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潑 董超妮 任引峰
螺絲菜是唇形科植物甘露子的地下塊莖,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地蠶、草石蠶、土人參,因其外形像螺絲而得名。螺絲菜須根較淺,根系長度不過10 cm,地上莖稈直立生長,地表皮生匍匐枝結果。 匍匐枝分蘗性特別強, 發(fā)生大量側(cè)枝。 螺絲菜不耐高溫和嚴寒,遇霜凍枯死,以地下莖越冬。 土溫在8 ℃開始發(fā)芽,15 ℃以上幼苗開始出土,20~24 ℃地莖生長旺盛,28 ℃開花產(chǎn)生葡蔔枝, 氣溫降低時地下葡蔔枝開始產(chǎn)生塊莖。 它的肉質(zhì)肥厚、口感脆嫩,無纖維,營養(yǎng)豐富,為醬菜之珍品。 近年來興平地區(qū)種植面積大,收益好,群眾種植積極性高。 結合多年實踐經(jīng)驗,總結了螺絲菜栽培技術要點,現(xiàn)介紹如下。
螺絲菜適應環(huán)境能力較強, 喜歡在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長,怕水澇,因此選擇土質(zhì)松軟、排水便利的沙質(zhì)土壤種植。
選擇抗病性強,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抗逆性強、適宜性廣、 商品性好的品種, 現(xiàn)主要引進寧夏賀蘭系、甘肅系為主。
螺絲菜是塊莖作物, 對各種微量元素要求比較全面,所以應施足底肥。 種植前2~3 天,畝施腐熟有機肥2 000 kg,尿素15 kg,過磷酸鈣100 kg 或磷酸二銨 50 kg, 硫酸鉀 30 kg。 為防止病蟲害發(fā)生, 同時撒施多菌靈或敵克松加辛硫磷,畝用量4 kg,深翻整地,耙細整平,墑情好再進行播種。
根據(jù)當?shù)貧鉁兀?一般地表溫度穩(wěn)定在5 ℃以上可以播種,3 月中下旬播種為好。
一般行距 35~45 cm,株距 18~25 cm,深度4~5 cm。 選擇大小均勻、 無病蟲害塊莖進行播種,每穴播 1~2 粒,畝種植 1.1 萬~1.3 萬株,畝用種25~30 kg。種后壓實土壤,讓種子充分與土壤結合,以保證墑情,為出苗打好基礎。 墑情良好的情況下一般不澆水, 避免降低地表溫度和土壤結塊影響出苗。
6.1 追肥 螺絲菜在生長過程中,應隨水追肥2~3 次,一般在 5—6 月畝施用尿素 10 kg,在 7月畝施硫酸鉀復合肥15 kg。8 月中下旬塊莖膨大期,畝施硫酸鉀10 kg、尿素5 kg,也可利用下雨天進行施肥。后期要保證土壤肥力,保證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
6.2 水分管理 螺絲菜相對喜濕潤, 怕高溫、怕澇,不能積水浸泡。如果遭遇干旱天氣缺水嚴重可進行灌溉,澆水時避免水量過大出現(xiàn)積水,浸泡會使秧苗壞死或滋生病蟲害, 嚴重會使根部爛掉死亡。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使用噴灌設施,立秋以后天氣轉(zhuǎn)涼減少澆水量。塊莖進入膨大期,如果植株長勢過旺可以進行摘心,或用多效唑、矮壯素等調(diào)節(jié)劑噴霧處理。
6.3 中耕除草 幼苗期生存能力不強,雜草容易影響生長,應及時中耕除草。生長期最好雨后除草,可以疏松土壤,不損傷根系,促進螺絲菜根莖的生長。塊莖膨大期應停止中耕,零星雜草用手工拔除,避免中耕傷到塊莖,影響產(chǎn)量。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種植前土壤處理。特別是連作的田塊應用生石灰、 多菌靈等進行消毒殺菌。螺絲菜病蟲發(fā)生率較低,常見病蟲害有根腐病、霜霉病、白粉病、菜青蟲、紅蜘蛛、蚜蟲、斑潛蠅等。
①根腐病發(fā)生后及時清除病株,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30%惡霉靈1 000 倍液噴霧。 ②霜霉病可選用72%普立克水劑1 000 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噴霧。 ③白粉病可選用30%國光健泰懸乳劑800 倍液或10%多世高水分散粒劑1 000 倍液噴霧。 ④紅蜘蛛用24.5%綠維蟲螨1 200 倍液噴霧。 ⑤蚜蟲用 3%啶蟲脒乳油2 000 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 000 倍液噴霧。 ⑥斑潛蠅用75%滅蠅胺水分散粒劑2 000 倍液或1.8%阿維菌素1 000 倍液噴霧。
螺絲菜地上部莖葉枯黃后即可收菜。 采用機械翻挖,人工撿拾。要求統(tǒng)一分級、過篩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