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學生作文里呈現(xiàn)出“四無”現(xiàn)象:無米之炊、無源之水、無病呻吟、無愿而為。這些缺乏靈性的習作折射出學生在習作中存在著“四不”狀態(tài):視而不見(對生活缺少留心觀察,無話可寫)、見而不思(停留于表面觀察,寫作思路閉塞)、思而不存(沒有及時將真實感受、理性思索存入“習作資料庫”,提筆無感)、存而不活(機械儲存素材,行文表達方法不嫻熟、不流暢,缺少真情實感)。
“三真五步”作文教學法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三真”指真正的海量閱讀、真實的梯度推進、真切的情感表達,“五步”指針對不同學段的作文訓練“五步走”體系。“三真五步”強調做好學生習作前的準備工作,凸顯了閱讀積累與習作過程的必然聯(lián)系,抓實了看圖寫話、百字作文、課堂練筆、真情創(chuàng)寫等不同學段作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讓語言在“真閱讀”中得以積淀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決定語言。同樣,沒有語言的準確與精妙,思維的深邃與進步也難以表現(xiàn)。語言的匱乏是學生習作的難點,閱讀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法寶。
如何閱讀呢?筆者倡導做好五個方面:一是設置豐富多彩的閱讀課程,如圖書館課程、名家經(jīng)典閱讀課程、親子閱讀課程等;二是做好圖書漂流活動,利用校長薦書、名師薦書、跳蚤書市等,讓好書轉起來;三是進行“語文主題學習單元結構化”課題研究,指導學生群讀類學,班班共讀;四是創(chuàng)新開展師生喜聞樂見的閱讀活動,如閱讀達人秀、作家進校園等;五是鼓勵各年級、各班級創(chuàng)建讀寫特色,形成班級閱讀名片。這些措施能為學生習作尋得源頭活水。
在指導學生寫熱愛家鄉(xiāng)的習作之前,筆者就特別注重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作者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情是依托什么事物來表達的。例如,讀《古詩詞三首》,體驗王安石的鄉(xiāng)愁融于滿月的春色之中,張籍的鄉(xiāng)愁是肅殺的秋風引起的,納蘭性德筆下關外將士的鄉(xiāng)愁則由北方的朔雪勾連……同是鄉(xiāng)思鄉(xiāng)愁,可以借景抒情,可以敘事抒情,還可以把寫景與敘事融于一體來表達。同時,筆者讓學生課外閱讀一系列有關思鄉(xiāng)的詩詞、文章。有了大量的閱讀鋪墊,學生心中不僅存續(xù)了濃濃的鄉(xiāng)情,而且吸收了詩意的語言與表現(xiàn)方法。這樣一來,何愁習作時無話可說呢?
再如,工作室呂愛華老師與學生共同制定了一份學期讀寫清單,規(guī)劃閱讀7本語文主題學習叢書、9部中外名著,會背會唱半部詩經(jīng),開展4次整本書閱讀分享活動和3項語文實踐活動(新年心愿包、班級新聞晚播報、師生畢業(yè)贈言)。在此基礎上完成各類習作25篇,形成2本班級文集——《我們班的那些人》《我們班的那些事》。一學期下來,從課內的單元整合到一篇帶多篇的主題學習,從課本一篇文章的學習到課外整本書閱讀,持續(xù)深入的“海量閱讀”為學生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促進了班級閱讀特色的形成。
二、讓方法在“真梯度”中得以落實
對于寫作,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定位于“寫話”,第二、第三學段定位于“習作”,第四學段才是“寫作”。這體現(xiàn)出對學生習作層次性與發(fā)展性的關注。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筆者帶領團隊設計了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課程。
1.低年級以口語交際、看圖寫話為主,形成“看、想、補、寫、創(chuàng)”五步練習體系
“看”指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能通過一定的提示,找出圖中重要的元素,說出圖畫的主要意思?!跋搿敝改芡ㄟ^聯(lián)想組句。學生能運用句式、句型、關聯(lián)詞等,把分散的信息組成邏輯通順、符合圖畫含義的語句?!把a”指能補充畫面之外的故事,進一步豐富畫面內容?!皩憽敝改軐懲暾?、通順的話,寫清楚圖畫表達的意思,凸顯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的漸進式訓練?!皠?chuàng)”指激發(fā)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使學生能通過自主思考寫出屬于自己的話語,全面提升寫話水平。
2.中年級以每日金句、百字作文為突破口,形成“仿、練、記、思、創(chuàng)”五步習作體系
“仿”指以教材為依托仿寫,模仿課本、經(jīng)典美文中的優(yōu)秀篇章進行百字習作,體現(xiàn)出積累、遷移的實效?!熬殹敝缸嵜科n文的課堂小練筆環(huán)節(jié),寫好文后要求的習作練筆?!坝洝敝改軐l(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用片段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下來,為習作儲備素材?!八肌敝改芩伎肌T凇懊咳战鹁洹敝袑懴伦约簩φn堂、生活的思索,形成獨特的感悟?!皠?chuàng)”指打開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的思維,讓學生初步樹立“我手寫我心、我筆創(chuàng)我文”的意識,實現(xiàn)由段到篇的過渡。比如三年級下冊《燕子》一課第1自然段描寫燕子的外形:一身烏黑的羽毛,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湊成了那樣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練筆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像這樣用特征組合法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掌握寫作密碼。
3.高年級注重對謀篇布局、構思立意的指導,形成“深、活、新、巧、創(chuàng)”五步評價體系
“深”指文章有深度,能以小見大,于平實中藏深意?!盎睢敝该鑼懛椒`活多變,因文而異?!靶隆敝高x材新穎,不用新瓶裝老酒?!扒伞敝覆季种\篇巧運匠心、與眾不同?!皠?chuàng)”指打開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的思維,引導他們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寫出打動自己和他人的佳作。在指導學生寫《形形色色的人》這一單元習作時,筆者著力于選材的指導,讓學生學會恰當?shù)剡x擇典型事例來突出人物特點。如寫“幼稚”媽媽,該選用什么事例呢?學生舉出了許多生活中的事例,比如“媽媽特別愛看動畫片,她幾乎看遍了所有的動畫片”“媽媽愛耍小孩子脾氣,一生氣就不理我,每次都得我哄她”……隨后,筆者組織學生采用思辨的方式探討哪個事例最典型,能使文章立意更深。學生把關注點聚焦到“幼稚”的引號上,發(fā)現(xiàn)“媽媽幾乎看遍了所有的動畫片”,表面像小孩般幼稚,實則是對我的陪伴,這背后隱含著濃濃的母愛。
三、讓個性在“真表達”中得以張揚
融入情感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語言。寫作文就是要解放人的心靈和才智,說真話、寫實事、敘真情,讓學生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
教學《我的植物朋友》這一單元習作時,筆者首先讓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與植物有關的體驗:選花、買花、帶花、比花、賞花、護花……從最初選定對象到親自購買并帶到教室,在與伙伴比美中產(chǎn)生由衷的夸贊,以及怕花受損加倍愛護的故事,這一系列真實的體驗拓寬了學生的習作素材,寫出的習作自然更有真情實感。
一名學生這樣寫他的植物朋友:
這么多的植物中,我唯獨喜歡這個不起眼的果子樹。滿樹密密麻麻的青色小果子,像調皮的孩子藏在樹葉的縫隙中,但是果實太密,終是藏不住蹤跡,還是吵吵鬧鬧地涌到枝頭上和陽光套近乎。一蓬蓬的小果子,每一個都拖著細長的尾巴,小腦袋挨在一起,說著悄悄話似的。
學生由果實的多、密,有的在葉上、有的在葉隙中的現(xiàn)象,想象果實是調皮的小孩,要藏起來可又藏不全,充滿了情趣。這樣寫作,使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鮮活世界從學生心底自然地流淌出來。
(作者單位:武漢市光谷第五小學)
陶小平,湖北名師、正高級教師,著有《真味語文》研究隨筆。2014年,陶小平創(chuàng)辦“八真語文”工作室,專注于研究“真味語文”。2019年,該工作室晉升為湖北省名師工作室。近期,工作室聚焦學生習作的真實教學與真實評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真五步”作文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