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秀
(休寧縣商山鎮(zhèn)人民政府,安徽 休寧 245421)
油菜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尤其對低溫的抵抗能力較強,非常容易存活。油菜作為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既可以食用,又可以作為旅游要素來吸引游客欣賞,具有重要的食用價值及經濟價值。因此,加強對油菜栽培技術的研究,強化油菜種植管理,對進一步提升油菜種植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在選擇油菜品種時,要結合當地的自然氣候、土壤條件等,選擇適宜的油菜品種。例如,在氣候寒冷區(qū)域,可以選擇抗寒能力較強的品種;在氣候較為干旱的區(qū)域,可以選擇抗旱、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只有根據不同地區(qū)的不同自然條件選擇合適的油菜品種,才能提高油菜的種植存活率,進而提升其種植效益。
育苗床要選擇土質較好、土壤肥力較高、地勢較為平坦且向陽的區(qū)域。同時,為了方便澆水,苗床地需臨近水源。
在整理苗床時,要結合育苗數量的實際需求,合理設置苗床規(guī)格。例如,在125株/m2的種植密度下,苗床的廂寬和溝深應分別為150 cm和24 cm。整地要細,力求細碎平整;為保證土壤肥力,需在底土中混入有機肥[1]。
首先,對選定的油菜種子進行篩選,去除種子中不飽滿種粒和雜物。其次,播種前要進行曬種。選擇太陽光照射較強的時間段將種子晾曬一兩天,該步驟既可以提高種子活性,又能滅蟲殺菌。最后,選擇福爾馬林、高錳酸鉀以及石灰水等藥劑對種子進行拌種,以預防苗期病蟲害的發(fā)生[2]。
一般情況下,油菜在秋、冬季播種,翌年春季開花,但有些地區(qū)也可以春種[3]。冬油菜于9月底種植,翌年5月底收獲;春油菜于4月底種植,9月底收獲。油菜的種植方式有2種,一種是直播,即在田間確定好行距后挖溝,一般行距0.5 m左右,溝深3~5 cm,隨后將油菜種按照稀而勻的原則順溝播下,播完后用細土進行覆蓋。另一種是先培育好油菜苗,之后再按照一定的間隔進行移栽。移栽前先選好大苗、壯苗,然后挖溝,溝深約11 cm,每條溝的間距約為0.5 m,隨后進行移栽,栽好后覆土、澆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通常情況下,在幼苗2葉和4葉期分別需進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間苗,以確保油菜具有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使每株幼苗均能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間苗時需剔除生長狀態(tài)不好的劣質苗,保留生長勢較好的優(yōu)質苗,并保障留苗量符合栽植密度要求。一般情況下,密度為125株/m2,可保證油菜幼苗健康生長。
合理的施肥可以給油菜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在油菜生長過程中,可結合其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要求施不同類型的肥料。例如,定苗期和油菜返青季節(jié)要追加一定量的尿素,在油菜花期要施一定的有機肥和磷肥[4]。
具體施肥方法:①施加基肥,一般以有機肥為主,每667 m2施1 500~2 000 kg,并配合30 kg左右的復合肥、1 kg左右的硼肥;②苗期追肥,主要在定苗時或油菜植株長出5片真葉時,每667 m2施加5~6 kg尿素,并結合具體情況補施磷鉀肥,苗后期追施高氮復合肥10 kg左右;③油菜薹期中期,薹高15~30 cm時,每667 m2施加15~20 kg高氮復合肥;④油菜開花結莢期,噴施0.1%~0.2%的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在苗后期、抽薹期需各噴施一次0.2%硼砂水溶液,防止出現“花而不實”的現象[5]。
在油菜生長期間需做好灌溉工作。如果土壤過于干旱,容易影響油菜正常生長,限制其生長速度,不利于油菜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如果降水過多,會出現積水現象,容易導致油菜根系出現腐爛,降低產量。因此,要做好油菜田間灌溉和排澇工作。如果出現干旱,要及時進行灌水,可以使用水肥一體化方式進行灌溉。采用這種方式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又能保障土壤濕潤性,保證植株健康生長[6]。如果降水量較多造成田間積水,要結合具體情況設置、挖掘排水溝,并對其進行定期清理,保障排水通暢,對田間積水進行合理引流,避免對油菜正常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病蟲害是影響油菜正常生長的主要因素。在油菜生長期間,要結合具體情況做好科學管理,優(yōu)化種植環(huán)境,保障土壤濕度,確保油菜根系活力,強化其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要對油菜生長過程進行定期巡視,及時發(fā)現病蟲害問題,避免病蟲害發(fā)生、蔓延,將病蟲害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通常情況下,油菜種植中的常見病蟲害有菌核病和潛葉蠅。對于菌核病,可每667 m2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5 g兌水50 kg,對葉片進行噴霧,可以取得較好防治效果。對于潛葉蠅,可在成蟲產卵盛期,噴灑90%晶體敵百蟲1 000倍液,隔七八天噴1次,連噴2次,防效較好。
油菜成長期間,需做好田間除草工作,避免雜草與油菜爭奪養(yǎng)分和水分,對油菜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刹扇∪斯こ莼蚧瘜W藥劑除草等方法防除田間雜草。對于田間的看麥娘、硬草、播娘蒿、野燕麥等雜草,可每667 m2使用烯草酮30 mL兌水30 kg進行噴灑。噴灑時注意需均勻噴施,避免漏噴或者重噴?;瘜W除草應在油菜花期之前進行,并且以冬季前用藥為主。
通常情況下,油菜在9月種植,翌年5月底收獲,其生長期要跨越氣溫較低的冬季。為保障油菜順利越冬,免受凍害,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防凍措施,提高油菜存活率、保障其產量和生長質量[7-8]。例如,清溝瀝水,培土壅根;摘除凍薹,清理凍葉;及時追肥,噴施硼肥;加強測報,防治病害;田間覆蓋,提高地溫。
要充分把握油菜的收獲季節(jié),收獲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收獲過早,角果生長成熟度不足,影響產量;收獲過晚,角果過于成熟,容易引起果殼炸裂、籽粒散落,造成減產。因此,要精準把握油菜的成熟期。應在油菜田間有80%植株出現黃熟現象時,及時收獲。收獲后,要將帶籽秸稈進行一定時間的晾曬、脫粒、攤曬等,待油菜籽中的含水量降低至10%左右時,即可入倉存儲。
為進一步促進油菜種植生產、提高油菜質量、強化油菜種植效益,要對油菜栽培技術進行綜合性研究,采取科學合理的油菜栽培手段,從科學選種、整地、播種、合理進行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病蟲草害等方面入手,保障油菜健康生長,進而提高油菜種植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