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臨沂市沂南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 李臣
禽類有發(fā)達的氣囊,可以進行二次呼吸,并且與氣管及肺部相通,在呼吸過程中,極易受外界有害氣體、灰塵、微生物侵害,造成呼吸道損傷而發(fā)病。呼吸道常有巴氏桿菌、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等存在,當雞抵抗力降低時,易發(fā)生內源性感染,自體發(fā)病。
影響肉雞呼吸道疾病的環(huán)境因素很多,外界環(huán)境波動會直接影響呼吸道疾病發(fā)生率。
1.環(huán)境溫度過高或過低。肉雞適應溫度范圍為18~30℃,長期低溫、高溫都會造成生產(chǎn)性能下降,采食量減少或增加,飼料轉化率低,甚至因冷或熱應激而誘發(fā)疾病。
2.環(huán)境濕度過高或過低。肉雞適應濕度范圍為40~80%。濕度過低,空氣干燥,攜帶病菌的浮塵極易吸入呼吸道。濕度過高,影響體熱散發(fā),易造成熱蓄積,嚴重影響機體代謝而發(fā)病。
3.通風不良??茖W的通風可使舍內空氣新鮮充足,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減少粉塵,排出病原體和有害氣體。當通風不良時,雞群易處于缺氧狀態(tài),加之舍內溫度高、濕度大,有利于病原體增殖,此外,舍內有害氣體(特別是氨氣)增多,刺激呼吸道,破壞呼吸道黏膜完整性,極易發(fā)病。
日常管理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帶雞消毒、空棚消毒,進場人員車輛未消毒徹底,攜帶致病菌的野生動物侵入雞舍,疫苗接種不及時,常見病和流行疫病病監(jiān)測不到位等,都會造成疫病發(fā)生。
1.細菌性傳染病。如大腸桿菌病、禽霍亂、慢性呼吸道病和雞傳染性鼻炎等。
2.病毒性傳染病。如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雞痘等。
3.支原體。
4.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
由于致病因素、致病力強弱和侵害部位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癥狀各有差異,但還是有共同之處,如流鼻涕、甩鼻、咳嗽、呼吸困難和呼吸啰音。
肉雞呼吸道疾病往往病因復雜,應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除了加強飼養(yǎng)管理,還要制定合理治療與免疫程序。
良好的環(huán)境能減少雞群應激,增強雞體抗病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
1.溫度控制。按雞不同生長日期,提供適宜的生長溫度。雞從出殼到21天,體溫調節(jié)中樞不健全,皮薄、脂少、羽毛細,保溫性能低,應人工保溫。雞環(huán)境溫度要求:0~3日齡35℃; 4~7日齡為34~33℃; 8日齡至出欄,每日降0.5℃直至18℃為止。觀察雞群:分布均勻,似滿天星為適宜;聚堆為過冷,應調高溫度;靠邊遠離熱源為過熱,應通風降溫。成雞適宜溫度18~23℃。
2.濕度控制。相對濕度育雛前期 至21天為70%,21~ 35天為60%,35天后為50%~55%。濕度過高時,應適當通風;濕度過低,可采用噴水加濕或帶雞消毒法較好。
3.通風控制。按雞不同生長期及舍內、外溫度確定通風。通風原則:脫溫前(一般到21天)應以保溫為主,適當通風以確保舍內溫度及充足的氧氣;脫溫后(一般21~35天)應以保溫和通風相結合,根據(jù)舍內溫度及空氣質量確定。成雞,羽毛豐滿,代謝旺盛,散熱多,舍內空氣質量差(氨氣和二氧化碳多),此期應以通風為主。棚頂安裝排風扇,棚兩側設入風口,或棚一側安裝排風扇,棚的對側設入風口。冬春以縱向通風不加濕簾,夏季以縱向通風加濕簾。
4.密度控制。按雞舍實用面積計算進雞,科學的密度是:每平方米1周齡30羽,2周齡25羽,3~4周齡20羽,5~6周齡15羽,7~8周齡8~10羽。如果雞只密度過大,既影響生長發(fā)育,又易造成呼吸道疾病傳播。
5.嚴格消毒。消毒在于清除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通常用化學消毒劑對環(huán)境進行消毒。消毒應選擇刺激小、無毒副作用、殺菌效力強的高效消毒劑,消毒時要確保有效濃度和有效時間,全面、徹底并不留死角,冬季消毒液溫度掌握在20~25℃之間效果較佳。
6.嚴格處理病死雞。為減少疫病傳播,應嚴禁隨意丟棄病死雞,實行無害化處理。
科學制定并執(zhí)行免疫程序,避免免疫抑制,是預防疾病發(fā)生的重要保證。免疫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確定免疫疾病范圍。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盡量將能引起呼吸道癥狀的傳染病都作為預防對象。
2.選擇好疫苗。根據(jù)疾病流行病學特點合理選擇活苗和滅活苗聯(lián)用,活弱毒苗產(chǎn)生免疫快,但維持時間短,效價也不高;滅活苗效價高,但產(chǎn)生免疫時間慢,兩者結合免疫效果較好。應選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疫苗,并注意疫苗保管。
3.采用正確免疫方法。要取得良好免疫效果,須選擇好的接種方法。
(1)滴眼、滴鼻免疫。此方法能產(chǎn)生良好的局部免疫,抗體效價高。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首免以此法為佳。
(2)飲水免疫。此方法對集約化飼養(yǎng)較為合適。為提高效果,飲苗前禁飲水2~3小時,增加飲水器,并保證在1小時內飲完。飲苗1000頭份加飲水量按2周齡10毫升,4周齡15毫升,8周齡20毫升,成雞40毫升。
(3)注射免疫。此方法具有免疫效價高,免疫保護效果好的優(yōu)點,但大型規(guī)模養(yǎng)殖場操作難度大。在10日齡應用較好,適宜于活苗加死苗聯(lián)用,實踐證明免疫效果較好。
4.免疫效果判斷。免疫后出現(xiàn)輕度反應,3~5天恢復;免疫后7~10天,抗體水平增加,達到對相應疾病產(chǎn)生保護性程度。
肉雞呼吸道疾病往往為大多是混合感染或繼發(fā)感染,應對癥治療。用藥前可進行藥敏試驗,選用高敏藥物;注意用藥劑量和療程控制,避免產(chǎn)生耐藥性;注意配伍禁忌。出口肉雞生產(chǎn)企業(yè)應注意藥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