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誰家幼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爹媽都是捧在手心里,呵護著長大。直到被哪家臭小子騙了去,出嫁那天,爹媽還不忘多囑咐,若是挨欺負了,回娘家。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認識的女人卻比小說更精彩,她們聰慧、果敢,甚至比男人還有擔當。
什么是擔當?擔是肩挑,當是承受。擔當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奉獻,更是一份舍我其誰的付出,甚至是犧牲。
2020年年初,那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至今令人記憶猶新。當時正值春節(jié),也是所有人難得的假期,我所在的頻道迅速組建了疫情報道應急小組。大年初一,我給新北方制片人徐玉震發(fā)了一條微信,“我是黨員,身體好,有非典報道經(jīng)驗,報名參加應急報道小組,隨時待命。”她的回答很簡短但卻很有力,“同志,批準你加入?!贝竽瓿趿?,新北方復播,在這個應急報道小組里,很多人都是把孩子舍棄在家的鏗鏘玫瑰。我和我的戰(zhàn)友們一起,深入疫情一線,傳遞防控政策,消除百姓恐慌,讓宅在家的觀眾能夠及時了解疫情的各種權威信息。
走出主播臺,深入采訪一線,我發(fā)現(xiàn)和我們新聞人一起戰(zhàn)斗的還有各行業(yè)的女同胞,醫(yī)生、軍人、民警、飛行員、公交司機、社區(qū)干部……那是使命擔當?shù)墓饷ⅲ鞘敲倒寰`放的顏色!
疫情暴發(fā)之初,防護物資緊缺,大年初五我去醫(yī)大一院采訪,發(fā)熱門診已經(jīng)拉起了警戒線。我們穿過漆黑的醫(yī)院走廊向發(fā)熱門診走去,那條路也許是我這二十年采訪生涯中最忐忑的路程。說實話,說不害怕是假的,因為當時對疫情所知甚少,還沒有充足的防護物資。我從家里隨便戴了一個簡易的口罩,就來采訪了。給我們帶路的一位女醫(yī)生,看了一眼我的口罩,說:“你這個口罩不合格。”說完,她從兜里掏出來一個醫(yī)用外科口罩,遞給我說:“我只有這一個了,給你戴著,戴完別扔,還能再用?!蹦且豢?,我被感動得眼淚差點掉下來,其實她比我更需要這些防護物資,然而她卻把安全義無反顧地讓給了我,這是保護和信任。
后來,當我戴著這口罩采訪隔離病房的護士長吳巍巍的時候,幾乎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她和我一樣是80后,我們都有一個兒子,我的兒子6歲,她的兒子8歲,同樣我們也都好幾天沒有見過自己的孩子了。我問她:“家人擔心嗎?”她告訴我,不擔心是假的,但是家人都非常支持她。出發(fā)的時候,兒子對她說,“媽媽,你一定要早點回來,你是英雄!”其實,沒有誰天生是英雄,是因為有人需要,有的人才犧牲自己成為英雄!女人天生柔弱,然而此刻的擔當讓她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超級英雄。
疫情以來的這一年多,是我職業(yè)生涯采訪醫(yī)務人員最多的時候。一次次去機場為支援湖北的醫(yī)務人員送行,再一批批地去機場去隔離酒店接他們回家,看過太多次的分別和擁抱,每次我的眼淚都止不住。有一位女醫(yī)生的身影,讓我至今難忘。那是一位主動請戰(zhàn)去支援武漢的醫(yī)務人員,到現(xiàn)在我也沒機會問她的姓名。在機場送行的時候,瘦瘦小小的她背著大大的行李,父母和老公都來送行。這位女醫(yī)生年齡不大,90后,剛參加工作不久,她對我說,自己是一名醫(yī)生,疫情需要她,這是她的職責所在。然而,當我要采訪她的丈夫時,這個大男人卻跑得老遠,背對著我,揮揮手。女醫(yī)生說,丈夫自從知道她報名后,一直不同意,但是卻默默地幫她準備好紙尿褲。這對平凡的小夫妻令我淚目,他們只是千萬人中的一分子,這份舍小家為大家的擔當,令人無比欽佩。
還有一位女護士發(fā)的朋友圈,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擔當?shù)暮x。那是一位90后女護士,也是主動報名去武漢支援的,她和同事們在重癥監(jiān)護室,她們負責的重癥組每天都在和死神爭奪生命。她跟我說,剛到武漢的時候,她們幾個護士在隔離病房的門口商量誰先進去,她毫不猶豫地說:“我先來!”其實,當時她推開重癥監(jiān)護室的門,腿都是軟的,然而,干上活就什么都忘了,那是對生命的擔當。
她還參與搶救過一個危重患者,患者已經(jīng)心跳驟停,在這種情況下,所有醫(yī)護人員都是排著隊,跪在床上給他做心肺復蘇,經(jīng)過五個人的合力搶救,每個人都按了二三百次才把那個患者的生命搶救過來,非常不容易。然而最讓她揪心的,是搶救武漢當?shù)匾晃慌t(yī)生,女醫(yī)生是在搶救病人的時候感染新冠病毒的,才30歲,還有個兩歲的孩子。我問她:“當時你害怕了嗎?”她對我說:“我沒有想到害怕,只是想到怎么沖上去把他們救回來,這是每一位醫(yī)務人員的職責所在。”她的回答讓我明白了,擔當意味著什么,那是不畏艱難的勇氣和責無旁貸的底氣。
我采訪過的這些最可愛的女人們,用她們的實際行動,默默地詮釋著初心和擔當。她們是48小時不睡覺的流調(diào)工作人員,她們是嗓子喊啞在辦公室搭床的社區(qū)書記,她們是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的志愿者,她們是把孩子扔給家人日夜堅守在高速封閉口的交警,她們是主動報名服務核酸檢測的大學生……她們是母親、是女兒,無數(shù)個她們在共克時艱的日子里,有堅守與擔當,有犧牲與感動,以責任守護生命,用實際行動詮釋擔當?shù)囊饬x。
我心中那些綻放的玫瑰,用最美的姿態(tài)詮釋著女性的堅定與溫柔,這種力量無比強大,足以震撼我們的心靈。
編輯/纖手暖
作者簡介
曹琳琳:遼寧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品牌民生新聞欄目《新北方》記者、主持人?!傲樟张軆蓵币呀?jīng)連續(xù)播出12年,以琳琳為符號打造的人物板塊《我在沈陽,琳琳有約》,已專訪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藝術家瞿廣慈等500多位嘉賓。曾擔任全國首家“零點書店”項目負責人。已出版親子故事書《給太陽講故事》《太陽大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