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嬋娟
(太原市道路綠化養(yǎng)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銀杏(GinkgobilobaL.)屬裸子植物門銀杏科銀杏屬,原產于中國,已有2.8×108年~3.5×108年的演化歷史。銀杏抗逆性強、病蟲害少、適應性廣、經濟壽命長,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在經濟、生態(tài)、觀賞和科研方面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此外,銀杏的藥用價值也得到了研究學者的廣泛關注,其在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治療老年癡呆癥、腦老化、腦缺血等方面療效顯著。銀杏的藥用價值主要來源于次生代謝產物,這類物質是植物生命活動正常運行或者生長發(fā)育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溫度和水分是影響植物生長的兩大環(huán)境因素,也是植物生命活動的基礎。研究表明,土壤溫度、水分的細微變化都會對植物的代謝和生長產生較大的影響。研究土壤溫度和水分對銀杏生長及次生代謝的影響,探索銀杏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對釆取適宜的栽培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銀杏實生苗為供試材料,平均苗高43.9 cm,地徑8.66 mm.試驗用土為中質壤土,土壤堿解性氮含量121.66 mg/kg,有效磷含量22.54 mg/kg,速效鉀含量86.77 mg/kg.
盆栽試驗于2018年進行,試驗設置2個溫度處理,分別為T1:最高溫25 ℃,最低溫15 ℃;T2:最高溫35 ℃,最低溫25 ℃.2個水分處理,田間持水量分別為S1:55%~60%;S2:40%~45%.共計4個處理組合,每個處理組合設3次重復。盆栽容器直徑為19 cm,高16 cm,每盆種植苗木2株。于6月22日,將盆栽苗木移入人工氣候室控制溫度,土壤含水量控制方法用稱重法,每天補充蒸發(fā)和吸收水分,并觀察銀杏幼苗生長狀況。處理時間為 40 d,處理完成后進行測定。
1.3.1 株高和地徑的測定
每處理隨機選擇3株,在處理完成后,用刻度尺測定幼苗基部到頂端部分的株高,游標卡尺測定距離地面2 cm處的地徑,并做好記錄。
1.3.2 干物質量的測定
先將盆土澆透水,然后將銀杏幼苗整株取出,用清水洗凈,吸干植株表面水分。之后將根系、莖稈和葉片分別取下,放入烘箱中,105 ℃殺青10 min,60 ℃烘干至恒重,稱重,分別記錄根、莖、葉的干物質量。
1.3.3 葉片次生代謝產物的測定
槲皮素、山奈酚素和異鼠李素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其含量,以C18柱為色譜柱,以甲醇與0.4%磷酸(體積比為 50∶65)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 360 nm.萜內酯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譜測定,以C18柱為色譜柱,以甲醇、四氫呋喃、水(體積比為25∶10∶65)溶液為流動相,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檢測。
用Excel 2010進行數據整理,用SPSS 24.0分析數據。
銀杏生長量能夠直接反應植株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是植株生長情況的直觀指標。溫度和水分對銀杏生長的影響見表1.
表1 溫度和水分對銀杏生長的影響
由表1可知,溫度和水分處理能夠顯著影響銀杏生長。其中,T1處理下的株高均高于T2處理;且在同一溫度處理下,S1株高顯著低于S2,各處理間差異均顯著。地徑變化趨勢和株高相似,但T1S1處理和T2S2處理差異不顯著。干物質變化趨勢和地徑相似,在同一溫度處理下,S1干物質量顯著低于S2,各處理間差異均顯著。
溫度和水分對銀杏次生代謝的影響見表2.
表2 溫度和水分對銀杏次生代謝的影響 mg/g
由表2可知,溫度和水分能夠顯著影響銀杏次生代謝產物。其中,槲皮素在T2溫度時高于T1;在同一溫度處理下,S1顯著高于S2,T1S1和T2S2處理沒有顯著差異,其它處理間差異均顯著。山奈酚含量在 T1 溫度時高于T2;在同一溫度處理下,S1顯著高于S2,處理間差異均顯著。異鼠李素在各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傸S酮含量變化趨勢和槲皮素變化趨勢相似,各處理間差異均顯著??傒苾弱ズ吭?T2 溫度時高于T1;在同一溫度處理下,S2顯著高于S1,各處理間差異均顯著。
1) 溫度和水分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關鍵因素,只有在一定的溫度和水分條件下,植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植物才能夠正常生長。呂曉敏等研究結果表明,增加溫度和降水量能增加根和葉的生物量。張素瑜等研究表明,適宜的土壤水分能夠提高作物吸收水肥的能力,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本研究結果表明,溫度和水分處理能夠顯著影響銀杏生長。其中,在最高溫25 ℃,最低溫15 ℃處理下株高、地徑和干物質量均高于最高溫35 ℃,最低溫25 ℃處理;且在同一溫度處理下,土壤含水量為55%~60%處理的株高、地徑和干物質量顯著低于土壤含水量為40%~45%處理??赡苁怯捎谠谧罡邷?5 ℃,最低溫15 ℃,土壤含水量40%~45%時,促進了根系的生長,有利于植物對物質和水分的吸收,從而增加了銀杏株高、地徑和干物質積累量。還有可能是在此溫度下,銀杏體內的酶活性達到最大值,能夠有效催化植株體內物質的代謝、合成和轉運,從而有利于植株生長和物質積累。在40%~45%含水量條件下,保證了銀杏幼苗充足的水分,既不會因為水分缺乏而造成生長緩慢,也不會因為水分過多造成水分脅迫。因此,有利于銀杏的生長。
2) 本研究結果表明,溫度和水分能夠顯著影響銀杏次生代謝產物,槲皮素和總黃酮含量在最高溫35 ℃,最低溫25 ℃時高于最高溫25 ℃,最低溫15 ℃時;山奈酚含量則相反。槲皮素和山奈酚在土壤含水量55%~60%處理下高于40%~45%處理。可能是由于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合成次生代謝產物的酶活性受到影響,從而使得次生代謝產物含量存在差異。同時,適宜的水分條件有利于物質的轉運和積累。異鼠李素在各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可能是溫度和水分對異鼠李素的合成過程沒有影響。因此,總體看來,最高溫25 ℃,最低溫15 ℃,土壤含水量為40%~45%時,銀杏長勢較好;在最高溫35 ℃,最低溫25 ℃,土壤含水量為55%~60%時,槲皮素和總黃酮含量較高;最高溫35 ℃,最低溫25 ℃,土壤含水量為40%~45%時,總萜內酯含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