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龍
(白銀公路局高等級公路養(yǎng)護中心 ,甘肅 白銀730900)
在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中,采用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可以延長瀝青路面的損壞時間,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預防性養(yǎng)護是一種早期的主動防御性養(yǎng)護方式,當路面出現較為輕微的病害時,就可采用相應的預防性養(yǎng)護技術,避免病害進一步擴大,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預防性養(yǎng)護主要針對瀝青路面的表面層,需結合高速公路的實際情況和路況檢測數據,認真分析路況指標,科學研判,因路制宜,合理編制預防性養(yǎng)護計劃和養(yǎng)護方案。
在該項技術中,主要包括抹縫和開槽灌縫。采用抹縫技術時,使用密封膠直接進行涂抹,可避免路面小型裂縫繼續(xù)發(fā)展。應選擇具有良好黏性和彈性的密封膠,一旦發(fā)現路面局部出現細小裂縫問題,就要及時采用這一技術進行處理。采用灌縫技術時,需考慮到在春秋季或比較干燥的季節(jié)使用。通常要采用灌縫膠對裂縫縫隙進行灌注。
霧封層技術主要將具有高滲透性能的改性瀝青噴灑到路面之中,形成堅固的防水層,可避免路面出現老化和裂縫。一旦高速公路的路段受到自然風化的影響,或在車流量較大的情況下出現松散,就可采用這一技術。在操作的過程中,要暫時對交通予以封閉,確保乳化瀝青破乳后,才能正常開放交通。
該技術主要使用的材料有乳化瀝青、水、級配石料等。通過對這些材料進行合理配比,就能進行分層機拌與攤鋪。采用稀漿封層時,需采用改性乳化瀝青進行摻配。當路面暫未發(fā)生質量問題時,就可采用這一技術。
選擇適當的瀝青黏合材料,將其均勻噴灑在路面之上,再將單粒徑碎石撒在瀝青之上,使用輪胎壓路機進行碾壓處理。
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在投入運行后會受到車輛荷載與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路面產生不同類型和程度的病害問題。常見的病害問題是裂縫,隨著路表雨水、雪水的滲入,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路面病害會日趨加重,嚴重時會出現龜網裂、車轍、坑槽等病害,影響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發(fā)展到后期甚至還會影響車輛行駛安全。傳統(tǒng)的養(yǎng)護技術主要是對裂縫進行相應的修補,其整體修補效果比較差,需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影響路面功能的發(fā)揮。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保持路面的使用功能,必須加強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及早期裂縫處治。
在使用灌縫技術時,需采用專門的灌縫機和灌縫膠對路面裂縫進行處理,及時填充裂縫的空隙。通過這一技術可充分發(fā)揮出灌縫膠的熱穩(wěn)定性與防水性,避免在灌縫之后出現再次開裂的情況。第一,可通過機械化施工的方式對裂縫進行處理,只需向縫隙中灌注相應的灌縫膠,就能確保裂縫得到有效的填充,具有良好的封閉效果。第二,灌縫技術可避免路面繼續(xù)遭到破壞,延長高速公路的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第三,灌縫技術不會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更不會破壞本地環(huán)境。第四,灌縫技術適用于比較規(guī)則的線性裂縫。
通常會在春季和冬季進行灌縫施工。這兩個季節(jié)的溫度比較適宜,采用灌縫材料就能發(fā)揮出其最佳的性能,確保材料順利填充到裂縫之中,避免較大的拉伸應力對材料造成不良影響。
第一,正式進行施工之前,需對灌縫機和刻槽機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確保其性能完善,技術狀況良好,可以正常發(fā)揮功效。第二,根據路面裂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裂縫處治方案,確定刻槽寬度、深度以及灌縫的厚度、寬度等技術參數。第三,進行灌縫施工時,要提前一個小時對灌縫封機進行加熱處理。對密封膠進行加熱時,要設置溫度,確保密封膠的質量符合要求,并將其投放到專門的設備之中進行攪拌,攪拌至193℃,但不能超過204℃,就能確保密封膠融化,提高灌縫效果。
第一,需確保操作人員具有專業(yè)的技術知識和技能,經驗豐富,這樣才能在正式開槽之前明確裂縫,了解裂縫的實際情況,明確修補類型,保證劃線工作順利完成。如果裂縫的范圍較大,或者以龜裂為主,則不建議采用這種方式。正式對裂縫進行修補之前,需進行標記。第二,劃線工作完成后,就要在明確劃線的裂縫表面處進行標記,并對其進行編號,這樣就能在灌縫的過程中及時找到裂縫,準確開展作業(yè),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明確裂縫的類型與各項技術參數,及時對開槽尺寸進行調整,在對其進行調整時,可將刀具厚度作為依據,這樣不僅能夠及時將裂縫中的材料及時進行清理,還能提高灌縫的效果。第二,在確定開槽深度時,主要以寬度和深度與寬度紙幣為依據。通常,開槽的寬度不少于1 cm,不超過1.5 cm。對開槽深度進行控制時,需確保其深度不低于1.5 cm,不要超過2 cm。第三,進行開槽施工時,通常要選擇兩名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操作,要保證開槽機沿著裂縫中間的劃線出發(fā),切割出均勻的長方形凹槽,避免方向偏離,減少對周邊材料所造成的影響。
第一,槽中存在許多雜質和灰塵,需采用高壓氣體噴射設備清理槽。為了加強對槽內表面的處理,可使用專門的鋼絲刷將表面的雜質清理干凈,然后用吹風機及時對裂縫周邊的灰塵進行處理。通常要清理兩次,每一次均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規(guī)范和要求進行操作,將裂縫周邊的灰塵與雜物清理干凈,保證凹槽表面瀝青面層與密封膠緊密黏結。第二,正式進行灌縫之前,需采用熱噴槍對槽縫進行加熱和清理,保證其內部環(huán)境干燥,需對槽縫內的表面進行加熱處理,在這一過程中,要合理把控溫度,保證表面溫度不得低于80℃,不要超過100℃。
清縫工序完成以后,在密封膠加熱溫度達到193℃左右,這樣就可以及時灌入密封膠。用灌縫機上帶有刮平器的壓力噴頭將密封膠均勻地灌入縫內,并將裂縫兩側拖成一定寬度和厚度的密封層,以確保密封膠與裂縫兩壁緊密黏結,使密封膠在裂縫表面形成T型。灌注時要自上而下、從一端向另一端充分灌滿,以避免縫低產生的氣泡導致灌縫脹破,必須保證連續(xù)平穩(wěn)灌注,不易過快、不易停頓,確定密封膠完全填充到槽縫之中。如出現輕微龜裂、裂隙等現象,可采用橡膠抹平板反復刮平密封膠,達到密封效果。密封膠灌注完成以后,可以在其表面撒鋪適量的石屑,這樣就能形成較為完整的上覆層,提高表面的防滑性能。
隨著灌封膠的溫度不斷下降,確定其溫度到達正常的溫度范疇后,就要將其周邊的雜物及時進行清理。清理完畢后,就要進行交通開放工作。在開放初期,需保證行車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確定灌縫的位置沒有任何問題后,就可以恢復到正常的行車速度。
第一,要合理選擇裂縫的處治時間,處治時間宜為每年3~4月份,經過冬季“冷縮過程”,裂縫的縫寬在初春時為最大值,此時灌入密封膠在氣溫升高時,裂縫會逐步縮小,在雨季將起到良好的阻水作用。第二,要高度重視工藝流程及材料選取,開槽灌縫工藝適合寬度大于5 mm的縱橫向單一裂縫,開槽尺寸至少為1 cm寬,1.5~2 cm深,開槽的深度、寬度之比不應超過2∶ 1,比值越低越好。灌縫材料需要嚴格按照氣候條件選用,采用性能良好的密封膠。第三,隨時關注天氣預報,堅決杜絕在雨后的天氣進行灌縫,路面潮濕和溫度低于4℃的條件會降低材料的黏合力,容易使材料脫落、裂縫處滲水等。
作為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渠道,高速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通過選取典型路段進行跟蹤觀測,發(fā)現灌縫膠與路面裂縫黏結性好、銜接密實、表面平整、耐磨、防水效果良好等優(yōu)點。灌縫膠對裂縫有良好的封閉作用,主要是防止雨水下滲,有效減緩路面病害進一步發(fā)展,從而延長公路壽命周期,降低養(yǎng)護成本。預防性養(yǎng)護是一種先進的養(yǎng)護理念,與傳統(tǒng)的養(yǎng)護方式存在較大差別。需結合高速公路的實際情況,引進先進的預防養(yǎng)護工藝與設備,嚴格保障路面質量,延長高速公路的使用壽命,保證車輛行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