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生芳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橋頭鎮(zhèn)新城畜牧獸醫(yī)站,青海大通810100
牛瘤胃酸中毒病例癥狀顯著,治療不及時極易致其死亡,一旦確診本病要立即治療,臨床單一采用西醫(yī)治療效果不佳且治標不治本,實施中西獸醫(y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控制患牛死亡率,維護牛養(yǎng)殖戶的經(jīng)濟利益。
因飼養(yǎng)管理不當,牛長期大量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豆渣、馬鈴薯和玉米等)在瘤胃發(fā)酵產(chǎn)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胃內pH 值降低,細菌含量減少,纖毛蟲活性下降,因消化排毒不暢使得牛機體紊亂而引發(fā)酸中毒[1]。此外,牛食用的飼料單一化或含糖量高,以及牛暴飲暴食、飼料突換均有可能導致牛瘤胃酸中毒的發(fā)生。
牛瘤胃酸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分為急性癥狀和慢性癥狀,以急性發(fā)病為主,患牛流涎、口氣酸臭,呼吸急速,高達90 次/min,心率快速上升,高達120~130 次/min,病情嚴重的患牛臥地不起,眼窩凹陷,間歇性呻吟,肌肉震顫,糞便稀薄酸臭且混有消化不完全的飼料顆粒與黏液,若救治不及時往往于數(shù)小時內死亡;慢性病例大多從急性病例轉化而來[2],慢性癥狀為患牛精神頹廢,喜臥、呻吟磨牙,食欲減退、反芻停止,極度消瘦,排酸臭稀糞,甚至昏迷。
2020年6月,大通縣橋頭鎮(zhèn)某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了5頭西門塔爾牛,其中有1 頭牛因食用大量玉米秸稈和玉米種子后出現(xiàn)流口水、口津黏膩、嘔吐癥狀,對患牛進一步觀察,口氣酸臭、精神頹廢、步態(tài)不穩(wěn)、左側腹部膨大,測量體溫高達40 ℃,脈搏96 次/min,呼吸80 次/min,腹痛、排酸臭稀便,內含血液,聽診瘤胃有氣體串動音,腸內有響音,臨床確診為急性牛瘤胃酸中毒。
1)及時給患牛洗胃,在5 L 水中加入生石灰1 kg,攪拌均勻靜置數(shù)分鐘后取上清液2 L,使用胃導管將上清液導入瘤胃,再將胃內容物導出,重復沖洗2~3 次后加入適量瘤胃液,能夠顯著降低瘤胃內pH 值。
2)中藥方劑一:六曲100 g、柴胡40 g、檳榔45 g、枳實50 g、萊菔子60 g、山楂50 g、椿樹60 g、芒硝80 g、常山35 g、大黃60 g、麥芽50 g,諸藥混合研磨為細粉后,分2 次給病牛沖服。中藥方劑二:檳榔、青木香各35 g,蒼術、陳皮、黃芪、厚樸、澤瀉、白術、山楂各30 g,甘草15 g,諸藥混合水煎取汁,候溫灌服給病牛,1 次/d,連續(xù)灌服3 d。
3)靜脈注射20 mL 10%安鈉咖注射液+1.5 L 5%碳酸氫鈉注射液+1 L 5%糖鹽水,旨在中和酸中毒。同時對患牛強心補液,能夠保證其生命體征平穩(wěn),維持瘤胃酸堿平衡,促進機體消化功能的恢復。通過上述方案治療3 d 后,該病牛痊愈。
1)在現(xiàn)代養(yǎng)牛生產(chǎn)中,牛瘤胃酸中毒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疾病,主要是因為牛飲食失常后大量分泌胃酸致使牛內分泌失調,繼而引發(fā)中毒。本病的發(fā)生與養(yǎng)殖戶平常飼養(yǎng)管理不科學息息相關,因此預防牛瘤胃酸中毒的關鍵措施是強化并提高養(yǎng)殖戶科學飼養(yǎng)管理意識。
2)日常飼養(yǎng)管理中防止牛只偷食、誤食精料,喂料做到定時定量,避免牛只長時間饑餓而暴飲暴食,對富含碳水化合物以及含糖量高的飼料要嚴格控制,調整青干草、青貯飼料和精飼料的比例,保證飼料配比合理,不可過度育肥而突換飼料,應遵循高粗飼料—高精飼料的過渡飼養(yǎng)轉換原則[3],日糧中可添加緩沖劑,適當增加纖維素的含量,維持牛瘤胃酸堿平衡。
3)臨床上牛瘤胃酸中毒多為急性發(fā)作,治療關鍵是盡快解除酸中毒,使用石灰水及時給病牛洗胃,能夠使瘤胃中的乳酸與氫氧化鈣中和生成可溶性乳酸鈣,從而有效減少瘤胃內乳酸含量,排除有毒物質,在臨床選擇石灰水進行洗胃時要對石灰水(澄清液)的濃度和用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灼傷胃壁。
4)針對牛瘤胃酸中毒病例的治療,本次在采用石灰水洗胃的基礎上實施中西獸醫(yī)結合療法,同時結合補堿補液治療,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