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霞 陳尚萍 楊小海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廣東茂名 525000
臨床中,子癇前期主要是指產(chǎn)婦在妊娠20 周以后出現(xiàn)的蛋白尿及血壓升高等情況,其臨床癥狀主要以上腹部不適、惡心及嘔吐為主,若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伴隨著病情進展極易導致重度子癇前期、子癇臟器功能不全、胎兒生長受限等情況出現(xiàn),對母嬰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相關研究顯示,氧化應激反應、免疫功能障礙以及營養(yǎng)缺乏等是導致子癇前期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并對孕期正常的妊娠功能產(chǎn)生嚴重影響[2]。血清維生素A、E 均屬于抗氧化劑,若機體內(nèi)維生素A、E 缺乏會導致機體內(nèi)氧化應激反應增加,從而加重氧自由基對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損傷,導致子癇前期的發(fā)生及發(fā)展[3-4]?;诖?,本研究檢測孕婦的血清維生素A、E 水平,并探討其與子癇前期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因子癇前期于茂名市人民醫(yī)院產(chǎn)科接受治療的113 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并依據(jù)其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度子癇前期組(69 例)與重度子癇前期組(44 例),并選取同期于茂名市人民醫(yī)院產(chǎn)檢的113 名健康孕婦作為對照組。輕度子癇前期組孕婦年齡21~39 歲,平均(28.4±4.1)歲;孕齡27~38 周,平均(36.1±2.0)周。重度子癇前期組孕婦年齡23~37 歲,平均(28.1±3.8)歲;孕齡26~39 周,平均(36.3±2.1)周。對照組孕婦年齡22~39 歲,平均(28.3±4.0)歲;孕齡29~38 周,平均(36.4±2.0)周。三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三組孕婦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子癇前期孕婦納入標準:①入選孕婦為單胎妊娠;②孕婦符合子癇前期的診斷標準[5]。子癇前期孕婦排除標準:①存在子癇前期疾病史以及其他妊娠期合并癥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及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③合并認知功能障礙及精神類疾病無法有效配合者。對照組納入標準:①入選人員經(jīng)產(chǎn)檢結果顯示均健康;②具備完整的臨床資料。對照組排除標準:①重要功能器官嚴重障礙者;②存在精神類及感染性疾病者;③部分臨床資料缺失者。
維生素A、E 指標檢測:分別在各組人員入院后采集其5 ml 的空腹靜脈血,不做抗凝處理,并將其放置于0~4℃的環(huán)境下避光保存待檢,以3000 r/min 速度進行15 min 的離心操作,取其上清液,采用Agilent UPLC1290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其維生素A、E 水平,檢測所用試劑盒由上海源葉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比較三組孕婦的維生素A、E 水平; 分析維生素A、E 水平與子癇前期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維生素A、E水平的正常值范圍:維生素A 0.3~0.7 mg/L;維生素E 5~20 mg/L。
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任意兩組比較采用LSD-t 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并采用Spearman 等級相關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重度子癇前期組的維生素A、E 水平低于輕度子癇前期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輕度子癇前期組的維生素A、E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三組維生素A、E 水平的比較(mg/L,±s)
表1 三組維生素A、E 水平的比較(mg/L,±s)
組別 例數(shù) 維生素A 維生素E對照組輕度子癇前期組重度子癇前期組F 值P 值113 69 44 t 輕度子癇前期組與對照組比較值P 輕度子癇前期組與對照組比較值t 重度子癇前期組與對照組比較值P 重度子癇前期組與對照組比較值t 輕度子癇前期組與重度子癇前期組比較值P 輕度子癇前期組與重度子癇前期組比較值0.41±0.06 0.34±0.03 0.29±0.01 10.131<0.05 10.119<0.05 10.305<0.05 10.642<0.05 18.6±5.1 15.4±5.1 14.3±3.5 10.968<0.05 11.327<0.05 10.522<0.05 10.354<0.05
維生素A、E 水平與子癇前期嚴重程度成負相關(P<0.05)(表2)。
表2 孕婦維生素A、E 水平與子癇前期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子癇前期是妊娠期孕婦特有的疾病類型,伴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導致孕婦出現(xiàn)多臟器損傷甚至昏迷,對母嬰安全造成不利影響[6]。目前,子癇前期的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主要認為是由于胎盤著床較淺或者灌注不足等致使胎盤功能障礙,進而引發(fā)蛋白尿及高血壓等情況出現(xiàn)[7-8]。近年來,我國妊娠期子癇前期的發(fā)病率逐漸呈遞增趨勢,同時逐漸成為導致圍生兒及孕產(chǎn)婦死亡的重要因素[9]。因此,通過分析其具體發(fā)病機制并探討其相關因素,有助于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從而使得母嬰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證。
在人體代謝過程中,維生素A、E 是重要的抗氧化劑,對于人體內(nèi)氧化-抗氧化系統(tǒng)平衡的有效維持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具有改善血流動力學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效果[10]。維生素A 的生理功能主要包含促進機體的生長發(fā)育、維持皮膚黏膜的完整性、視覺功能、 調(diào)節(jié)骨代謝以及對腫瘤生長進行有效抑制等。另外,維生素A 在早期的胚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心臟發(fā)育以及脊柱骨骼生長等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若缺乏則極易導致發(fā)育異?;蛘吲咛ニ劳銮闆r出現(xiàn)。維生素E 則具有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等功能,同時能夠?qū)Ω黝愋难芗膊∵M行有效預防,如缺乏則極易導致過量的自由基積聚,從而使得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生風險明顯增加,增加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相關研究顯示,維生素A、E 對機體內(nèi)的氧化應激反應能夠進行有效抑制,從而使得孕婦子癇前期發(fā)病率顯著降低,對于改善圍產(chǎn)兒及孕產(chǎn)婦的不良結局均具有重要作用[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重度子癇前期組的維生素A、E 水平低于輕度子癇前期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輕度子癇前期組的維生素A、E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維生素A、E 水平與子癇前期嚴重程度成負相關(P<0.05),提示孕婦血清維生素A、E 水平與子癇前期的發(fā)生及發(fā)展緊密相關。血清維生素A、E 對機體的影響主要與人體內(nèi)的氧化應激反應有關。有研究顯示,與正常孕婦比較,孕婦機體的代謝較為旺盛,從而導致其氧自由基的產(chǎn)生相對較多,機體為應對過氧化狀態(tài)進而導致氧化應激反應的出現(xiàn),進而對孕婦及胎兒正常生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13]。在妊娠期女性中其孕期主要以維生素A 缺乏為主要表現(xiàn)。在孕早期妊娠期女性的血清維生素E 水平相對較低,伴隨著孕齡增加,其水平逐漸升高,在孕晚期該指標升至最高[14]。孕婦血液中若有過量的維生素E 存在,則會對其他脂溶性維生素起到拮抗功能,從而使得其他維生素的吸收及功能受到影響,在妊娠晚期維生素E 水平存在異常過量情況,由于其拮抗功能,從而致使孕婦在孕晚期存在維生素A 不足的情況[15]。因此,在臨床工作中,醫(yī)務工作者應對孕婦妊娠期維生素E 水平的變化密切關注,并對孕婦進行科學性的營養(yǎng)指導,強調(diào)維生素E 合理補充的重要性,保證母體健康的同時,對胎兒發(fā)育及分娩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6]。通過對孕婦進行血清維生素A、E 檢測,能夠?qū)ζ渚S生素營養(yǎng)狀況進行準確評估,對指導孕婦合理膳食、優(yōu)化營養(yǎng)攝入等均具有重要作用[17-20]。此外,通過監(jiān)測維生素水平,有助于及時制定預防及干預策略,從而減少母體并發(fā)癥及胎兒異常情況出現(xiàn)。
綜上所述,孕婦血清維生素A、E 水平與子癇前期嚴重程度存在明顯相關性,通過維生素A、E 的合理補充能夠有效預防或者減少子癇前期情況的出現(xiàn),保證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