設計方式,首先是從湖湘文化提取視覺元素,再結合湘識APP 的三大功能特點進行組合排版。引導頁1 呼應的功能區(qū)是湘跡,用“跡”進行偏旁部首的拆分,再與引導語“入湘行跡,不到瀟湘豈有詩”重新組合排版,由此生成獨特創(chuàng)意的造型。該圖中的建筑代表是位于長沙市望城區(qū)的靖港古鎮(zhèn)——長沙地區(qū)現有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而引導頁2 呼應的功能區(qū)是湘肆,用“肆”與引導語“湘約寶肆,憶君遙在瀟湘月”進行組合排版,圖中的文創(chuàng)掛件為湖南省博物館館藏金屬鑰匙扣;引導頁3 則是第三個功能區(qū)湘壇,圖中的文物便是現藏于湖南省博物館的商朝青銅器——人面紋方鼎,其引導語為“湘魂文化,落日瀟湘空云白”。
2.圖標
湘識APP 完成登錄進入主頁,分別會有四個圖標代表這四個功能模塊。其中,“湘跡”圖標是兩朵祥云結合起來的圖案,寓意著人們對萬事萬物希冀祝福發(fā)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湘肆”圖標是源于商周時期的青銅象觥,透著一股超凡脫俗的能量,讓用戶感受到我們在該功能區(qū)所推出的文創(chuàng)產品,都是精心制作且具有價值的;“湘壇”圖標源于司母戊銅方鼎,在造型上呈方形、四足、立耳,厚重且敦實,該圖標是向用戶展現湖湘文化的博采眾家的開放精神;“我的”圖標元素是鎏金鴻雁紋茶碾的其中一個花紋,采用這樣的文物元素增添了APP 的趣味性。
3.色彩
在移動客戶端能夠正確運用色彩的魅力對設計者來說極其重要,在面對界面設計上亦是如此,具備個性的APP 更能讓用戶快速產生記憶點。因此,湘識APP 在色彩元素方面采用低飽和度的紅色作為主色調,一方面在現有的文化類APP 運用紅色色調的很罕見,而且不能合理地與輔色調相互搭配,導致出現色彩失衡的畫面;另一方面,以紅色色調作為湖湘紅色精神的接力棒,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紅色是最強有力的色彩,代表著熱情、活潑,也意味著湘識APP 在不斷地向用戶傳達熱血積極的情感。
一款深受用戶使用的文化旅游類APP缺少不了科學且情感化的交互體驗。即使是其他主題類型的APP,例如,音樂類或視頻類,每個用戶對同一個移動客戶端的使用體驗感卻大不相同。因此,在研究湘識APP 的整個界面和交互設計的過程中,特別注重科學且情感化的交互方式,這樣可以使不同的用戶在使用該APP 的過程中,都可以讓自身的情感得到滿足。
作為一款文化旅游型的手機軟件,為了確保其科學性和便捷性,需進行原型設計[2]。在設計的時候,采取優(yōu)化步驟的操作方式,整體框架如下:注冊登錄進入APP 軟件后,進入首頁,分別有湘跡、湘肆、湘壇、我的這四個功能圖標。
1.湘跡——定位出行模塊
游湘攻略:用戶可以在這里查看其他用戶博主發(fā)表的攻略,進而為自己游玩湖湘地區(qū)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也可以自己作為創(chuàng)作者發(fā)表攻略;出行:用戶通過定位服務,可查看所在地的景點、門票、酒店、交通出行,做到足不出戶,就能解決門票、酒店等預訂問題;活動:將熱門內容推送給用戶,讓用戶獲取到的內容都是當下的熱點和具備較強影響力的。
2.湘肆——文創(chuàng)產品模塊
湘肆作為湘識APP 的寶肆,首要向用戶展現的便是與湖湘文化有關聯的文創(chuàng)產品。譬如,湘繡鳳儀飾品、新春牛轉乾坤禮盒等,該功能區(qū)會根據實時的節(jié)日進行主題文創(chuàng)產品的推送。用戶可以在這里將喜歡的商品加入到設定好的購物車。此外,該功能區(qū)也支持用戶獨特的需求進行私人訂制文創(chuàng)產品。用戶可將喜愛的文創(chuàng)產品添加至購物車中,便可點擊“購物車”圖標,看到自己所添加的所有產品,方便用戶在下單的時候選擇結算。
3.湘壇——歷史文化模塊
賞文物:介紹湖湘地區(qū)在發(fā)展期間,產生的青銅器、陶瓷等相關歷史文物,通過點擊屏幕出現的文物照片就可以進入它的詳情頁面;講歷史:使用淺白通俗的文字,幫助用戶梳理湖湘歷史文化故事的來龍去脈;傳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品文學:用戶可以在這里檢索到湖湘文人在不一樣的歷史時期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聽戲曲:包含長沙花鼓戲等湖南戲劇,用戶可以通過屏幕就能觀看當地的戲劇表演;講方言:為了方便用戶在湖湘地區(qū)進行親切的本土語言交流,這個功能區(qū)便能讓他們學會基礎的湖南方言。
4.我的——用戶管理模塊
在用戶個人管理模塊頁面當中,包括關注、粉絲、獲贊、評論、我的錢包等基礎功能。此外,該頁面包含意見反饋、關于我們這兩個子功能。意見反饋:可以加強用戶與我們之間的聯系,假如用戶在湘識APP 遇到交互上的問題,可以及時向我們做出反饋;關于我們:能讓用戶了解我們具體的服務宗旨,從而進行更有效的選擇。
湘識APP,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地理環(huán)境相結合,傳承湖湘文化,方便用戶出行。在用戶群體方面,目標清晰準確,旨在從同質化明顯的文化旅游類APP 中展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在設計理念方面,采用飽和度偏低的紅色色調,做到可以讓用戶眼前一亮的同時,又不至于產生刺眼的視覺感受。此外,用戶在使用湘識APP 呈現的文創(chuàng)產品的時候,能加強其文化認同意識,爭取用戶在使用文創(chuàng)產品的同時,可以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了解湖湘文化,促進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