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
(延安大學西安創(chuàng)新學院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古代的詩歌在唐朝走向了最高峰,涌現了無數偉大的詩人,而有著“詩仙”之稱的李白就是這眾多詩人中最耀眼的一位,他擁有非凡的才氣和豪放不羈的個性氣質。李白的詩以浪漫主義著稱于世,但他詩中的山水景物的描寫也別有一番韻味。李白集儒、釋、道、俠等多家思想于一身,他追求功名未果,之后便踏上了漫游山水和求仙問道的生活,他游覽過的山川不計其數,他將山水風景留于筆端,為后世留下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詩篇。
李白一生中大部分時光都是在漫游山水的路途中度過的,許多名山大川都曾留有李白的足跡。李白自幼熱愛大自然,山水自然長存于李白的眼中心里,美麗的山河打動著詩人的心靈。每逢出游,看見美麗山川的李白必感興賦詩。如“好為廬山謠”,再如“太白與我語”,山水讓李白詩興大發(fā),仿佛這些山川可以與詩人對話,走進他的心中。李白在他的詩中也常常提及他對山水的癡迷,反映他對山水的熱愛之情。在他人生最為得意時想到的是山水,當他的人生陷入低谷時想到的依然是山水。李白對山水的獨特情懷表現在他置身于山水之間的悠然,身心融入山水暢快之感,每每遇到美麗風景的李白都會產生留戀和向往的情愫,這都源于他內心深處對山水的喜愛與眷戀之情。
一生酷愛云游的他穿梭于山水之間,與山川草木為伴,與鳥獸魚蟲為友,與山水自然志趣相投的他自然是詩性大發(fā),才思泉涌。當他“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的政治理想破滅時在山水中找到了觸發(fā)自己宣泄感情的出口,催生了他的即興賦詩的靈感。面對現實之中的不如意,詩人轉向山水自然,將自己倍感憂慮的心沉靜在自然山水中,以此來尋找精神的解脫和慰藉?!扒逑逦倚模愔T水”,作者的心在清溪的溪水中得到了洗滌和凈化,使其暫時忘卻了內心的愁苦和郁悶之情。也許只有身處在這些醉人的美景之中,詩人的心靈就會得到慰藉,靈魂就會得到升華。李白一生都在孜孜求索自由獨立的理想人格。他不愿向權貴低頭,借山水詠懷,表達自己的理想人格與精神追求。當他的理想與現實發(fā)生沖突時,他選擇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山水自然來尋找精神的皈依。
李白生活在開元天寶年間,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山川美景在大唐帝國恢弘的氣勢下顯得更加壯麗雄闊。置身在這樣一個國度,李白每每登山臨水必感興賦詩,在李白的筆下,自然之景氣吞山河,波瀾壯闊,留下了許多歌頌名山大川,描繪雄偉壯麗美景的佳作。那些巍峨雄壯的名山得到了李白的青睞,因此留下了許多詠山詩,這些山在詩人的筆下展現出巍峨、險峻的氣魄。除了吟詠巍峨的高山,李白也留下了不少詠水的名篇,李白描寫的水總有一種磅礴的氣勢。“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將波濤洶涌澎湃的力量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江河、湖泊、高山、滄海都在李白的詩中展現出其雄偉壯闊的一面,浩瀚奔騰的黃河、浩浩湯湯的長江、巍峨雄壯的泰山,恍如仙境的峨眉山和天姥山……這些山川河流組成了雄奇壯美的意象群,為我們展現了壯麗山河之美,更表現了詩人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李白的一生大多是在云游之路上度過的,他對山水充滿一種獨特的情懷,他的身心與山水融為一體,以山水來表達自己的精神世界。李白一生渴望“濟蒼生”“安社稷”,還有那樣建立一番功業(yè)后歸隱江湖的志愿,生活在玄宗開元年間的李白對那個時代充滿希望,壯志滿滿,出蜀之后一生都在為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而不息地奮斗著。懷著美好希望的李白在游玩的同時幾經輾轉來到長安,親眼目睹了官場黑暗腐敗的現實讓李白大失所望,在這個時期,《蜀道難》集中地表現了此時作者懷才不遇,內心憤懣不平的心聲和情緒,也表現詩人對仕途艱危,世道艱險的感嘆。天寶元年李白奉召入京,供奉翰林,這也是他的仕途人生最為得意的時期,此時的山水風景在詩人的眼中顯得愈發(fā)的美麗動人。不久,李白仕途再次受到打擊,狂放不羈的李白遭到朝中權貴的排擠,最后不得不以“賜金放還”的名義被迫離開長安,這時的李白過上了去朝之后長達十年之久的漫游生活,他繼續(xù)選擇與山水為伴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理想。遠離紛亂朝堂的李白回歸自我本心,縱情山水,閑適自得,達到了一種妙不可言、物我相融的奇妙境界。
作者這樣一位灑脫不羈、豪放飄逸的奇人身上充滿了一種俠士風采,因此他喜歡廣交天下豪士,與朋友一起云游山水,“之子合逸趣,而我欽清芬”就描寫詩人與友人元丹丘在其隱居之地的閑情逸致,丹丘身為道流隱士,徘徊于江湖山水之間,體現李白贊賞元丹丘可以領悟山水之妙,與自己志趣相投,因此成為莫逆之交,相與從游。除此之外,李白還有很多關于贈別的山水描寫,作者不直接表達自己對友人的惜別之意,而是寄情于這些壯美的山水景物,借景抒情來表達自己和友人的深厚情誼。借山水表友情的詩篇不僅僅局限于贈別,詩人還會借山水來表達對朋友的仰慕與贊美,“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币渣S河廣闊奔騰之姿來贊美裴十四的胸襟抱負,如此熱烈奔放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裴十四的仰慕之情。這樣的詩篇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渾然天成。
表現壯美意象,呈現出雄奇壯麗風格的詩作在李白所作的山水詩中可謂不勝枚舉。這類風格的詩作以雄偉壯闊為特征,更是盛唐氣象的展現?!暗歉邏延^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這位豪放灑脫的大家揮筆一灑,這些山川河流往往充滿著雄奇壯麗的色彩,擁有浩瀚磅礴的氣勢?!昂煍登Ю?,湖光搖碧山?!备菍⒔雍嫔厦鼷愰_闊的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李白無論寫山還是寫水都是在廣闊的背景上展開的,意境開闊,展現宏大的氣象和氣魄。優(yōu)秀的山水畫“以咫尺論千里”,而李白的這些詩中描繪的山水畫面也可以說是做到了這一點,他常常以壯闊而高遠的角度包攬萬里之中的山河美景,大氣磅礴,他以豪邁的胸懷和熱烈的情感將天下的大好河山描摹筆端,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李白寫詩也不乏有許多清新明朗、意境開闊的詩作,如“雨洗秋山凈,林光澹碧滋”“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边@些詩句都勾勒出一種清麗明靜的色調,給人一種清新自然之感。對大自然一往情深的李白當然對隱居山林的生活也是無比向往的。李白曾多次寫詩贊美隱士元丹丘居住之地的清新雅致,如《題元丹丘山居》描寫的自然之景與那些雄偉壯麗的山河大有不同,更有一種清雅別致的清新之感,可以看出李白有著隱居山林,縱情山水間的逸趣。再看《別儲邕之剡中》,作者不直接描寫竹子,而是用“溪下綠”來表現翠竹的水中倒影,荷花在水中綻放,他卻說池塘荷花宛在鏡中飄香。巧妙地襯托溪水之清,著重渲染水面之靜,如此清雅秀美的江南水鄉(xiāng)畫卷在李白的筆端被描繪的別致、飄逸又靈動。
李白被后人譽為“詩仙”,詩如其人,其詩充滿著浪漫飄逸,富于想象的獨特風格?!秹粲翁炖岩髁魟e》可謂是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代表作,詩歌著力展現了天姥山美麗的自然風光,將其高峻挺拔的山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喚起了我們對那云環(huán)霧繞的天姥山的無盡且夢幻想象,給人一種飄入仙境的浪漫之感。全詩在構思和表現手法上變化莫測,富于想象,為我們展現出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詩中滿含陰郁的氛圍與詩人的情感形成一種巧妙地融合,雖然包含著他對人生幾多失意的深沉感慨,但整體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瀟灑出塵的,細細品讀會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這就是李白所表現的浪漫飄逸與超塵脫俗。
李白生活在大唐帝國最輝煌的時期,因此他詩中描寫的山水與大唐盛世的恢弘氣勢相呼應,那些巍峨的高山、浩瀚的江河在詩人的眼中顯得愈發(fā)雄偉壯觀。他筆端描繪的山水有雄奇壯闊、豪邁奔放的氣勢,浪漫飄逸、變化莫測的靈動,還有清新明朗、清雅別致的秀麗,如此豐富的表現力展現了李白山水書寫的巨大魅力。“詩仙”李白以才力作詩,以氣質作詩,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個性特色,在中國詩歌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不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