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兩水中心小學 董向兵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導致對人才的需求在不同程度上發(fā)生變化,在小學時期,學生就可能出現(xiàn)很大的心理健康問題,而這其中,小學生的過敏傾向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教師和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利用正確有效的方法改善和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問題。
小學生還沒有一個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需要家長和教師加強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給予其適當?shù)男睦磔o導。大部分的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如果不對其進行適時的引導,很可能會產(chǎn)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小學生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容易發(fā)生叛逆,導致思想出現(xiàn)問題。這時,一定要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干預和指導,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強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對周圍所發(fā)生的事情太過敏感,感受性非常強,只要有事情就一直會擔心,放心不下,甚至包括一些小事,這使自己的行動受到嚴重制約和損害。甚至,他們對身旁的噪聲也非常敏感,擔心家屬中有人會受傷,生病或死亡,做事優(yōu)柔寡斷,即便做好事也會感到煩惱,經(jīng)常感覺到擔心和不安。主要表現(xiàn)如下。
①愛哭,膽怯,擔心,疑神疑鬼,小心眼兒,通常害怕其他人對自己的秘密或者算計自己的事情進行打探,因此容易對其他人產(chǎn)生敵意或警戒心太強,對外界的刺激敏感,易小題大做等。
②過敏傾向通常與不安傾向成正比關系。
③過敏傾向較強的人在每個場合中都很容易不安。
具有嚴重過敏傾向的人,通常都是神經(jīng)質體質,這是先天存在的,一般在幼兒階段就可以體現(xiàn)出來。比如,消化系統(tǒng)中的自主神經(jīng)極易出現(xiàn)紊亂,易導致腹瀉等身體的不良反應,具備這種特點的孩子一般被稱作虛弱兒。
大部分具有過敏傾向的小學生,他們的父母也存在過敏的傾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中,對孩子投入了太多的精力,過分地關注孩子,孩子一旦出現(xiàn)一點問題都會特別緊張。長期如此,就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過敏的傾向。
孩子在生活時,可能因為做過的一些事,遭受了嚴厲、暴力的懲罰,但是孩子并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處,同樣也沒有人告訴他們錯的原因。孩子為了不被懲罰,就只能謹慎、小心,每天生活在提心吊膽的環(huán)境中,警戒心非常嚴重,對其他人的舉動十分關注,總會擔憂其他人對自己做出不好的事情。
具有過敏傾向且比較嚴重的小學生,只是單純地對其進行指導是很難解決問題的,這是由于學生在每個情況、場合下都會體現(xiàn)出過敏傾向。若是只對一方面進行指導與改正,這樣不但會沒有任何效果,還會引起學生的厭惡,產(chǎn)生或加重逆反心理。
教師要對環(huán)境進行調整,尤其是從了解父母入手。一部分父母因為過于關注孩子,形成過度擔心孩子的習慣。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對孩子的父母進行指導,改善他們所用的教育方式。要讓父母改變教育方式,可以使家庭和學校緊密合作。首先,學校除了通過社交APP 的方式使家長改正消極的教育理念與手段外,還可以設立教學辦公室,定期為家長舉辦教育方面的活動,逐漸提升家長的正面教育水平,使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成長環(huán)境下,形成積極的心態(tài)和健全的人格。同時,教師也要使與家長之間的溝通變得更為密切,除按時開展家長會外,教師也可以通過QQ、微信建立班級群,向家長及時反饋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與心理情況,使家長可以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在學校時的情況。家長也不可只是單純地認為只要孩子可以吃得比較好,穿得好,就可以使其學習成績優(yōu)秀。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和學校、教師一起共同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
多鼓勵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參加集體活動。體育鍛煉能夠使小學生增強體質,降低敏感的因素;多參加集體活動可以深入了解其他人,營造一個互幫互助的氣氛,這樣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環(huán)境的適應水平,能夠有效地降低過敏傾向。
在教師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第一,教師可以通過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比如,拔河、接力跑、大家一起做勞動等。因為這些活動都是需要學生之間具有一定的默契才可以順利完成。在進行這些活動時,一方面可以對小學生的團隊精神以及集體榮譽進行培養(yǎng),為日后的人際關系的建立提供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很直觀地將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展現(xiàn)出來,讓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深入的交流,加強彼此的了解。第二,學校也可以通過開設有關心理健康的講座,改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聽講座的對象不僅限于學生,也可以是教師。教師在聽心理健康講座時,可以總結從主講人那里學習的先進方法、觀念以及相應的經(jīng)驗,并將其運用于自身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同時,小學生可以認真聽心理健康的講座,構建一個心理保健的機制和觀念,學會對自己進行正確的心理疏導,使自己具有陽光快樂的態(tài)度,可以在本質上降低心理障礙問題出現(xiàn)的概率。
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關系著小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十分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要學會甄別心理健康的種類。通常情況下,對敏感性較強的小學生進行指導時,要以鼓勵為主,使小學生多參加比較輕松快樂的活動。同時,也要注意,較敏感的小學生總是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不引人注意,這就常常會使人們容易忽略。所以,對敏感性較強的小學生,最重要的是家長與教師密切合作,共同關注,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恢復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