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蕓 周瑋
一求職者想投遞杭州某大數(shù)據(jù)公司的產(chǎn)品運營崗位時,對方工作人員詢問“你們這個學校是三本嗎”,求職者回答“是”。該工作人員表示,該公司“只要二本以上統(tǒng)招的”。
教育部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shù)高達1031萬人,本科錄取人數(shù)只有454萬,剩余大部分人會去讀??啤W技術,或者直接就業(yè)。這意味著近600萬人都有可能遇到上述赤裸裸的學歷歧視。
本科生就不存在學歷歧視了嗎?現(xiàn)實給出的答案是殘酷的,很多大學畢業(yè)生都在求職過程中感受到了“學歷歧視”或“專業(yè)歧視”。
??粕舐毑灰卓梢韵胂?,但普通本科生也好不到哪里去。985、211高校之外的本科生有個統(tǒng)稱,叫“雙非”,這詞聽起來就自帶歧視味道。小天畢業(yè)于河北一所“雙非”高校,去年找工作時,因為遭遇“雙一流”學歷岐視,被一家國企放了鴿子。
小天說,畢業(yè)前,這家國企向他所在的高校發(fā)送了校園招聘信息,里面并沒有提到學歷和院校的限制。小天看到后,覺得國企機會不錯,投了簡歷。最開始的筆試和面試都順利通過,面試結束后還加測了一輪筆試題。
三輪考核期間,負責人依舊未對學歷做出相關要求。第二天,小天被告知通過面試,負責人希望當天簽三方協(xié)議,但因小天的三方協(xié)議放在家中,只能重新再約時間,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讓小天回去等通知。
過了兩天,小天遲遲沒有收到信息,主動詢問了兩次,工作人員一直說再等等,“人事那邊在處理”。兩三周后,小天又問為什么還沒發(fā)offer,這家企業(yè)打電話告訴他:總公司剛剛出了接收高校應屆畢業(yè)生的新政策,小天所在學校和專業(yè)不在“雙一流”之列,“可能沒法簽三方(協(xié)議)了”。
新政策出臺,負責與小天對接的部門主任也很無奈,于是熱心地幫他介紹了幾個其他的工作,不過小天都因為相同的理由被刷掉了。小天覺得這個突然出臺的政策很不公平:“就因為我的敲門磚不夠硬就把人拒之門外,不合理啊,‘雙一流又不能代表所有學生的水平,‘雙非并不一定很差!”
不少普通院校的本科生,通過考研的方式擠進985高校,他們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擠進去??删退銛D進去,也無法擺脫“雙非”的烙印。
張寧在山東一所985高校讀研一,本科就讀于一所“雙非”高校。研究生剛入學時,學校根據(jù)學生的本科學校水平,對新生獎學金進行了等級劃分:本科為985的多為第一等級,獎學金24000元;本科為211的為第二等級,獎學金18000元;第三和第四等級則是“雙非”等其他高校,獎學金分別為8000元和4000元。
張寧作為“雙非”高校畢業(yè)的學生,只拿到了4000元,對比拿到24000元的同學,“只有對方的零頭”。張寧認為:“大家都是保研或考研進入這所學校的,按照考研或保研成績,或者就讀后考試成績的排名,來決定獎學金的等級,顯然更加合理。不管是不是‘雙非,既然都憑本事考進來了,希望學校能把我們放在同樣的起點去考察?!?/p>
更早之前,張寧和本科校友都因為“雙非”的身份,在推免保研的過程中被很多院校拒之門外。張寧說:“在申請保研學校的系統(tǒng)輸入信息時,有些學校會要求填寫本科出身,是211、985還是普通一本。在有些高校的招生過程中,非211高校的學生根本就沒有進入面試的資格。有的高校為了招到好生源,會優(yōu)先選擇985、211高校的同學進行第一批面試,‘雙非的學生放在后面。這確實讓我們感到不公平。”
211本科生總歸好一點吧?不,歧視一樣存在,因為有種歧視叫“專業(yè)歧視”。在廣州某高校讀研的豆子說:“從本科學院名字到專業(yè)名字,我這一路都是被歧視過來的?!?/p>
2016年,豆子通過藝考和高考的雙重考核,成功進入遼寧大學藝術學院,所學專業(yè)為戲劇影視文學。豆子所在的藝術學院是趙本山投資建立的,2015年以前,它一直叫本山藝術學院。豆子入學前,學院與趙本山簽訂的15年合約期滿,更名為遼寧大學藝術學院。
雖然學院名字在豆子入學前就改了,但校內(nèi)的老師和同學、還有校外的企業(yè),對遼寧大學藝術學院印象最深的依然是“趙本山”,豆子走到哪兒都少不了被調侃一句:“你們都是唱二人轉的吧?”豆子哭笑不得。
2019年,豆子獲得研究生推免資格,綜合各方面因素,她選擇跨考到另一個專業(yè)。雖然遼寧大學的出身并不差,但在各大學校研究生面試時,她還是真切感受到了老師們對藝術生的誤解。
很多老師在面試時一看豆子是藝術生,首先就會在心里畫一個大大的叉,好一點的還會多問一句高考分數(shù),但絕大多數(shù)只是走個流程。豆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老師直接在面試現(xiàn)場對她說:“藝術生搞不了學術,畢不了業(yè)的,我們專業(yè)要寫好幾萬字的畢業(yè)論文?!?/p>
遇到這種情況,豆子不得不向老師解釋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不是低分專業(yè)。確實,豆子雖然是藝術專業(yè),但想要考入一所211高校,文化分數(shù)起碼要夠到省一本線的水平,否則藝考成績是不作數(shù)的。
保研的這幾個月里,豆子深刻體會到了大家對藝術生的偏見,雖然最后她成功跨考到了自己想去的專業(yè),但每每提到被歧視的“藝術生”身份,她都覺得無奈又無力。
在上海一所財經(jīng)類211高校讀大四的阿毛,從小成績就好,身邊沒有人覺得她會被學歷困擾,但她的問題在于:高考報志愿時選了財經(jīng)院校,進去之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想投身這個行業(yè),反而對傳媒業(yè)更感興趣。
于是阿毛開始了漫長的打破壁壘的過程,途中也躲不開疑惑的眼光?!拔野押啔v投出去,HR都覺得我投錯了地方?!彼f。阿毛開始想通過考研換專業(yè),后來又決定申請海外學校。但申請留學需要相關的實習經(jīng)歷,于是阿毛又回到了一開始的困境。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嘗試沖出重圍,尋找傳媒類的實習崗位。
阿毛是從快消企業(yè)入手的快消企業(yè)的市場部,是她當時能接觸到的、最靠近傳媒行業(yè)的選擇。但她投出去的簡歷,通通石沉大海?!霸谏虾?,厲害的人太多了,大的快消企業(yè)也太吃香了,人家為什么要放棄一個專業(yè)對口的學生而選我呢?”
阿毛只能從其他類型的企業(yè)市場部做起,積累經(jīng)驗之后再嘗試投遞快消外企。可能因為廣撒網(wǎng),也可能因為運氣好,阿毛碰上了一位校友,對方剛好是這個崗位的前任實習生,這個關系幫阿毛過了簡歷關。面試還算流暢,阿毛邁過了第一個檻,畢竟有了這段經(jīng)歷,之后再找實習就容易很多了。
漸漸地,阿毛開始理解招聘者的心態(tài)了。“我聽前任實習生說,放出招聘帖的半天內(nèi),郵箱就被簡歷擠滿了。他看到某些應聘者的學校名字后,想都沒想就直接放進回收站了。后來到我自己招繼任時也確實是這樣……簡歷實在太多了,根本看不過來,所以要先看學校直接刷掉一批?!?/p>
阿毛說:“別說找工作了,找實習崗位就已經(jīng)如此艱難,我真擔心別人看到我的本科專業(yè)后就把我的簡歷放到一邊。說實話,我覺得專業(yè)歧視很正常,還有樣貌歧視的呢。學歷,其實只是企業(yè)選人的一個篩選條件罷了?!?h3>老板招聘,眷顧母校算不算歧視其他學校?
從一所中外合辦的本科學校畢業(yè)的Alicia認為,私下“用應聘者不知道的理由”篩掉應聘者,才是更現(xiàn)實的“歧視”。
Alicia說:“填應聘資料時,一般沒有‘中外合辦這個選項,只能填‘雙非,但說實話,這對我影響不大。報考和讀書的這幾年里,我確實也被問過學校背景,但我很明確自己報考的動機想進入一個英語教學體系的學校。而且我進來后發(fā)現(xiàn)它挺適合自己的,所以我沒有被‘雙非困擾?!?/p>
因為學校是中外合辦的,所以她有同學在考公務員時,會被問到“思想成分”的問題,這可能是其他學校學生沒有的體驗。
Alicia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明顯的抱團傾向。之前她在一家證券公司實習,幫老板招實習生時,她發(fā)現(xiàn)有位應聘者是北大金融系第一名,但這人被淘汰了,老板錄取了另一個人,那人是老板的本科校友。這件事讓Alicia相當不解,甚至有點憤怒,她覺得這比“學歷歧視”過分多了,“這個篩選標準完全讓人想不到”。后來待的公司多了,Alicia才發(fā)現(xiàn)這是行業(yè)通病,很多老板都愿意招收自己的本科校友。“這是不是把對自己母校的情結,變成了對其他學校的歧視呢?”
Alicia對學歷的態(tài)度比較淡漠,她堅持認為在職場還是能力更重要,但她也明白學歷天花板是真實存在的,就像她最近在看的一本書中寫到的:“如果對一個人的人生進行長時間的追蹤,你就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學歷低的人往往只能找到薪水低的工作?!?/p>
“也許學歷的天花板,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堅固?!盇lici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