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永,張偉偉
(山東警察學院外語教研部,濟南 250014)
《孫子兵法》作為中國古代經(jīng)典著作的杰出代表,因其蘊含著獨到的軍事思想與東方智慧,受到美國社會各個領(lǐng)域的廣泛關(guān)注。自美國陸軍準將托馬斯·菲利普斯(Thomas Phillips)引進英國漢學家萊昂內(nèi)爾·賈爾斯(Lionel Giles,中文名:翟林奈)的英譯版本以來,美國社會各界對于《孫子兵法》的翻譯與傳播就一直沒有停止,對于《孫子兵法》的研究與應用也越來越深入,初步呈現(xiàn)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通過對《孫子兵法》在美國的翻譯與傳播情況進行考察分析,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大背景下《孫子兵法》在美國人心目中的位置,進而為提高《孫子兵法》翻譯水準以及促進其海外傳播提供借鑒。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經(jīng)典著作的翻譯是對外傳播的第一步。忠實、通順的譯本是對外傳播的質(zhì)量保證?!秾O子兵法》英文譯本眾多,對美國現(xiàn)有譯本進行對比研究,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孫子兵法》在美國的存在狀態(tài)。
《孫子兵法》的第一個英譯版本由英國人卡爾斯羅普(Calthrop)于1905 年轉(zhuǎn)譯自日文。該版本刪改嚴重、疏漏頗多,廣為詬病。1910年,翟林奈發(fā)表了第二個英譯版本。翟林奈出身漢學世家,浸潤中國文化已久,對于中國文化的了解較為深入,譯文質(zhì)量較高,影響深遠,流傳至今。翟林奈譯本被贊譽為《孫子兵法》英譯版本的“學術(shù)范本”,不僅語言規(guī)范,而且富有韻律,是后世研究《孫子兵法》英譯版本的必讀文本,至今仍是英語世界諸多《孫子兵法》相關(guān)著述的依據(jù)版本。1963 年,美國海軍準將塞繆爾·格里菲斯(Samuel Griffith)鑒于翟林奈英譯版本過于“學術(shù)化”,重新翻譯了《孫子兵法》,力圖還原《孫子兵法》的軍事本色。格里菲斯的博士研究方向即是以《孫子兵法》為核心內(nèi)容的中國軍事思想,他對于中國古代兵法謀略有著深刻見解,自身又具備豐富的軍事實戰(zhàn)經(jīng)驗,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使得他的譯本能夠準確闡釋《孫子兵法》中的難點,用詞專業(yè)、表達地道,具有相當強的權(quán)威性〔1〕。該譯本一度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代表作叢書”,成為當今最暢銷的英譯版本之一,促使《孫子兵法》在世界范圍內(nèi)聲名鵲起。
此后,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興盛,《孫子兵法》的翻譯取得長足進展。西方學者吸收中國相關(guān)研究成果,呈現(xiàn)出一批新的英譯版本。其中代表性作品有:1993 年羅杰·埃姆斯(Roger Ames,中文名:安樂哲)譯本、拉爾夫·索耶(Ralph Sawyer)《武經(jīng)七書》譯本、2001 年丹瑪翻譯小組(Denma Group)譯本、2002 年約翰·閔福德(John Minford)譯本、2018年彼得·哈里斯(Peter Harris)譯本。安樂哲是美國夏威夷大學的著名漢學家,其譯本首次將銀雀山漢簡版《孫子兵法》推向英語世界。索耶曾到臺北學習過漢語,對于漢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較深入的理解,其譯本注重考據(jù)、態(tài)度嚴謹,缺憾在于偶有拘泥原文、詞不達意之處。丹瑪翻譯小組旨在匯聚集體智慧,致力于建構(gòu)集體翻譯的新模式,有助于打破窠臼、拓寬思路。閔福德是英國學者,其譯本采取“歸化”手法,更加便于讀者理解,在美國廣為流傳,但是正因為其過于“歸化”,難免帶有一些誤解與偏見〔2〕。哈里斯是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還曾在中山大學與南京大學任教,其譯本為了照顧普通讀者,做了內(nèi)容編排上的調(diào)整,譯文在前,注釋在后,既方便通讀,又方便深究〔3〕。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階段出現(xiàn)了一批由中國學者翻譯的《孫子兵法》英譯版本。其中1987 年袁士檳譯本,譯自陶漢章將軍《孫子兵法概論》,得到美國軍界青睞,西點軍校師生幾乎人手一冊。1991 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美國基層軍官手持的《孫子兵法》即是袁士檳譯本。此后,著名翻譯家林戊蓀先生于1994 年又推出了新的版本。這些譯者發(fā)揮漢語母語優(yōu)勢,糾正了一些海外譯本的誤譯,為豐富英語譯本資源作出了貢獻〔4〕。
1.美國圖書館館藏書籍中《孫子兵法》英譯版本收藏情況
WorldCat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查詢與服務系統(tǒng),通過設(shè)置參數(shù),2012年在全球圖書館中就《孫子兵法》主要英譯版本的館藏情況進行檢索,結(jié)果顯示,格里菲斯譯本最受偏愛,收藏有這個譯本的圖書館最多。其余依次為翟林奈譯本、索耶譯本、丹瑪小組譯本以及閔福德譯本〔5〕。借助同一個系統(tǒng),2017 年單獨檢測美國的數(shù)據(jù),基本也是這個排序,變化之處在于,翟林奈譯本于2016 年和2017 年分別由兩家美國出版社再版發(fā)行,每個譯本都有多達4 600 余家美國圖書館收藏,反超格里菲斯譯本,成為圖書館新寵〔6〕188-189。但是依據(jù)兩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國譯者的版本一直占比靠后。這個排序,大概能反映《孫子兵法》諸多英文譯本受歡迎的程度。
2.美國伊利諾伊州厄巴納市公共圖書館《孫子兵法》英譯版本收藏情況
筆者曾于2019 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問學習,期間在美國伊利諾伊州香檳郡厄巴納市公共圖書館對于《孫子兵法》相關(guān)館藏資料進行了調(diào)研。在館內(nèi)查詢機器上搜索Sun Tzu、The Art of War 兩個關(guān)鍵詞,共得到 16 項結(jié)果(2019 年 9 月數(shù)據(jù)),出版時間跨度為1991 年至2016 年。其中《孫子兵法》全文譯本僅有兩部,即袁士檳譯本與閔福德譯本。其余14 項則是與《孫子兵法》相關(guān)的一些書籍(包括電子書)、音視頻資料等。這14 項中,竟然還包括一部中文書籍,即2010年鄭州海燕出版社的《孫子兵法漫畫》。另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相關(guān)書籍是杰西卡·海吉(Jessica Hegy)編著的《圖解孫子兵法》(2015年出版),即用圖形與圖表的方式,把《孫子兵法》思想進行簡化、可視化,非常便于理解與掌握。
3.美國亞馬遜網(wǎng)絡書店《孫子兵法》英譯版本情況
美國亞馬遜網(wǎng)絡書店的圖書銷售情況可以充分反映圖書的市場接受程度與熱度。輸入Sun Tzu、The Art of War 兩個關(guān)鍵詞,搜索首頁顯示搜索排名較高且銷量較高的譯本是2018 年3 月由人人文庫(Everyman’s Library)出版發(fā)行的哈里斯譯本(2019年9月數(shù)據(jù)),其次為索耶譯本與格里菲斯譯本。
綜合來看,美國對于《孫子兵法》的應用與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軍事領(lǐng)域。但是,鑒于《孫子兵法》在對抗與斗爭方面簡練、精辟的闡述,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定義其為策略之道,開始把《孫子兵法》應用到除軍事之外,涉及對抗與斗爭的其他領(lǐng)域,比如經(jīng)營管理、競技體育、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
大致來說,美國軍事領(lǐng)域?qū)W習《孫子兵法》的熱潮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美軍在越南戰(zhàn)場失利之后,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時期,美國軍方領(lǐng)導、政府要員以及相關(guān)學者都開始把目光投向《孫子兵法》,希望借助古老的東方智慧,指導戰(zhàn)局與時局。第二次是20世紀80 年代,美軍的作戰(zhàn)指導綱要多次直接引用《孫子兵法》中的謀略思想,治軍成效顯著。及至20 世紀90 年代初,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美軍對《孫子兵法》的推崇達到頂峰。第三次是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軍開始把輿論戰(zhàn)、心理戰(zhàn)、信息戰(zhàn)放到一個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孫子兵法》中豐富的“詭道”思想則成為美軍學習的不竭源泉〔7〕。
伴隨著以上三次熱潮,美國軍校對于《孫子兵法》的重視與日俱增。美國國防大學、西點軍校等絕大部分美國軍校都把《孫子兵法》列為重要參考教材乃至主修教材,地位堪比克勞塞維茨的《戰(zhàn)爭論》。而在美國普通大學中,只要是涉及軍事學、戰(zhàn)略學等與戰(zhàn)爭相關(guān)的課程時,也都無一例外地把《孫子兵法》作為重要輔助教材來講授。
誠然,《孫子兵法》最初是為戰(zhàn)爭服務的。但是《孫子兵法》思想中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同樣可以為其他領(lǐng)域服務。美國在靈活應用《孫子兵法》思想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首先,《孫子兵法》可以為經(jīng)營管理提供指導。美國經(jīng)營管理界認為,《孫子兵法》思想既可以用于經(jīng)營管理理論,也可以用于經(jīng)營管理實務,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很多美國高等學府要求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申請者必須熟讀《孫子兵法》。一些學者還把《孫子兵法》歸納成商界經(jīng)營管理的原則信條。譬如,唐納德·克勞斯(Donald Krause)于1995 年出版了《經(jīng)理人的孫子兵法》一書。書中借助《孫子兵法》思想,總結(jié)出了指明路線、知己知彼、集中兵力、迷惑對手等十大經(jīng)營準則。該書多次再版,流傳甚廣,曾于1999 年位列《華爾街》雜志暢銷書榜單〔2〕。
其次,《孫子兵法》可以為競技體育提供策略。競技體育的核心即是對抗與斗爭,這與戰(zhàn)爭如出一轍。《孫子兵法》中的形與勢、奇與正、虛與實等思想可以直接為競技體育提供戰(zhàn)術(shù)支持,引導運動員合理運用策略,辨明形勢、守正出奇、避實擊虛,最終取得勝利。美國競技體育領(lǐng)域的《孫子兵法》研究成果頗為豐碩。譬如,肯尼·瑞特利奇(Kenny Ratledge)與奇普·阿什利(Chip Ashley)分別于2003 年與2008 年發(fā)表在《體育教練》上的《孫子兵法與足球》和《孫子兵法與籃球》。
再者,《孫子兵法》可以為日常生活提供參考。美國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孫子兵法》的做法尤其令人稱道。這恰是古代經(jīng)典著作的不朽魅力,也是我們學習古代經(jīng)典著作、傳播古代經(jīng)典著作的真正目的所在。假如讀者能從《孫子兵法》當中得到其活的思想,并在日常生活中活學活用,的確是善莫大焉。譬如,杰拉德·邁克爾森(Gerald Michaelson)與斯蒂文·邁克爾森(Steven Michaelson)合著的《孫子成功之道:如何運用孫子兵法迎接挑戰(zhàn)、實現(xiàn)目標》一書,直接引用《孫子兵法》思想多達63 處??傊?,美國日常生活中應用《孫子兵法》的地方比比皆是、不一而足,涉及醫(yī)療改革、法庭辯護、建筑藝術(shù)、公共教育等諸多方面〔8〕。
當前,古代經(jīng)典著作的中譯外工作,雖然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并沒有真正為外國讀者所接受,從某種程度上說有一點“自娛自樂”的意味。承載中國學者熱切希望的英文版《大中華文庫》的推出,并不能保證其順利成為外國讀者的案頭書、枕邊書。從無到有,自然是個突破,但是要從有到精,還需要下更多功夫。
美國的《孫子兵法》英譯版本總體來看,仍然是美國譯者的譯本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中國譯者的譯本所占比重相對小得多。譬如,美國收藏翟林奈譯本與格里菲斯譯本的圖書館分別有9 320 家與4 679 家,而收藏袁士檳譯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僅有221家,收藏林戊蓀譯本(外文出版社,曾入選《大中華文庫》)的在2013年前僅有88家。
值得關(guān)注的是,林戊蓀譯本由美國舊金山長河出版社(Long River Press)于2013 年發(fā)行的版本,共為4 656 家美國圖書館所收藏。這次數(shù)量的激增,大概能夠說明,美國人似乎還是更信賴本國出版社刊印的書籍。又或許與中方以及當?shù)爻霭嫔绲拇罅ν平榕c營銷有關(guān)〔6〕189-190。
《孫子兵法》及其蘊含的思想,已經(jīng)滲透到了美國的各個層面。美國各界對于《孫子兵法》的重視與研究深度,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可以說,《孫子兵法》在美國具有相當?shù)拿癖娀A(chǔ),《孫子兵法》是美國人心目中的中文第一書。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一些美國電影以及體育明星就開始大量引用《孫子兵法》中的經(jīng)典詞句,進而促使《孫子兵法》漸漸躋身美國流行文化之中〔9〕。
美國《孫子兵法》傳播有兩個特點:一是實用,二是廣泛。實用與廣泛其實互為促進。因其實用,才能推而廣之;因其廣泛,才更加實用。譬如上面提到的有的美國作者用圖形與圖表把《孫子兵法》思想用線條展現(xiàn)出來,直觀明了、思路開闊,不求大求全、不固步自封,不拘俗套、不落窠臼,殊為難得。鉆研《孫子兵法》,美國人不是“為學術(shù)而學術(shù)”的空談,也不沉溺于“發(fā)思古之幽情”的歷史情結(jié),有時甚至不在乎是否違背《孫子兵法》的本意,也不刻意追求語言的優(yōu)美與理論的完善,他們旨在古為今用,以求理論指導實踐,癡心于其研究成果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10〕。
綜上,《孫子兵法》在美國是一門顯學,從軍事領(lǐng)域,到經(jīng)營管理、競技體育、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應用。不言而喻,正是《孫子兵法》深邃的兵學思想,在穿越兩千余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輝,折服了美國的軍界、學界,乃至普羅大眾。這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典籍對于世界的巨大貢獻,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中華兒女應繼續(xù)勤奮努力,使之發(fā)揚光大。美國對于《孫子兵法》研究與應用的一些好的做法,也值得認真總結(jié),借他山之石,礪我之美玉,為將來更好地翻譯與傳播古代經(jīng)典著作積累經(jīng)驗,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