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楓
(山西大學 新聞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廣告景觀時間是指廣告在媒介中的“時間性”存在。然而,與空間的物質(zhì)性與可見性相比,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一種“知性直觀”的存在,“時間本身是無形式的形式。時間的一切關系都能夠在一個外部直觀上表達出來”[1]。將時間進行“外部直觀”的呈現(xiàn),就是時間的藝術化表達。在此,藝術化的含義是指其技術、方法及策略的嫻熟與巧妙。事實上,正是這種體現(xiàn)在時間運用上的創(chuàng)造力,才使得廣告實現(xiàn)了與各種媒介的深度融合,成功地將媒介時間變成了廣告時間,進而建立了廣告的時間修辭及意義表達。本文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是哪些策略運用,使得廣告景觀中的時間意義得以產(chǎn)生,進而實現(xiàn)了廣告?zhèn)鞑バЧ淖畲蠡?/p>
“植入”即將一物放在另一物中。在此,需要區(qū)分“植入”廣告與“植入式廣告”兩個概念。“‘植入’廣告”就是在某一媒介的節(jié)目與欄目中加入廣告的信息,是廣告借助既有媒體進行信息傳播的一種創(chuàng)意策略,這一創(chuàng)意策略所秉持的基本邏輯,是通過植入實現(xiàn)廣告時間的合法化、自然化存在,實現(xiàn)廣告之“物品”在時間中的顯性“在場化”。廣告業(yè)具有寄生性,它依托于經(jīng)濟的變遷而起伏變化。“植入”廣告實現(xiàn)了廣告信息在媒介中的寄生性、有效性存在,它依托于各種媒介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發(fā)布。尤其是在我國廣告業(yè)恢復之初,單純?yōu)閺V告?zhèn)鞑ザ越ǖ拿襟w非常之少,更多的是借助于既有的媒體開展廣告活動,媒體能夠到達的地方也就是廣告信息能夠到達的地方。廣告的寄生性存在,也使得它能夠借媒介傳播力之勢,以媒介的公信力與傳播力為廣告之物品彰顯意義,進而實現(xiàn)提升知名度、美譽度的傳播目標。正是這種“植入”方式,確保了廣告信息對于媒介時間的有效征用——在資本的強力支撐下,廣告主通過購買將媒介時間置換為廣告時間,使廣告信息成為一種在場化的言說,而且,由于媒介時間的廣延性,廣告信息也得以能夠進入不同的時間序列中。
而對于各類媒介來說,這種“植入”實現(xiàn)了媒介信息傳播的多元化,使得媒介的傳播功能進一步擴展,使得廣告、新聞、宣傳、公共關系等多種傳播樣式及其攜帶的信息共生于媒介之中。
植入式廣告是廣告?zhèn)鞑サ囊环N方式,是對“‘植入’廣告”理念的積極實踐,是指廣告與一定節(jié)目內(nèi)容的深度融合,即廣告成為節(jié)目內(nèi)容的一部分。植入式廣告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的植入式廣告于1929年出現(xiàn)在美國卡通片《大力水手》中。在我國,則是始于1990年的室內(nèi)情景劇《編輯部的故事》?!爸踩搿币馕吨煌畔⒁饬x的相互融合,這是一種極具技巧性的意義對接。在這種不同意義的相互混雜中,廣告?zhèn)鞑サ膭穹?、目的性被淡化或遮蔽,大眾對廣告的抵觸情緒得以舒緩,品牌的曝光度與記憶度得以強化,商品信息得以在“時間的長河”中成為一種可以存在、可以傳播、可以記憶的話語修辭,時間在這種言說中得以彰顯,以此廣告中的物能在“時間中占有一個位置,”“就像人能測出自己在空間中占有的位置大小一樣。”[2]
植入式廣告的植入方式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媒介形態(tài)多姿多彩,植入的方式也五花八門。大體來說,有這樣幾種類型。其一,成為某一媒介事件的參與者,以此通過這一事件的活動過程實現(xiàn)對媒介時間的占有。如各種社會事件、體育賽事、會展活動等等重大活動,它們本身就是一種媒介樣態(tài),具有極強的媒介傳播功能。廣告主往往通過協(xié)辦、贊助的方式,讓自己的品牌、商品或者企業(yè)名稱等等出現(xiàn)在相應的媒介時空。2018年世界杯期間,廣告費用總計達到24億美元,中國有萬達、蒙牛、海信、VIVO、雅迪、VR科技公司指點藝境、帝牌等七家企業(yè),廣告投入總計8.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51億元),占本賽事廣告費用總額的近40%,遠超美國4億美元、東道主俄羅斯6400萬美元的廣告投放金額。[3]在俄羅斯11座城市的12個足球場賽場四周的圍欄、觀眾席、比賽器械、運動員服裝上的品牌名稱及LOGO、甚至比賽結(jié)束后現(xiàn)場采訪的背景墻等等,都有了這些中國企業(yè)的企業(yè)名稱、產(chǎn)品名稱或者廣告口號等,借助于全球性的體育盛事,中國企業(yè)的品牌也完成了一次全球化的巡禮。不僅如此,這些信息又通過各種媒介的再次傳播,贏得賽場之外的廣泛的關注。比如電視直播,它在完整呈現(xiàn)賽事的同時,也轉(zhuǎn)播這些贊助商的廣告,實現(xiàn)了賽場內(nèi)外的信息互動,此時,賽場的時間被延展至更為廣闊的空間,廣告的時間得以被延長,廣告以時間的多時段在線實現(xiàn)了對空間的征服。其二,成為綜藝節(jié)目、媒介欄目、頻道、專題合作者,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植入方式。比方說,黃金時段的電視劇、報紙影響甚大的某一個專欄、電臺的某個熱播節(jié)目以及某檔綜藝節(jié)目等等,都會成為廣告商青睞的廣告資源,他們以“欄目冠名”“友情贊助”“特約播出”等等方式,讓媒介承載自己企業(yè)的品牌或產(chǎn)品信息,使其順利進入媒介時空,幾乎是在任何的媒介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植入式廣告。其三,深度植入節(jié)目的劇情中,這種兼具資本實力與創(chuàng)意智力的植入方式具有極大的蒙蔽性,社會大眾幾無防范的可能——他們甚至都不可能識別出這是一個被擠占了的時間。比方說一個電視劇或一個綜藝節(jié)目,其植入方法就有后期植入、行為體驗植入、人物形象植入、現(xiàn)場場景植入、貼片廣告、彈窗廣告+角標、壓屏條廣告、口播植入、對白植入、情節(jié)植入、創(chuàng)意中插、歌舞植入等等各種方式,以此形成一個圍繞“商品敘事”的時間。前幾年,《歡樂頌》這一電視劇熱播,其間共有92家企業(yè)產(chǎn)品出現(xiàn),包含汽車、家居、服裝、化妝、零食、手機等多個行業(yè)。[4]
事實上,這三種植入廣告并沒有嚴格的分界,只是由于廣告費用的不同,可能廣告信息出現(xiàn)的頻次、位次等有所不同,而且,隨著媒介技術的變化,植入方式也會相應地有更多的變化。
廣告的植入的意義,在于將媒介時間轉(zhuǎn)換為廣告時間,以此,廣告得以棲身于媒介,并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的時間樣貌:其一,瞬間性的時間存在。其時間節(jié)律體現(xiàn)為迅速、多變的特點。這種依托于媒介時空而形成的時間形式在媒介中直觀的呈現(xiàn)就是廣告信息的碎片化及瞬間性。比如在一檔名為“中國好聲音”的大型綜藝節(jié)目中,主持人華少就以超快的語速,在短短46秒的時間內(nèi),說出了15個合作贊助商的名字。其二,全天候的時間存在。這種全時段的在線有如下情況:依托于戶外媒體所進行的廣告發(fā)布成為一種全天候的信息發(fā)布;依托于印刷媒體所進行的廣告發(fā)布——這種“有金石之堅”的媒體以其永恒性使廣告信息也具有了長久性特征——在時間上的永存性;融媒體時代各式各樣媒體的連續(xù)接力使廣告信息散布在不同的媒體時空中,從而成為一種連續(xù)的在線、在場——這也是一種全天候、全時段的廣告存在。其三,時間的循環(huán)存在。無論是紙媒版面的版面位次,還是電子媒介欄目的時間分割,都為廣告信息提供了較為固定的時空。在各種媒介時空中,常常會有年復一年的相同的廣告信息的重復傳播。相較于新聞信息發(fā)布的及時性及變化性特點,廣告信息發(fā)布的重復性使得媒介在不同的時間內(nèi)多次重復播出廣告內(nèi)容,在重復中給人一種時間循環(huán)往復的感覺。其四,時間超越空間的共時性存在。無論是傳統(tǒng)的印刷媒介、電子媒介,還是當下的新型媒介,其共同的屬性便是以時間的同一性實現(xiàn)對空間的超越,不同區(qū)位空間的人可以在同一時間讀同一張報紙上的廣告信息、可以同時看到一個電視、同時聽到一個廣播中的廣告信息。廣告主也深諳這種共同在場的傳播魅力,他們往往會將這種共時性演繹得生動精彩。在小米手機新款發(fā)布時,雷軍就在同一時間內(nèi),在九座城市同時發(fā)布新款手機面市的城市地標廣告,實現(xiàn)了不同空間中的共時性在場,為“米粉”營造了一個特別訂制的快樂時光。[5]
景觀時間的這四種存在方式,成功地將廣告散布在大眾生活的個人時間及社會生活的公共時間中,并實現(xiàn)了對時間的全面改造,夸張點說,它以無可比擬的強滲透力,讓廣告成為像“水”“空氣”一樣的生活實在,讓“廣告時間”統(tǒng)領大眾的生活時間。[6]在廣告時間中,人類首次以全方位的積極的意義建構(gòu)“人”與“物”的關系,在此,物成為主體、作為主角“隆重”登場,開始被人作為“凝視”的對象進行全面體察,人以此反觀與定位自我。
時至今日,技術發(fā)展帶來廣告媒介快速發(fā)展,智能廣告、平臺廣告、精準投放等等多種新型廣告形式,使自主性的廣告媒體成為業(yè)界新常態(tài),但廣告植入依然是一種基本的運用時間的策略,它在品牌建設、公共關系、消費文化等方面依然具有強大的傳播力量。
“儀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由文化傳統(tǒng)所規(guī)定的一整套行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動?!盵7]儀式是開展活動的程序與方式,是在一定的時空環(huán)境中由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的一種行為方式。儀式是“受規(guī)則支配的象征性活動,它使參加者注意到他們認為有特殊意義的思想和感情對象”[8]。正是儀式把人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將要進行的工作和將要完成的任務之中,因而也就增加了成功的機會。儀式的作用就像是一種訓練和安排,以便使人們對他將要從事的工作做好精神上的準備。處于儀式狀態(tài)中的個人在無意中會被吸引、被說服、被控制。廣告是“一種世俗的儀式”[9]9,是媒介儀式的一種特別表達,即儀式傳播。有研究者指出,廣告儀式傳播具有三個層面的內(nèi)容,即“廣告對儀式的呈現(xiàn)、廣告的儀式化傳播、廣告本身的儀式性行為”等等。[9]9在此,廣告?zhèn)鞑ソ柚鷥x式這一程序化的方法進行傳播的行動特征得以被揭示出來,與此相關,對廣告“儀式”行為過程的發(fā)現(xiàn)同樣重要。
廣告的儀式傳播實質(zhì)上是對媒介時空的一種再造,這種再造的功能在于建立廣告?zhèn)鞑サ臅r空秩序,以此建立廣告景觀的時空價值。對于廣告景觀時間來說,如果植入意味著融入媒介時間以實現(xiàn)廣告時間的自然性、合理化存在,那么,儀式傳播則意味著通過對廣告信息的一種儀式性傳播,將廣告時間從媒介時間中突顯出來,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廣告時間,在分割媒介時間段位的同時,建立廣告的時間秩序,進而創(chuàng)造廣告景觀的時間價值?!皶r間不僅僅是一種人們可以在其中活動的介質(zhì),人也是時間的合作生產(chǎn)者?!盵10]40“在行動系統(tǒng)中出現(xiàn)的時間緊缺性,正是從時間的物化一直到時間變形為一種商品的結(jié)果,時間似乎是一件緊缺的財物,人們想盡可能昂貴的賣掉它,人們也可以猶如對待其他資產(chǎn)那樣,讓它變得緊缺,以提高價格”。[10]107廣告的儀式傳播也是一種行動的系統(tǒng),它是通過對時間、空間、傳受雙方的互動完成的行動過程。這一行動的過程大體上具有如下的步驟:首先,分割媒介時間,即將媒介的時間分割出一部分成為廣告時間。其次,為這些時間賦予不同的意義,如黃金時間與普通時間、有效時間與無效時間、流量時間與非流量時間、讀寫時間與視聽時間等等。再次,為這些時間填充不同的廣告信息——在一些黃金時間段,往往是知名品牌的秀場。在傳統(tǒng)媒體“風光不再”的當下,一些國際知名品牌依然選擇大眾媒介作為重要的傳播平臺,其目的就在于以媒介之公信力、權(quán)威性助力品牌價值,提升品牌魅力。最后,以這些廣告時間吸納動員消費群體,媒介對受眾的吸引力體現(xiàn)在媒介的內(nèi)容生產(chǎn)與傳播方式上,不同風格的媒介欄目(節(jié)目),服務不同趣味的媒介受眾。廣告的信息生產(chǎn)會遵循這一媒介時間的風格,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時間風格,如快節(jié)奏的時間、慢頻率的時間,輕松的時間、凝重的時間等等,進而實現(xiàn)與受眾的共情共鳴,以此建立消費文化“世俗性”的“神圣時間”。
廣告時間的“神圣性”體現(xiàn)在如下方面。其一是契約性,即時間的固定性,它存在于一定的媒介時間中,但承載的是廣告信息,服從廣告主在廣告?zhèn)鞑ド系南嚓P規(guī)定性,是一個不可隨意改變的契約性時間。其二,事件性,時間是事件的一種特性。在此,廣告的時間表現(xiàn)為對事件的表達與呈現(xiàn)——作為事件主體的物品的意義傳播,廣告時間是對某一物品意義的選擇性敘事,是關于物的傳記。正是通過廣告,我們得以了解可口可樂百余年的發(fā)展歷程,了解“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名”“實”之爭,了解“牧童遙指杏花村”與汾酒的文化互證。這種對物品前世今生的敘述,依托諸多的故事得以變得栩栩如生。其三,商品性,廣告時間是可以買賣的媒介時間,因為資本的力量、金錢的加持使得廣告時間因“昂貴”而變得具有更大的話題價值,并因此區(qū)別于媒介的其他時間。在芒果TV出品的網(wǎng)絡綜藝節(jié)目“向往的生活 ” 中,其第四季首席合作伙伴招商價格較第三季上漲 800萬達到了6800萬元[11],這一廣告價格的上揚,就贏得了大眾對廣告主的充分關注。其四,控制性,社會大眾無法主動從這一時間中脫身,而是成為這一時間的參與者。其五,視聽風格的獨特性,這是廣告時間的特征,與媒介著重關注社會發(fā)展的重大事件與個體體驗不同,廣告的儀式是關于“物品”的時間,是關于物品崇拜的展演。
廣告儀式的基本流程是:在一個被區(qū)隔出來的特定時空,某一物品及其相關的內(nèi)容借助其符號化的意指,進行展示或者說“表演”,在其周遭,匯集了各式人等,參與或者觀看其表演,分享這一物品所攜帶的各種意義,比方說成功、幸福、快樂、愛等等。在此,物品是主角,是被關注與崇拜的對象,它的光芒及神奇給人以宗教般的神秘力量。需要指出的是,廣告的“儀式”與宗教的、文化的諸多具有宏大敘事的儀式不同,它是針對世俗生活中的某一物品的“禮贊”,是繼諸神崇拜、英雄崇拜之后,大眾在當下社會的一種新型崇拜——物品崇拜,就如同人鑿山取石制作了各類佛像,但一經(jīng)開光典禮,人就本能地跪拜一樣,各種物品也是經(jīng)人之手生產(chǎn),但是經(jīng)廣告儀式傳播的“典禮”之后,人們也開始崇拜各類物品,“奢侈品成了一種進步的標志,”“獲得一件名牌奢侈品成了無數(shù)人的一種欲望,一樣不應拒絕的美食,為了傳達一種成功,一種人生的境界,宣告一種勝利,或者干脆就是為了得到承認。”[12]于此,廣告儀式傳播的使命得以完成。
在廣告儀式傳播中,時間不僅是儀式存在的空間,一個更為重要的價值在于,它以自身的充盈豐富了這一儀式化的場域,并進而豐富了物品的意義?!案鞣N新的開端是足以使人振奮的時間的新的瞬間”,而“開端的時間讓人感到面對將來的無限希望?!盵10]5在今天的全媒體時代,媒介覆蓋了大眾生活的每一處,隨之而來的廣告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人們,當你“擁有某某時,你將來會怎樣怎樣”,廣告時間充溢著物質(zhì)文化繁盛所帶來的市井煙火的親切與生機,人們在廣告中感受到更多的物品給予自己的溫情與撫慰,在此,廣告的時間、物品的生命時間、大眾的物品體驗得以相融相生,大眾從各種媒介的廣告中得以想象與憧憬明天的美好生活。
最后,還需要建立跨境基礎設施債券市場、跨境基礎設施交易平臺及其他跨境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和放大亞投行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撐作用??傊瑏喭缎械陌l(fā)展建設不能局限于一點或一隅,而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程設計。
“敘事上的韻律預設著一種作為整體的時間。時間的消散讓諸多事件的任何集聚、任何聚合都無法進入一種自成一體的整體之中,這就導致了時間上的諸多跳躍和動蕩。”“時間的消散摧毀了一種集聚。這樣一來敘述者就找不到任何一種穩(wěn)定的自身認同。時間危機是一種自身認同的危機。由于缺乏敘事性張力弧度,不可能去富有意義地了結(jié)講述”。[13]58-59時間對于敘事的重要意義就在于提供了一種整體的時間,它在自身的聚合歸整之際,實現(xiàn)意義的完整表述。“儀式之為用,在于替浮動的意義設定疆域?!盵14]廣告儀式傳播的價值在于,它通過這一行為成功地分割了媒介時間,使廣告有了自身完整的時間狀態(tài),以此形成獨特的傳播風格。儀式傳播之于廣告時間的價值不僅是廣告時間變得富有意義,而且,也使廣告有了一個相對“整體”的時間,得以進行富有意義的表達。
事件即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事件存在于一定的時間中,時間在事件中得以成為可感可知的實在?!皼]有事件根本就沒有時間,因為時間是事件的持續(xù)”,[10]20是諸多重大事情成就了時間的豐富性,使時間在無盡的綿延之中,能夠因為意義的存在變得各具特色并相互連接。節(jié)日是一種特別的事件,節(jié)慶是對節(jié)日的展演,是針對特定主題的活動方式。從時間意義上講,節(jié)日是對時間的聚焦,是時間的一個節(jié)點或者說支點,以此時間能夠成為一種具有節(jié)奏的可以被標記意義的顯性存在?!霸跁r間失去每一種節(jié)奏的地方,在它消逝于無支點、無方向的敞開之中的時候,每一真正的和完好的時間也都隨之消失?!盵13]8-9時間的消失是時間的死亡或無時間,其意義也將無法存在。
事件因其話題性、神秘性、震撼性而具有極高的被關注度與可傳性。事件可以承載時間,使其成為一種顯性存在。事件之于廣告時間的生產(chǎn)性包含如下的內(nèi)涵:其一,對物品的“命名”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創(chuàng)生事件,命名使物具有意義,可以被召喚在場。通過命名雜亂無序的眾生與萬物能夠富有秩序,成為一個可以感知的觀念的意義的世界。廣告是關于物品的命名,通過廣告創(chuàng)意,一件件物品具有了文化的概念與名稱,這是一件物品的新生。而無論對于人或者對于一個物,“新生”是一件十分重大事情,在此,時間成為一個起點與開始,也成為一個可以被標注、被記憶的所在。其二,廣告對媒介的使用成為重要的媒介事件。在將媒介時間巧妙置換為廣告時間的同時,廣告對媒介時空的創(chuàng)意策略成為許多新的具有話題性的事件。有研究者指出,電視媒介事件是指“重大的、歷史的現(xiàn)場直播,”“媒介事件既能征服空間也能征服時間,所以它有能力宣布假日而扮演一種‘世俗宗教’的角色。”[15]媒介事件的特點在于對時空界限的突破,在于對事件的議程設置及對大眾的召喚——社會大眾暫時改變原有的生活節(jié)奏與規(guī)律,心甘情愿地參與到媒介所展示的事情中來。廣告事件同樣具有媒介事件的特點,同時,它又有其獨特性,表現(xiàn)為對于媒介時空的征用、創(chuàng)意等等策略與技巧上。在我國廣告業(yè)恢復之初,媒體能否刊登廣告一度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點話題,而在廣告業(yè)大舉發(fā)展之際,廣告對于媒介時空的“僭越式”使用,又一次次將廣告置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比如,權(quán)威媒體的頭版頭條位置能否刊登廣告,報紙版面能否開“天窗”以完成廣告創(chuàng)意,“央視春晚”能否有商業(yè)廣告,戶外廣告能否如森林般聳立于高速路上,凡此種種,這些都被社會各界予以不同的解讀,廣告因此而成為一個需要被“正名”的事件。它顯然與媒介事件的關注點不同,但是,體現(xiàn)在廣告中的商業(yè)文化、消費主張、創(chuàng)意策略、個體欲望等,同樣見證并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豐裕社會”之后,民眾的諸多現(xiàn)實感受與情感歷程,廣告時間因此成為全民可以記憶的歷史的時間。其三,廣告創(chuàng)意運用“事件廣告”引爆輿論熱點。事件廣告是圍繞商品或者服務進行的一系列傳播活動,這一系列活動有的是以新聞的形式進行、有的是以商業(yè)廣告的方式進行、有的則是以公共關系活動的方式進行。[16]事件廣告的核心在于故事性,講故事與聽故事是人類交往的基本方式。事件廣告以其話題性、趣味性等受到大眾關注,以此,一個物品得以順利進入大眾的生活中,并成為各個時段的在場,比如2000年農(nóng)夫山泉、娃哈哈與樂百氏的“礦泉水”與“天然水”之爭,最終的結(jié)果是農(nóng)夫山泉成功擠入飲水銷售前三名,[17]此后,其廣告口號“我們不生產(chǎn)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也逐漸受到大眾青睞。
節(jié)慶是對節(jié)日的歌頌與贊美。節(jié)慶的意義在于彰顯時間的魅力,在于用事件標定現(xiàn)實瞬間并使其因充滿意義而變得充實與豐盈。所謂節(jié)日,“就是在共同的時空環(huán)境下,由參與者共同舉行的儀式行為。表現(xiàn)的是人類對時間,對自然生命節(jié)律的敬畏與禮贊,而對共同時空感的神圣化構(gòu)建正是節(jié)日的宗旨”。[18]節(jié)慶廣告倍受商家喜愛,無論是傳統(tǒng)文化習俗形成的節(jié)日、還是西方文明鼓蕩舶來的節(jié)日,廣告都會參與其中,在見證這些“神圣時刻”的同時,順勢把這些時間變?yōu)樯唐氛故镜臅r間,“有匯源才叫過年吶”“國窖1573:你能品味的歷史”“二月二龍?zhí)ь^,龍?zhí)ь^就要×××”,這是一款飲料、一款酒、一個食品的廣告,但是,它們都在理直氣壯地證明一個特別的時間,在參與節(jié)日慶典的同時,讓自己也成為慶典的一部分而受到關注。不僅如此,建構(gòu)新型節(jié)日形態(tài),轉(zhuǎn)換普通時間為節(jié)日這樣的特別時間,以此聚集視點,凝聚時間形態(tài),制造新的時間節(jié)點,成為廣告時間建構(gòu)的一種新的創(chuàng)意策略。在當下,基于消費文化建構(gòu)的“節(jié)慶活動”成為引人注目的一種時間景觀:幾乎是每一個帶“8”的日子因其諧音“發(fā)”而受到商家的追捧,成為一個又一個購物節(jié)、消費節(jié)、品嘗節(jié);幾乎每一個季節(jié)也都因其自然風光而成為新的時間景觀,“桃花節(jié)”“梨花節(jié)”“蘋果節(jié)”“紅棗節(jié)”等等,時間綿延流逝中的春華秋實也都具有了豐富的商業(yè)文化意味。還有像“雙11購物節(jié)”“雙12購物節(jié)”“天貓購物節(jié)”“五一旅游黃金周”“國慶旅游黃金周”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節(jié)日力爭標定一個時間節(jié)點,以豐富的商品信息建構(gòu)這些節(jié)點的意義,并以此吸引大眾的參與,最終達到商品營銷的目的。
事件標定了時間節(jié)點,填充并豐富了廣告景觀的時間意義,成為某一群體對于一段時空的記憶或者敘說的憑證。尤其是節(jié)慶將物品的消費與諸多“神圣”時空巧妙融合,以同時同在的方式形成了一定范圍的“全民狂歡”,進而為消費文化注入豐富的意義。在此,它以“事件”所具有的豐富意義建構(gòu)了新的空間形態(tài),“當時間取得一種持續(xù)性的時候,當它獲取一種敘事張力或者深層張力的時候,當它在深度和廣度上,即在空間上有所增長的時候,它便開始散發(fā)芳香?!盵13]42于是,廣告時間得以成為一個具有“儀式感”的世俗化的“神圣時間”,廣告之物品借助于時間的巧妙策略得以成為一個內(nèi)含豐縟的有“芳香”味道的時空所在,時間的價值得以全面提升,并以充盈的實在充滿空間。巴赫金認為節(jié)日文化是人類文化第一性和不可毀滅的范疇,它可能衰敗乃至退化,但不可能銷聲匿跡,它使人暫時走近一個烏托邦的世界。[19]在這個烏托邦的世界中,時空得以獲得新的存在姿態(tài)?!皶r間的意義在于它隨時都可以重新結(jié)構(gòu)世界,也就是說世界在時間的每一次重新結(jié)構(gòu)之后,都將出現(xiàn)新的姿態(tài)”[20]?!皶r間是人類生存‘活’的因素,而空間是人類一切時間性活動的目的?!盵21]72“空間表現(xiàn)為物質(zhì)的分布,時間表現(xiàn)為物質(zhì)之間不同的秩序”[21]28,事件與儀式傳播開啟了廣告的一個具有秩序化的時空存在,使“物品”如同神靈一樣有了一個可以供大眾瞻仰的地方——“物殿”,即“物的宮殿”。這一“物殿”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的大型購物廣場、專賣店,網(wǎng)絡虛擬世界中的直播間,電子媒介中的電視、電話購物平臺等空間場所,借助于燈光、空間位次、色彩等手段,物品呈現(xiàn)鮮明生動的美好形象。在此,物品成了主角,它與人的關系,是“被看”與“看”的關系——“物”與“人”互為主體,物是被看者,也是看者,人亦如此。
神話時間是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時間參數(shù),包括史前、史后或歷史年表等。”[22]這是一個包含了漫長時間歷史的概念,具有豐富的含義:其一,神話時間是關于遠古歷史中諸多事件的想象性表達的時間,如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等。其二,是先人在過往時間中的一種存在狀態(tài),“一方面,在時間的長河里存在著神圣時間的間隔,存在著節(jié)日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有著世俗的時間,普通的時間持續(xù)”,而先人就“生活在兩種時間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神圣時間,它在時間的循環(huán)里是以一種難以理喻的面目出現(xiàn)的,可以逆轉(zhuǎn),可以多次重復發(fā)現(xiàn),是一種基于儀式而能定期的重新與之合一的一種永恒的神話存在”。[23]這是一種非現(xiàn)實化的時間存在,卻是支撐一個族群精神世界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時間。其三,是當下對于特定時間狀態(tài)的一種命名——與現(xiàn)實情況、與常人能力不相符合的一種極至時間樣態(tài),比方說極速時間、永恒時間、重疊時間等等。其四,是關于時間修辭中情節(jié)組織功能的一種意指,借助于神話豐富的能指符號,完成關于時間的“神圣性”的意義呈現(xiàn):即關于時間的神奇性、魔力性、永恒性、美好性的意義敘述。在這樣的“神話時間”中,時間無法與現(xiàn)實中的時間相對等,數(shù)年時光一閃而過,無法真正計算;春華秋實、滄海桑田、陰晴圓缺的諸多物事在眨眼間就能完成;置身于這種時間中的人其成長變得易如反掌:瘦身瞬間成功、力量迅速回歸、疾病轉(zhuǎn)身痊愈……所有的困難總有解決的辦法;而且,在此時間中的人的生活是幸福安寧自在快樂的,他們的面貌永遠是青春健康明朗的。這是一個青春的時間、愛情的時間、快樂的時間、富裕的時間,是沒有痛苦、沒有傷害、沒有問題、一切都可以被解放與征服的時間,這是時間的神話性存在。
關于廣告“神話時間”敘述的一個基本的話語邏輯,就是:以“崇古尚明”與“趨向未來”實現(xiàn)對當下時間的救贖。關于神話敘事的一個基本的框架,就是“兩元對比的結(jié)構(gòu),”“這種兩元對比關系是人類思考的方式,借著兩套無法解決的對比矛盾關系(如天/地、善/惡、熟食/野食等),來轉(zhuǎn)化人類在現(xiàn)實中之困境。”[24]廣告是一種肯定文化,在關于時間的話語中,它肯定了歷史也肯定了將來,但是卻否定了當下,它竭盡所能,全面展示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諸多“困苦”與“問題”——與歷史對比,現(xiàn)實是有缺失的,過去意味著時間的遠逝如流水,所有親切溫暖的感受與記憶也即將遠遁,過去在與當下漸行漸遠的距離中被賦予許多感傷與熟稔的幸福味道;與未來相比,而未來總是給予人們許多愿景與期待,在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每一生命個體與生俱來的“心理能力或精神傾向——趨向(尚未到來的)更好狀態(tài)的”[25]心理能力,使人類總是充滿明天會更好的期待與執(zhí)著,并以此來抗衡當下生活的諸多不如意,緩解現(xiàn)實給予自我的沉重壓力。當廣告時間巧妙地將歷史與現(xiàn)實、現(xiàn)實與未來進行對比的時候,我們既感受到了許多塵封在匆忙歲月中的過往的神奇魅力,也會因為某一物品而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寄托。實質(zhì)上,在這種比對中內(nèi)含了一種“拯救”的可能:現(xiàn)實中的諸多缺失,總是有一種可以解決的辦法——在每一種問題提出之際,都有一種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你擁有某一產(chǎn)品,你就能心隨所愿。作為一種“神話時間”的廣告時間,以此將“過去、現(xiàn)實、未來”進行了意義的連接,并使每一生命個體在這種時間的長河中安頓自身,得到滿足,“‘當下 ’把歷史的現(xiàn)實性和超越性、心靈世界和物質(zhì)世界,想象的國度和事實的國度彼此結(jié)合起來,人與自然、他者的關系得以恢復?!盵26]由此可知,作為肯定性文化的廣告文化,對于當下時間的否定,也只是它的一個肯定性策略而已。
在此,需要特別指出,在“神話時間”的修辭中,“時尚”成為一個最具有象征性的時間節(jié)點,而且是一個針對當下的時間表達。時尚以其創(chuàng)新性標注了一個又一個特別的時間存在,它在一次又一次占領時間之際,又快速將時間的意義抽空并賦予新的意義。“時尚的主要特征就是把短期內(nèi)非同尋常的或一時時興的東西立足為新的原則與規(guī)范,并很快加以接受,然后,在它變成平庸物,亦即人人皆有之‘物’之后,再次拋棄它?!盵27]而時間就在這時尚的變動不居中,隨著新的物品的出現(xiàn)與流行變得如萬花筒般光怪陸離,社會大眾因此被激發(fā)、召喚甚至困擾,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廣告景觀是廣告的媒介鏡像[28],而廣告景觀時間是媒介中的廣告時間,是關于“物品”的時間。在這一時間段內(nèi),某一物的諸多品質(zhì)得以完美呈現(xiàn),它與人的關系也得以建立。這是一個從物品的有用性到為“我(人)”所用的漫長的“交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人與物的關系得以建立或者逐漸改變,而人及物自身也在發(fā)生諸多的變化——人可能會因一物而快樂或者失落;物可能會被賦予新的面貌與新的功能。在漫長的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人與物的關系第一次被如此鄭重對待,被投入如此巨量的時間去進行維護。
廣告景觀時間是媒介影像消費的時間,其理論啟發(fā)來自居易·德波的景觀時間。在德波看來,景觀時間是指影像社會中影像消費的時間和時間消費的影像,前者是指人們消耗在商品媒介、大眾傳播里的時間;后者是指人們在景觀社會對影像物的設計與消費,如各種購物節(jié)、旅游黃金周等等,“作為真實生活所表現(xiàn)的東西,正好顯示了它自身不過是作為真實景觀的生活”[29]153。景觀時間是將時間實在變成了時間廣告的時間,“在景觀中,現(xiàn)代生存時間的使用價值越低,它的地位就越高,時間存在被替代為時間廣告”[29]154;廣告景觀時間正是德波所言影像消費的時間——因為媒介的無時無處不在,廣告景觀時間成為一種類似于真實生活的實在,但其本質(zhì)上,依然是虛擬的時間。
“時間就是權(quán)力。這對于一切文化形態(tài)的時間觀而言都是正確的,誰控制了時間體系、時間的象征和對時間的解釋,誰就控制了社會生活”。[30]廣告景觀時間是依托資本的強大力量而建構(gòu)的商品時間。本文對廣告景觀中時間策略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對這一影像消費時間“生產(chǎn)機制”的全面省察,并希冀能夠建立一個具有“德性”的景觀時間。這一“德性”時間是指對廣告主、媒介、廣告受眾實現(xiàn)利益公平的時間,“時間自身不可能變得緊缺,它僅在某種打算的關系中變得緊缺”[10]107。在對媒介廣告時間的感受體驗中,好像信息接受的主動權(quán)在讀者或者觀眾,但是當所有的媒介都在發(fā)布廣告信息時,事實上大眾已無可選擇。因此,廣告時間應該能夠體現(xiàn)時間的公正、時間的良心、時間的尊重、時間的審美等等,即能夠兼顧多方利益,而不是為了自我利益而無止境的強言為辯,能夠節(jié)約分秒的時間而不是在創(chuàng)意的虛飾下浪費時間;能夠尊重特定時間的莊重與神圣而不是肆意僭越,能夠讓廣告時間具有愉悅的情感喚起,而不是蓄意制造焦慮。凡此等等,旨在建構(gòu)一個真正的具有藝術化的普惠各方的廣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