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儲越
望著我的饞相,她布滿皺紋的額頭舒展開來,嘴角的笑容特別燦爛。
紅燒肉是我的故鄉(xiāng)長沙的一道名菜。逢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少不了這道硬菜。
小時候,奶奶隨我們住在廣州,時不時做紅燒肉給我吃。
紅燒肉的原料比較講究。記憶中,奶奶牽著我的小手,帶我去超市購買制作紅燒肉的原料。到了生鮮區(qū),我趕緊拿起幾盒五花肉往籃子里丟。奶奶連忙把肉放回原位,慢條斯理地教導:“五花肉要選東北黑豬肉,而且要選肥瘦均勻的,這樣的肉生長期長,沒有雜味?!闭f完,她環(huán)視一周,把所有豬肉看了一遍,還用手按一按相中的豬肉,確保里面沒有太多水分。
紅燒肉的做法并不復雜。奶奶麻利地把五花肉切成差不多大小的塊頭,再洗干凈鐵鍋,放少量油,開大火。只見肥肉在藍色火苗的炙烤下發(fā)出滋滋的聲音,透亮的油珠開始滲出,一陣油香味迎面撲來,溢滿整個房間。奶奶一手扶著腰,一手不時地用力揮動著鐵勺,讓白花花的肥肉充分浸泡在冒出的油汁中,不斷地接受滾燙油汁的煎炙和考驗。等五花肉完全變色,肥肉油汁基本炸出,奶奶才不慌不忙地把肉盛出來,放入砂鍋中。奶奶往砂鍋中放少量水,用小火繼續(xù)炆。這時候,奶奶改用勺子不停地攪拌,這樣能使肉皮不黏鍋底,不起鍋巴。加水使得油不被大量蒸發(fā),小火慢慢地熬出肉的鮮香,攪拌讓紅燒肉受熱均勻。這正是奶奶長期摸索出來的訣竅。連續(xù)攪拌十來分鐘后,奶奶額頭上早已沁出豆大的汗珠,可是她仍堅持著。等肉皮變得金黃,加少量鹽、老抽、大蒜和香菜。再過幾分鐘,一碗新鮮的紅燒肉就可以出鍋了。
我興奮地跑到餐桌前,只見一塊塊棕色發(fā)亮的紅燒肉堆成了小山,幾根綠綠的香菜在旁邊點綴,像極了三湘大地上佇立的鄉(xiāng)間別墅,這立馬勾起我無限的胃口。我連忙夾了一塊送進口中,肉最原始的香味直沖味蕾。咀嚼幾口,肉皮香脆又富有韌性,鮮甜可口;肥肉部分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瘦肉則有嚼勁,回味無窮。我依依不舍地把紅燒肉吞下了肚子,那種香、咸、蒜味交雜的香甜味道還在我口中徘徊,久而不散。我連續(xù)夾了幾塊紅燒肉,狼吞虎咽起來。奶奶在一旁沒有伸筷子。望著我的饞相,她布滿皺紋的額頭舒展開來,嘴角的笑容特別燦爛。她連忙說:“多吃點,你在長身體呢!”
傳統(tǒng)的家鄉(xiāng)紅燒肉是要放辣子的,但是我從小在廣州長大,吃不慣辣味,奶奶為我們做的紅燒肉就從沒放過辣椒。小時候的我自然體會不到這是改良版的紅燒肉,還以為這就是家鄉(xiāng)招牌菜紅燒肉的味道。慢慢地,我長大了一些,每次吃飯時看著餐桌上少不了的一小碟剁椒,知道了那是奶奶難以忘懷的家鄉(xiāng)記憶。我勸奶奶在紅燒肉中放點辣子,她卻總是搖頭。每年春夏交接的日子,廣州的天氣變得濕熱,奶奶背上總要放上一塊汗巾,行動變得緩慢??墒敲康叫聦W期開學,奶奶仍然會從老家趕來照顧我的生活,開始她那“不太習慣”的生活方式。
從去年開始奶奶因身體狀況不佳長期居住在老家。升入中學的我回老家的次數(shù)也在減少。今年過年因為疫情,我們?nèi)覜]有回長沙和奶奶一起團圓。這個大年三十,我在奶奶的電話遙控和指導下,親自做了一碗紅燒肉。這碗紅燒肉也很好吃,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我想念奶奶做的紅燒肉,想念奶奶。
指導老師 李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