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偉
“政治騙子”主要是指偽裝成虛構的領導干部親友身份或特殊社會身份出現在公職人員面前,以所謂“稀有政治資源”獲取信任,繼而騙取利益的行騙群體。
近年來,在查處的各類腐敗案件中,腐敗官員與“政治騙子”交織在一起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已經成為當前腐敗案件的一個趨勢。“政治騙子”的存在不僅嚴重影響和污染政治生態(tài),同時也逐漸成為了孕育腐敗的溫床,成為了反腐敗斗爭的阻礙。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強調指出,要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因此,在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道路上,必須警惕“政治騙子”帶來的惡劣影響,堅決鏟除“政治騙子”的生存土壤。
天津市原市長黃興國曾將“政治騙子”奉為座上賓。
“政治騙子”往往披上與政治身份相關的“外衣”。他們將自己描述為與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相關的身份,或者是虛構自己在黨和國家機關工作,抑或是將自己喬裝為具有特殊關系的“政治能人”,這是“政治騙子”進行身份包裝的共性特點,也是行騙的第一步。
例如,在山西省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省公安廳原黨委書記、廳長劉新云的案件通報中曾出現“結交‘政治騙子’”的表述,這一案件中的“政治騙子”正是以華麗的虛假“政治外衣”騙取了劉新云的信任,進行了一系列不正當交易。在云南省紀委監(jiān)委公布的案例中,涉嫌共同職務犯罪和行賄的何清帆就以“政治騙子”的形象在云南聲名大噪,她本是農民出身,但卻偽裝成高級領導干部的子女,在各種場合大肆炫耀,讓一些另有圖謀的官員深信不疑。
“政治騙子”往往拋出具有迷惑性的“誘餌”。在虛構身份的基礎上,“政治騙子”深諳少數官員或商人謀求不正當利益的心理,通過拋出“誘餌”引誘這些對象上鉤,從而達到自己行騙的目的。
“政治騙子”的“誘餌”具有多種類型,他們往往通過各種渠道掌握了一些相關信息,或者是通過一些載體來證明自己具有一定的政治資源,例如有領導干部的照片或名片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透露自己可以通過這些資源進行干部提拔、項目審批或是包攬工程等信息,這成為“政治騙子”行騙的普遍規(guī)律。
天津市原市長黃興國的腐敗案例中也涉及一個“政治騙子”,這個“政治騙子”就是把準了黃興國希望升官的心理,通過“誘餌”騙取不正當利益。
“政治騙子”往往通過各種謊言達到騙取利益的目的。“政治騙子”無論以什么身份包裝自己,不論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行騙,本質的目的都是為了騙取利益,這既包括經濟利益,也包括其他形態(tài)的利益?!罢悟_子”在得到了對方的信任之后,就會一步步提出謀求利益的要求。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站報道,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原局長涂力軍及昆明市政府原副秘書長肖為民囿于“政治騙子”精心編織的關系網難以自拔,而“政治騙子”在這一過程中必然騙取了大量的不正當利益。事實上,這也是近年來“政治騙子”與一些腐敗案件交織的主要原因,那些能夠為“政治騙子”提供利益的領導干部也必然是腐敗分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顯著成效,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有發(fā)生,特別是一些重點領域腐敗易發(fā)多發(fā)的態(tài)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在這樣的形勢下,一些腐敗分子成為政治生態(tài)的污點,有的通過團團伙伙開展集體腐敗,有的通過腐敗所得為自己“保官升官”疏通關系,這些行為的存在都為“政治騙子”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使得“政治騙子”可以游走在領導干部之間,結成腐敗圈子。
透過“政治騙子”的現象可以看到一些領導干部權力觀的扭曲。他們理想信念缺失、紀律意識減弱、組織觀念淡薄,被權力欲望蒙蔽了雙眼,失去了政治鑒別力,面對“政治騙子”的誘惑,全然喪失了理想信念。
一些領導干部為了提拔晉升,不扎實履行職責,而是將希望寄托于“政治騙子”;有的為了編織關系網絡,樂于結交“政治騙子”;還有的為了求得腐敗不被發(fā)現,攀附“政治騙子”,祈求得到保護。這些現象的背后都是因為領導干部權力觀的扭曲,企圖通過“政治騙子”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也使得“政治騙子”得以有生存的土壤。
此外,經濟社會轉型中的制度盲點也是“政治騙子”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處于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各領域制度在尚未充分健全的背景下,權力運行就很難得到有效制約,這就為權力濫用和腐敗提供了可能。
正因如此,“政治騙子”往往打著提供政治資源的旗號,獲得一些不法商人的青睞。以工程建設領域為例,盡管近年來工程招投標制度體系得到了不斷完善,但是相關的腐敗案例也仍然屢見不鮮,依然有大量的“政治騙子”打著可以幫助獲得工程項目的幌子,誘惑那些希望通過歪門邪道得到項目的人上鉤,這反映出制度盲點仍然存在。
鏟除“政治騙子”現象,首先要從領導干部的思想根源抓起,要持續(xù)引導領導干部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于領導干部而言,理想信念就是“總開關”,如果“總開關”出了問題,行為就必然會走樣。只有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政治騙子”才會無計可施。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筑牢思想防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做政治信念堅定、遵規(guī)守紀的明白人。
要健全完善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確保權力運行得到有效監(jiān)督。健全完善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是黨中央提出的重大部署,從宏觀上來看,監(jiān)督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微觀上來看,監(jiān)督體系是保證每一個領導干部正確行使權力的重要基礎。如果有效確保權力運行得到監(jiān)督,“政治騙子”也就自然失去了生存的空間。因此,在治理“政治騙子”的過程中,必須強化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監(jiān)督,特別是對一把手、重點領域的領導干部等重點人群的監(jiān)督,要通過監(jiān)督堅決阻斷“政治騙子”的污染鏈條。
要推動完善各領域制度體系,強化對各項權力的制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戰(zhàn)略目標。制度體系的完善是形成“不能腐”氛圍的重要基礎,也是從源頭斬斷權力濫用的重要途徑。以干部選拔任用領域為例,只有通過不斷健全相關制度體系,減少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的腐敗機會,才會真正遏制腐敗問題的發(fā)生。相應地,鏟除“政治騙子”的生存土壤,必須在制度升級上著力,當所有的領導干部都認識到權力沒有濫用的機會,“政治騙子”也就會自然消亡。
要加大對“政治騙子”及相關腐敗分子的懲處力度?!罢悟_子”對政治生態(tài)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視,必須加大對此類行為的查處力度,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作用。一方面,不斷拓寬群眾的信訪舉報途徑,對“政治騙子”形成廣泛而強大的社會監(jiān)督,讓“政治騙子”無處可藏;另一方面,對“政治騙子”和相關腐敗分子加大處罰力度,從嚴處理這些違紀違法行為,尤其是對那些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腐敗分子更要從重處理,從而對領導干部產生重要的警醒作用,堅決杜絕不信組織而信“政治騙子”現象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