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凱 朱曉勇 李憲斌 王茁 夏海峰
(1.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寧波)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336; 2.寧波梅山卡達克汽車檢測有限公司,浙江寧波 315831)
隨著經(jīng)濟與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苛刻度越來越高。對于汽車的關注已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動力、經(jīng)濟性,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其座艙空調熱舒適性能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影響用戶購車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些年,針對汽車座艙空調系統(tǒng)的加熱和降溫,已有較為成熟的汽車采暖和空調降溫性能測試方法。但是,傳統(tǒng)的測試方法不能很好的滿足汽車座艙空調環(huán)境下駕乘人員熱舒適性能的開發(fā)、優(yōu)化和評價的要求,具有較大的局限性。所以在汽車行業(yè)內推出一套較為完整的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測試方法體系,顯得意義重大。
基于行標、國標與企標,對汽車采暖和空調降溫性能測試方法進行綜述。
1.1.1 汽車空調制冷系統(tǒng)性能試驗方法
參考行標QC/T 658-2009《汽車空調制冷系統(tǒng)性能道路試驗方法》[1]。
1.1.2 汽車空調降溫性能測試方法
在參考大多數(shù)企標測試方法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
(1)溫度43℃,濕度40%RH,陽光1000W/m2;
(2)試驗前,進行預熱和升溫,座艙內的平均溫度達到61℃,開始正式試驗;
(3)空調模式:AC開,全冷溫度最低,風量最大,內循環(huán),吹面模式;
(4)試驗工況如圖1所示。
1.2.1 汽車采暖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參考國標GB/T 12782-2007《汽車采暖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2]。
1.2.2 汽車整車采暖性能測試方法
在參考大多數(shù)企標測試方法基礎上,進行歸納整理。
(1)溫度-18℃;
(2)試驗前,低溫浸車,車窗全關,車門全開,浸車10h;
(3)空調模式:全暖溫度最高,風量最大,外循環(huán),吹腳模式;
(4)試驗工況如圖2所示。
圖2 汽車整車采暖常用企標試驗工況圖
通過考察在溫濕度、陽光和車速等外界環(huán)境條件變化的情況下,汽車座艙空調系統(tǒng)能夠快速達到并維持駕乘人員熱舒適的性能,提出一套適用于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能的測試方法體系。
由于低中高溫度環(huán)境在全國絕大部分范圍內都存在,因此駕駛工況使用典型的中國工況CLTC-P[3]。該工況中包含城市、城郊和高速部分,可以達到開發(fā)和驗證車速動態(tài)變化對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能影響的目的。
在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測試試驗中,需要使用空調假人作為關鍵測試儀器。空調假人是基于人體塑形與身體各部位3D建模設計形成,通過在人體模型外殼表面鑲嵌的多種傳感器元器件,對其所處環(huán)境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用于評價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能??照{假人的測試參數(shù)主要包括溫度、風速、熱輻射和濕度等與人體熱舒適度相關的參數(shù)。
(1)溫度-7℃;
(2)空調模式Auto(具體溫度值可按廠家推薦預設,下同);
(3)測試工況CLTC-P*2,如圖3所示。
圖3 冬季寒冷環(huán)境下舒適性測試工況圖
測試流程(下同)。
(1)測試樣車在環(huán)境倉試驗室內,環(huán)境溫度降至-7℃;
(2)開啟車門窗、天窗和前后艙蓋等;空調空氣循環(huán)開關置于外循環(huán)位置,風量調節(jié)開關置于中間位置,此過程中發(fā)動機和壓縮機應始終處于關閉狀態(tài);迎面定風速30km/h;測試樣車預冷階段,時間30min;
(3)關閉車門窗、天窗和前后艙蓋等;關閉所有空調設置;關閉迎面風;低溫浸車階段,不低于4h;
(4)空調為Auto,按照圖3工況進行行駛,空調假人開始測試數(shù)據(jù)記錄;正式測試階段,時間60min;
(5)測試結束,停止測試數(shù)據(jù)記錄。
(1)環(huán)境條件如表1所示[4]。
表1 春秋季舒適性測試環(huán)境條件表
(2)空調模式Auto;
(3)測試工況CLTC-P*3,如圖4所示。
圖4 冬季寒冷環(huán)境下舒適性測試工況圖
(1)環(huán)境條件35℃、50%RH和850W/m2;
(2)空調模式Auto;
(3)測試工況CLTC-P*2,如圖5所示。
圖5 夏季炎熱環(huán)境下舒適性測試工況圖
對測試樣車的空調系統(tǒng)軟硬件狀態(tài)、冷卻系統(tǒng)、艙室氣密性等進行檢查和確認。
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測試需要使用測功機、環(huán)境倉、陽光、冷卻風機等設施設備,其技術參數(shù)需滿足測試要求。
空調假人,用于測量汽車座艙內各駕乘人員周圍環(huán)境參數(shù)的汽車空調舒適性測量儀,其中溫度、風速、熱輻射和濕度等傳感器的技術參數(shù)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空調假人各傳感器技術要求參數(shù)表
汽車座椅調整要求,對于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可調節(jié)的座椅,均居中位置;座椅靠背角應調整至鉛垂面向后傾斜約 15°的位置。
空調假人的姿勢調整要求,頭部緊靠頭枕,呈豎直狀態(tài);背部緊靠座椅的靠背;腳部應大致放于歇腳板及兩踏板中間位置。其中,駕駛員位置空調假人的雙手和胳膊調整至手握方向盤姿勢;乘客位置空調假人的雙手和胳膊調整至放于大腿上方。
按車輛半載進行參數(shù)擬合和加載,迎面風機風速跟隨模式。測功機加載質量(單位:kg)為整備質量+75×1/2滿載人數(shù),整備質量包括備胎、工具等部件和燃料、冷卻液和機油等充分補給在內的質量。
按照相關準備工作,選用某款市售乘用車依次進行冬季寒冷、春秋過渡季和夏季炎熱環(huán)境下的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實車測試,空調模式統(tǒng)一設置為Auto23℃。實車空調熱舒適性測試如圖6所示。
圖6 實車空調熱舒適性測試現(xiàn)場圖
實車測試的部分結果如下所示。
冬季采暖熱舒適性測試溫度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冬季采暖熱舒適性測試溫度曲線圖
冬季采暖熱舒適性測試風速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冬季采暖熱舒適性測試風速曲線圖
春秋季熱舒適性測試溫度結果,如圖9所示。
圖9 春秋季熱舒適性測試溫度曲線圖
春秋季熱舒適性測試平均輻射溫度結果,如圖10所示。
圖10 春秋季熱舒適性測試平均輻射溫度曲線圖
夏季熱舒適性測試溫度結果,如圖11所示。
圖11 夏季熱舒適性測試溫度曲線圖
夏季熱舒適性測試陽光(短波)輻射結果,如圖12所示。
圖12 夏季熱舒適性測試陽光(短波)輻射曲線圖
本文根據(jù)目前國內行標、國標和企標中汽車整車采暖、空調降溫性能測試方法的綜述,以及對于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測試和評價的局限性,結合車企研發(fā)端對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能開發(fā)和驗證測試的需求,提出了一套涵蓋冬季寒冷、春秋過渡季以及夏季炎熱環(huán)境工況下的汽車座艙空調熱舒適性測試方法體系。經(jīng)實車測試驗證,可以較好地滿足車企研發(fā)端對汽車座艙在春夏秋冬四季復雜環(huán)境條件和典型中國駕駛工況下駕乘人員熱舒適性能的開發(fā)、優(yōu)化、驗證的測試評價要求,證明此測試方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