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玲 沈賽娟 吳佳佳
PET-CT作為一種高端的影像學檢查,在國內使用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其技術和相關制度日益完善和規(guī)范,檢查前后的準備和護理是PET-CT協(xié)助診療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直接影響檢查的效果。因此根據(jù)不同疾病患者和個體給予優(yōu)質護理是順利安全完成檢查的重要條件,可提升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有助于臨床醫(yī)師準確快速診斷?,F(xiàn)將59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PET-CT檢查實施的個體化優(yōu)質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8年8月-2019年2月期間不明原因腹水行PET-CT檢查者59例,研究納入標準:均為住院患者,可方便追溯、隨訪后期診療,無精神病史。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齡21~89歲,平均年齡(59±1.08)歲,就診科室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急診綜合內科、血液科、腫瘤科。
1.2 儀器 核素18F由核醫(yī)學科德國SIEMENS公司RDS-Eclipse ST回旋加速器生產,示蹤劑18F-FDG由西門子模塊自動合成,放化純>95%。采用德國SIEMENS Biographuy 16 Sensation顯像儀。PET為Aduance PET掃描儀,39環(huán)探測器。CT為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
1.3 個體化優(yōu)質護理方案 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病程相對長,往往是各項檢查之后未能明確病因行PET-CT檢查,患者及臨床醫(yī)生對PET-CT檢查確診期望值高。因此,為確保該類患者順利完成檢查,在進行檢查常規(guī)護理的同時,根據(jù)不同個體,采取以下優(yōu)質護理方案:
1.3.1 注射示蹤劑護理 腹水患者一般都有過診治,其它檢查方法不能明確診斷才來做PET-CT檢查或是腫瘤患者評估有無轉移情況。靜脈血管一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對于穿刺難度大的患者,由穿刺技術過硬的老師來進行靜脈穿刺。根據(jù)不同的患者,采取掌指關節(jié)處的細小靜脈逆向穿刺[1],選取4.5 mm或是5.5 mm的靜脈輸液針進行穿刺;對于肢體水腫明顯的患者,用指壓法找到相對較大的血管,用棉簽或是指甲沿血管走向做劃痕標記[2],盡量一次穿刺成功,并確定針頭斜面都在血管腔內,避免示蹤劑滲漏造成的顯像圖像質量差,不符合診斷標準。推注示蹤劑時一定要確認是在血管內才可勻速進行。示蹤劑推注前后須生理鹽水5~10 mL確認和沖管。以保證藥師根據(jù)個體質量分裝的核素示蹤劑準確有效注入受檢者血管內,一般給藥劑量為安靜狀態(tài)下按體質量0.1~0.15 mCi/kg。注射完畢,注射部位按壓5 min以上。對于血管條件差,可疑示蹤劑外滲的患者,注射護師和掃描醫(yī)生溝通,掃描時注射部位顯示有示蹤劑異常聚集的患者適當延長采集圖像的時間,以達到采集到的圖像符合診斷要求。
1.3.2 消化道的管理 對于腹脹明顯的患者,因其水代謝異常,囑其緩慢多次飲水,可在注射示蹤劑后40~60 min內飲水500~600 mL,避免快速大量飲水引起腹脹嘔吐等不適,對于可耐受者,為充盈胃部,上機前飲水300~500 mL。等待期間去除假牙飾品等金屬物品。本組患者中,有8例飲水不足致本底較高,腸道攝取較多。其中3例口服對比劑延遲顯像,第二次上機掃描前,注射示蹤劑后約3 h,口服2%泛影葡胺注射液500~600 mL。配比方法: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20 mL加溫開水750 mL。檢查完畢告知患者泛影葡胺液因個體差異會有輕瀉效果[3],輕度腹瀉可不予干預。本組患者中2例腸梗阻,胃腸減壓患者則告知不勉強喝水,不可因檢查需要勉強飲水而加重病情。本組3例患者待檢過程中疼痛難耐,指導其服用止痛藥,不必強行忍受疼痛至檢查結束。
1.3.3 呼吸道的管理 腹水患者膈肌抬高,腹式呼吸減弱,胸式呼吸增強,常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受限。本研究中有6例研究對象不能平臥,需吸氧。檢查期間持續(xù)氧氣吸入,待檢時半坡臥位飲水、等待。過程中注意觀察呼吸情況,觀察面色及口唇甲床顏色,及時聽取患者主訴。上機檢查時繼續(xù)鼻塞吸氧,并且于身體下方鋪墊衣物、毯子,取舒適臥位,告知檢查時閉目,不要移動身體并且保持平穩(wěn)呼吸。減少體位移動造成的偽影和采集到的圖像不符合診斷要求。
1.3.4 心理護理 本組59例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害怕,這與不熟悉檢查相關情況有關,部分患者對檢查的結果心理矛盾,一方面想明確疾病診斷另一方面又害怕確診為癌癥等不治之癥,表現(xiàn)出緊張焦慮。在注射示蹤劑時,囑患者伸出手臂,26例(44%)患者給出了注射者要求伸出的相反手臂于注射臺上。根據(jù)不同個體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告知檢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檢查藥物的安全性和可衰變性,注意語速語態(tài),保持共情,各個檢查環(huán)節(jié)都給予言語上的安慰。對上機時仍緊張害怕的患者,可讓家屬穿戴防護用品在旁陪伴檢查。注意保護性醫(yī)療,涉及病情的相關問題與家屬及時有效溝通。
1.3.5 皮膚護理 腹水患者因水腫皮膚菲薄,本組6例患者因大量腹水強迫體位,整個檢查過程中還需注意受壓皮膚的解壓情況,防止皮膚壓瘡的發(fā)生。天冷時注意患者保暖。避免棕色脂肪攝取示蹤劑,影響閱片。
1.3.6 檢查后的注意事項 檢查完畢及時通知離開,告知檢查后的注意事項。注意輻射防護,避免患者家屬及他人受到不必要的外照射,除恢復檢前正常飲食外囑適量多飲水,多排尿,促進正電子藥物示蹤劑排出體外。
通過對59例患者進行全程個體化優(yōu)質護理,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檢查,采集到的圖像級別符合診斷要求,其中延遲顯像8例。診斷惡性腹水44例,良性腹水8例,放棄治療無臨床病理支持7例。電話隨訪患者床位醫(yī)師對PET-CT檢查協(xié)助其臨床診斷的滿意度為100%。
3.1 PET-CT檢查常規(guī)護理 預約、接待患者,測量體質量、身高、末梢血糖;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聯(lián)系方式等,錄入PET-CT檢查預約系統(tǒng);了解病史;明確檢查目的;排除檢查禁忌癥,如行消化道鋇劑造影檢查鋇劑體內存留,血糖過高或是過低,有無幽閉恐懼癥;接診完畢注射示蹤劑,安排休息室內安靜休息,飲水、排尿,待檢。檢查完畢通知離開,交代檢查后注意事項。
3.2 個體化優(yōu)質護理 檢查全程中給予共情和關懷,耐心聽取主訴并根據(jù)不同個體在以下環(huán)節(jié)給與個體化的護理:注射示蹤劑護理,不同患者分別采取掌指關節(jié)處的細小血管逆向穿刺或是壓痕;消化道管理,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指導飲水量,飲水間隔時間;呼吸道管理,根據(jù)不同個體,給安置合適體位或氧氣吸入;心理護理,從患者的言行表現(xiàn)中發(fā)現(xiàn)其不良心理,及時給與安撫疏導;PET-CT檢查時間相對較長,注意皮膚的受壓情況,防止壓瘡發(fā)生,上下檢查床時避免皮膚發(fā)生刮碰、破損。
針對不同個體,通過以上個體化護理,提高了靜脈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了患者多次靜脈穿刺的痛苦。根據(jù)患者病史,主訴和腹脹情況,按不同個體給予飲水指導,既可達到水化的目的,又不至于短時間內大量飲水造成患者腹脹嘔吐,提高患者整體檢查過程中的良性感受,使患者安全,高效地完成檢查,及時為臨床醫(yī)師提供了診療方向。檢查全程采取了個體化優(yōu)質護理,將優(yōu)質護理延伸至醫(yī)技科室,提高患者及家屬對醫(yī)院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ET-CT檢查相對普遍。但仍存在價格相對較高,有輻射照射等不利因素,檢查的準確有效性與護理密切相關。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自2010年開始至今,多應用于臨床科室[4-6],醫(yī)技科室鮮有優(yōu)質護理文獻報導。本研究系統(tǒng)總結了省級三甲醫(yī)院對7個月內受檢腹水患者進行個體化優(yōu)質護理的結果,提出了腹水患者受檢時系統(tǒng)的優(yōu)質護理方案,供同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