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西,袁銘銘,熊曉麗,鐘國豪
1.江西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中成藥質(zhì)量評價重點實驗室,江西省藥品與醫(yī)療器械質(zhì)量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2.江西省藥品檢查員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1
草烏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Aconitum 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塊根。秋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干燥。草烏味苦、性熱,有大毒,具有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的功能,用于風寒濕痹,心腹冷痛,麻醉止痛等[1],是臨床常用名貴中藥和蒙藥材?,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其生物堿類成分中的二萜生物堿是發(fā)揮治療功效的關鍵成分[2]。
迄今為止的化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草烏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生物堿類,其他還包括黃酮類、糖苷類、揮發(fā)油類等。不同炮制方法,其化學成分也會有一定的差別[3]。
草烏中含有大量生物堿,且種類較多,主要為二萜類生物堿。包括新烏頭堿(A1)、烏頭堿(A2)、次烏頭堿(A3)、北草烏堿(A4)、去氧烏頭堿(A5)、苯甲酰新烏頭原堿(A6)、苯甲酰烏頭原堿(A7)、10-羥基烏頭堿(A8)、焦新烏頭原堿(A9)、苯甲酰次烏頭原堿(A10)、焦烏頭原堿(A11)、尼奧寧(A12)、焦次烏頭原堿(A13)、焦去氧烏頭原堿(A14)、15-α-羥基尼奧寧(A15)、新烏頭原堿(A16)、烏頭原堿(A17)、次烏頭原堿(A18)、查斯曼寧(A19)、塔拉地薩敏(A20)、弗斯生(A21)、牛扁堿(A22)、別那寧(A23)、氨茴酰牛扁堿(A24)、海替生重排產(chǎn)物(A25)、denudatine(A26)、北烏堿A(A27)、北烏堿B(A28)、北烏定(A29)、8-乙氧基-14苯甲?;?15-甲氧基烏頭原堿(A30)、acsonine(A31)、14 苯甲酰基-15-甲氧基-16-氧化烏頭原堿(A32)、3-乙酰烏頭堿(A33)、3-乙酰烏頭新堿(A34)、3-乙酰-10-OH 烏頭堿(A35)、10-OH-中烏頭堿(A36)、8-乙氧基-14 苯甲?;?新烏頭堿(A37)、Beiwucine(A38)、準格爾烏頭堿(A39)、準格爾烏頭胺(A40)、塔拉烏頭胺(A41)、多根烏頭堿(A42)、3-脫氧烏頭堿(A43)、異塔拉烏頭定(A44)、荷克布星A(A45)、8-甲氧基-14-苯甲酰-beiwutinine(A46)等[3-15]。
趙英永等[16]采用水蒸氣蒸餾提取草烏中揮發(fā)性成分,并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GC-MS)聯(lián)用方法進行研究鑒定了14 個化合物,占揮發(fā)油總量的97.62%,包括環(huán)丙烷甲醇(B1)、N-甲基高藜蘆胺(B2)、N,N-二甲基芐胺(B3)、4-氨基聯(lián)苯(B4)、鄰苯二甲酸二丁酯(B5)、1,5-二甲基己胺(B6)、棕櫚酸甲酯(B7)、O-鄰(丁氧羰基)苯甲酰羥基乙酸乙酯(B8)、棕櫚酸(B9)、十三烷酸乙酯(B10)、亞油酸甲酯(B11)、7-乙烯基十六內(nèi)酯(B12)、十一烯酸(B13)、(順、順,順)-9,12,15-十八烷三烯-1-醇(B14)等。其中,棕櫚酸和O-鄰(丁氧羰基)苯甲酰羥基乙酸乙酯的含量最高,相對含量分別為34.04 和22.22。
草烏中還含有多糖類[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α-(1 →3),(1 →4)-D-葡萄糖等],重金屬(鉛、鎘、砷、汞等)等成分[17-19]。
早在1958 年,張覃沐等[20]就研究發(fā)現(xiàn),當對小白鼠注射烏頭堿的劑量達到0.05 mg/kg 時就會出現(xiàn)鎮(zhèn)痛作用,且隨著劑量的增加,鎮(zhèn)痛作用也隨著增強。
另有動物實驗表明[21],烏頭堿和次烏頭堿能夠減輕疼痛并減少足腫脹大鼠模型的抽搐次數(shù),其鎮(zhèn)痛機制與中樞神經(jīng)細胞膜Na+通道開放密切相關。烏頭堿、新烏頭堿等可作為Na+通道的激活劑,對 Na+通道結(jié)合位點有較好的結(jié)合,致使其去極化而阻滯疼痛傳導[22]。
程薇等[23]研究發(fā)現(xiàn)用10%蛋清液對大鼠足跖皮下注射,制造急性炎癥模型,利用低頻電磁復合脈沖刺激、促透劑聯(lián)合促進草烏提取物的透皮吸收,實驗結(jié)果表明足跖容積和足跖腫脹度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下降,對蛋清溶液所致的急性炎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支美汝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生草烏還是訶子制草烏均能抑制炎癥因子一氧化氮(NO)、腫瘤壞死因子(TNF-α)、細胞介素6(IL-6)的釋放,進一步明確了草烏的抗炎機制。
2009 年,劉太華等[25]研究發(fā)現(xiàn)烏頭堿、新烏頭堿對巨噬細胞活性有抑制作用,且濃度越大,抑制巨噬細胞分泌 TNF-α 的作用越強。其中20 mg/100 mL 的烏頭堿和新烏頭堿對巨噬細胞表達 CD91 和CD13 的抑制作用最強。鄒帆等[26]研究發(fā)現(xiàn)烏頭堿能夠誘導骨肉瘤143B 發(fā)生caspase 依賴的凋亡,且隨著濃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加強。進一步證明了烏頭堿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臨床中常被用于緩解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以改善晚期癌癥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烏頭堿對心功能不全大鼠離體心臟具有一定正性肌力作用,且烏頭堿在激動鉀通道的情況下,與單純使用烏頭堿相比,隨著有效濃度范圍增大,強心效果明顯增強[27]。溫善姍等[28]通過觀察烏頭堿對H2O2構(gòu)建的心衰細胞模型的強心作用的量-時-效關系發(fā)現(xiàn)烏頭堿對心衰模型有明顯強心作用,并推測出50 μmol/L 的烏頭堿,0.5 h 時效果最強。
此外,草烏除具有上述描寫的藥理作用以外,還具有免疫、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29],且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30]等有一定的影響。
草烏是中醫(yī)臨床常用藥材之一,尤其在具有舒筋活絡等功能主治的方劑中比較常見?,F(xiàn)代研究已發(fā)現(xiàn)多種活性成分,且藥理作用較強,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草烏的毒性較大,一般需經(jīng)過加工炮制后應用,且臨床禁忌較多,應用較為慎重。因此,在不改變藥理活性的情況下降低毒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也有較多的學者對草烏的炮制減毒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訶子可顯著抑制生草烏的心肌細胞毒性,尤其是中劑量(4~6 mg/mL)使用時,其訶子炮制品比生草烏的安全性更高、更持久[24]。在今后的研究中,為了更好地應用本藥材,達到更好地臨床療效,還需要對其減毒機制、化學成分有更深入的研究,確定更多的活性成分,明確其藥理作用,建立統(tǒng)一、嚴格的質(zhì)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