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摘要:聲樂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在歌聲中,“情”是歌的靈魂,“字”是“情”的傳遞,通過語言來表達歌曲的思想內容,這是聲樂藝術與其他音樂藝術形式的不同之處。聲樂既能唱出樂曲的感情,又能清楚地唱出文字,字聲結合,感情表達更為豐富。清晰準確的歌唱語言能直接地與聽眾產生共鳴與交流,這也是歌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想成功地演唱一首音樂作品,在歌唱中就必須做到歌詞的咬字吐字清晰。
關鍵詞:歌唱;嗓音;咬字吐字
一、咬字吐字的方法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在我國傳統(tǒng)的聲樂中,對于歌唱語言的追求是“字正腔圓”,這是一個較為久遠的說法,也是最悠久的理論之一。歌唱是一種特別的語言表達方式,是通過音調的抑揚頓挫進而把語言的含義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詞語的清晰對歌曲表達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中國民歌講究咬字吐字,而美聲唱法、流行唱法不必如此,這是不正確的。要想成功地演唱一首聲樂作品,必須做到清晰的咬字吐字,再加上完美的聲音,這樣才能使感情的傾吐做到真實,才是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歌唱。
首先我們要定義咬字和吐字的方法。關于咬字和吐字的方法,在中國古代聲樂理論中有很多很好的見解。例如:所謂“五音”(即唇、舌、齒、牙、喉);“四呼”(即開、齊、撮、合);“四聲”、“歸韻”、“收聲”、“交代”等等。
其次,什么叫咬字和吐字呢?明白這個概念是歌唱的先決條件。咬字是經過唇、舌、齒、牙、喉等器官,將字咬成各種不同的姿態(tài)。咬字要正,咬歪了就變成別的字了。吐字是將唇、舌、齒、牙、喉等器官咬成的字,將它們正確、清晰地吐出來。有些人雖知道每個字應該怎樣咬,但唱起來字仍舊不清楚,這就是因為歌者不懂得“開、齊、撮、合”的吐字的方法的緣故。什么叫“開、齊、撮、合”呢的吐字的方法呢?我國古代聲樂理論書上有提及,開口就是“開”,用力在喉部;齊齒就是“齊”,用力在齒;撮口就是“撮”,用力在唇部;合口就是“合”,用力在滿口。故此,每個字在口中的著力點和部位是不一樣的,只有用咬字和吐字的基本方法來歌唱,發(fā)出的“字”才會清楚。
再次,歌唱中咬字吐字還要講究統(tǒng)一。不僅咬字的位置要統(tǒng)一,動作也要統(tǒng)一。歌唱咬字也應該講究其清晰性。歌唱時通過語言來表達歌曲的思想內容,這是聲樂藝術與其他音樂藝術形式的不同之處。聲樂既能唱出樂曲的感情,又能清楚地唱出文字,字聲結合,感情表達更為豐富。清晰準確的歌唱語言能直接地與聽眾產生共鳴與交流,使歌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要想成功地演唱一首音樂作品,在歌唱中就必須做到歌詞的咬字吐字清晰。
二、訓練咬字吐字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現(xiàn)代漢字的體系中,每個音節(jié)基本上都是由聲母(字頭)和韻母(字腹和字尾)組成。其發(fā)音聲母大多以輔音開頭。在歌唱時,字頭(聲母)發(fā)音作用很大,所占時間極短,可以說是一帶而過,歌者必須做到字頭著力部位準確,發(fā)音無誤。字腹(韻母)是字發(fā)音的主體部分,占的時值最長,是最容易表現(xiàn)聲音之處,所以它直接影響著歌唱的好壞。按照發(fā)音時韻母的口型分為:開、齊、撮、合四類,著力點分別在喉、齒、唇、滿口。發(fā)音時口型應保持不變,這樣才能保證你發(fā)出的聲音清晰、響亮、圓潤。字尾,是指字發(fā)音的結尾部分。收好字尾,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歸韻。
如果想要更好地演唱歌曲,我們就要在歌唱前進行科學的發(fā)聲訓練。通過發(fā)聲訓練,不斷摸索發(fā)聲的技巧,把說話的發(fā)聲慢慢和歌唱的咬字吐字融合,使其產生更多的共鳴。說話時是從聲母到聲母,而在歌唱中則是從韻母到韻母。在我國傳統(tǒng)聲樂中有將字音分為頭、腹、尾三節(jié)的“一字出三腔”唱法。這樣能將漢字的字頭聲母、主要韻母,以及收聲歸韻唱得恰當準確。下面我們將從字頭、字腹、字尾這三個方面談談如何在發(fā)聲中訓練咬字吐字。
首先是咬字頭。字頭要閉緊或收攏,咬字要重?!爸亍笔轻槍谇涣α慷缘摹K自捳f“咬字千金重,聽者自動容”,就是強調字頭咬字用力的聲音效果。要求字頭適當加強口腔肌肉的摩擦力量,使“出字”噴彈有力。出字前找準口腔內閉攏的部位,噴彈出字時追求一定的爆發(fā)力,有助于帶動整個字音清楚響亮地送出口外。但千萬不能把“重”理解為粗糙、笨拙的猛沖重擊,而是要以巧勁來產生重力??梢哉f,字正是基礎,要“正”,就要施巧勁,從而讓參與字頭發(fā)音的口腔肌肉準確靈活地調動。
其次是吐字腹。歌唱語言中的字腹是聲音位置的基礎,這與平時的念字發(fā)音有很大區(qū)別。歌唱聲音的線條主要是由各個韻母連貫而成的。聲音的圓潤,主要取決于韻母發(fā)音的準確、連貫、流暢與否。同時,字腹又是歌唱中音色豐富變化的基礎。字腹要松開擴充,吐音要圓?!皥A”是針對聲音共鳴而言的?!白质枪穷^腔是肉”,“腔”可理解為字腹的造型,“字腹”是一個音節(jié)中開度最大、色彩最豐富、共鳴最豐滿的部分。因此,圓吐是穩(wěn)定字音造型、使字頭和字尾有所依附從而達到“字正”且“腔圓”的重要條件。要做到“腔圓”,字腹的發(fā)音應注意咽腔部位適度打開,在咬字吐字的同時,既能將字頭字腹拆開,又能圓滑地連貫起來,字腹吐圓后還要具有一定的傾向性,順水推舟地傾向字尾。
再次是收字尾。字尾是字音消失前的收尾階段,是完成字音、決定字意正確表達的重要部分,也是歌詞音樂美的基礎。這正是我們所說的“押韻”或“歸韻”。字尾的時值要比字腹短暫得多,力量也比字頭松弛輕柔得多。具體的做法是,當字音在字尾上結束時,氣流稍減弱,音量稍收小,肌肉稍放松,為下一個字頭的有力噴彈積蓄力量。事實上,只有把“咬字頭——吐字腹——收字尾”三步緊密連接,循環(huán)反復,話語流動才會達到連貫清晰、發(fā)音準確的效果。另外,在練習的過程中應注意,不能因為字音的分解就把完整的字音唱得支離破碎。如果說“一字出三腔”是方法,那么“字正腔圓”則是目的,最終得到的是準確、清晰、完整的一個字音。
總之,運用合理的方法,正確地處理語言,是歌唱表現(xiàn)的重中之重。要將語言處理好又是和我們的歌唱技巧,對生活語言理解,文學修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等方面密切關聯(lián)的。歌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它通過音調的抑揚頓挫把語言的含義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詞語的清晰對歌曲表達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想成功地演唱一首聲樂作品,必須做到清晰的咬字吐字,再加上完美的聲音,這樣才能使感情的傾吐做到真實,才是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