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勛勇 鐘海敏 龐小淇 呂桂權 丘保賢
(1 廣西玉林市陸川縣馬坡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陸川 537700;2 廣西桂穗種業(yè)有限公司,陸川 537700;3 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平樂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陸川 537700)
惠優(yōu)6601 是廣西桂穗種業(yè)有限公司用自育優(yōu)質不育系惠A 與自選恢復系R6601 配組育成的感溫型三系雜交稻。2011 年5 月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桂審稻2011022號)。該品種產量高、米質優(yōu)、生育期適中,表現突出,深受種業(yè)界人士關注,可在桂中稻作區(qū)作早、晚稻或桂南稻作區(qū)作早稻種植。但是近年來制種季節(jié)氣候多變,嚴重制約了惠優(yōu)6601 種子的安全生產。摸清把握好品種特征特性及父母本的生長習性,有助于制種產量的提高。本文對該品種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產制種技術等進行了介紹,以期為雜交稻種子生產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導,為同類型品種(組合)制種技術的探索提供參考。
1.1 恢復系R6601恢復系R6601 在廣西陸川種植,主莖15 葉左右,播始歷期秋季72d 左右;其株型集散適中,莖稈粗壯,分蘗力中等,葉片寬厚短直,花粉量大,與惠A 的親和力強。
1.2 不育系惠A不育系惠A 主莖13~14 葉,在廣西陸川種植播始歷期早造70d 左右,晚造62d 左右;其株型稍緊湊直立,葉短,對“920”反應敏感,開花比較集中,花期短。
2.1 農藝性狀惠優(yōu)6601 屬感溫型三系雜交稻,在桂中、桂北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11d,桂南稻作區(qū)早造全生育期120d。植株葉型好,集散適中,莖稈粗壯,分蘗力中等,葉片寬厚較大、稍內卷、色濃綠,耐肥抗倒,后期熟色好。每hm2有效穗數274.5萬,株高101.1cm,穗長20.9cm,每穗總粒數140.9粒,結實率80.9%,千粒重26.6g,谷粒細長、淡黃色。
2.2 品質及抗性惠優(yōu)6601 商品性好、市場米價高。2009 年經農業(yè)部稻米及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依據NY/T 593—2013《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糙米率82.3%,整精米率64.3%,長寬比2.9,堊白米率36%,堊白度7.4%,膠稠度65mm,直鏈淀粉含量20.8%,稻米外觀較好、腹白少,米飯柔軟可口、口感好,稻米市場售價比一般早秈米高15%左右。2018-2019 年經廣西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品種抗性鑒定:苗葉瘟6~7 級;穗瘟損失率42.9%~59.82%,均級7~9 級;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8~8.0,抗性水平為感病~高感;白葉枯?、粜?級,Ⅴ型9 級,抗性評價為感病~高感。
惠優(yōu)6601 豐產性好、產量高,增產幅度大。2007 年參加桂中、桂北稻組區(qū)晚稻中熟組初試,5 個試點每667m2平均產量501.70kg,比對照中優(yōu)838 增產6.84%;2008 年續(xù)試,5 個試點平均產量505.38kg,比對照中優(yōu)838 增產7.81%;2 年平均產量503.54kg,比對照中優(yōu)838 增產7.33%。2009 年參加桂中、桂北稻組區(qū)晚稻中熟組生產試驗,每667m2平均產量498.16kg,比對照中優(yōu)838 增產7.88%。
4.1 合理安排親本播差期花期安排父本比母本早2d 為宜,父本分2 期播種,確?;ㄆ?、花時相遇較好。在廣西陸川縣馬坡鎮(zhèn)春季制種,第1 期父本1 月下旬至2 月初播種,7d 后播第2 期,1 期和2 期父本葉齡差1.5~2.0 葉,母本與第1 期父本葉齡的播差1.5 葉;秋季制種,父母本播差期為10~12d,第1 期父本6 月下旬末播種,3d 后播第2 期,待第1 期父本播后10~12d 播母本。
4.2 適當增大母本插植密度針對惠A 株型較緊湊直立、葉片短的特點,適當擴大父、母本插植行比,增大母本插植密度,母本每hm2用種量30kg。每廂父母本2.6~2.7m,行比2∶12~14,父本行距20cm、株距27cm,父本和母本每穴分別插1~2 粒谷,父本離母本(人行道)26~27cm;母本行距17~18cm、株距13cm,每hm2栽父本2.7 萬~3 萬蔸、母本插(拋)27 萬~30 萬蔸。
4.3 合理施肥,培育父母本協調高產禾架施足基肥,插秧前每hm2施總養(yǎng)分≥45%的N-P2O5-K2O(15-15-15)復合肥225kg。及時追肥,氮磷鉀搭配,培育健壯、生長發(fā)育協調的父母本群體。父本插后4~5d 單獨施肥,每hm2施復合肥60kg、尿素45~60kg。母本插(拋)后7~8d 第1 次全田追肥,每hm2施復合肥105~120kg、尿素60kg;母本插(拋)后13~15d 第2 次全田追肥,施復合肥150kg、氯化鉀60kg;第2 次追肥后3~4d,父本第2 次單獨追肥,施氯化鉀105~120kg、尿素22.5~30kg;幼穗分化4期末5 期初,全田施氯化鉀150~165kg,如葉色太淡則加施尿素60~75kg。
4.4 科學管水,預防后期倒伏插父本前應開好田邊溝和分廂溝(每隔5m 左右開1 條),便于水分管理。淺水插父本,薄水層插母本,插后淺水回青,每次施肥時田有薄水層,父本第2 次單獨追肥后落干露田,露實田土后將田邊溝和分廂溝疏通加深曬田,至施幼穗分化肥時回薄水層,自然落干后繼續(xù)曬田。抽穗揚花期間,保持田間淺水層(早造如連續(xù)下雨田間不必浸水),授粉結束后保持濕潤至成熟。
4.5 及早預測和調節(jié)花期根據秧苗素質結合插(拋)后父母本生長是否協調的情況,在第2 次全田追肥前后開始分析預測花期是否相遇,及早調節(jié)。幼穗分化分析有偏差的,視預測相差多少天數及時施肥調節(jié)。在分化前每hm2施尿素75~90kg,促其增加分蘗調節(jié)偏早的父本,施氯化鉀75~90kg 調節(jié)生長發(fā)育偏慢的父本;而幼穗分化后施肥調節(jié),應適當加大相應肥料的用量。
4.6 適時適量噴施“920”花期相遇或父本偏早的情況下,惠A 始穗10%~15%時開始噴施“920”,父母本同時噴施,每hm2用量240g,分3d 按用量60g、120g、60g 連續(xù)噴施,噴完3 次后,隔天用45~60g,單獨加噴父本1 次,使父本高出母本15~20cm,利于授粉。若父本偏遲,母本先噴“920”,父本裂肚始穗時再單獨噴施2 次,每次用量30g。母本偏早4~7d 時,母本噴完3 次“920”后,每天早上每hm2用7.5~15g 噴母本,連噴3d,保養(yǎng)柱頭,以達到保持柱頭活力的目的。
4.7 人工輔助授粉根據父本開花時間及時采用竹竿趕粉,在噴完3 次“920”后開始趕粉,在父本盛花時進行,連續(xù)5~7d,每天趕粉3~5 次,直至父本基本?;橹?。
4.8 嚴格保純去雜制種除避免常規(guī)稻品種串粉外,應做好制種基地周邊和組合之間的安全隔離(包括時間隔離、空間隔離及屏障隔離)。此外,田間嚴格除雜,始穗噴“920”前1~2d,全面除雜1 次;噴“920”開始至盛花前徹底清除田間雜株,達到盛花期田間雜株在0.1%以下,授粉結束3~5d 將父本全部割除,清除干凈。之后再復查除雜1 次,嚴防串粉混雜和收、曬、貯、運、加工、包裝過程的混雜,確保種子純度。
4.9 綜合防治病蟲害為保證父母本生長發(fā)育協調健壯、熟色正常、青枝臘稈,種子外觀飽滿、黃凈,制種過程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等病蟲害。在第2 次全田追肥后、開始露曬田和分蘗高峰期都要施藥防治紋枯病、葉瘟和稻飛虱等,破口始穗期和齊穗期要加強防治稻瘟病、稻飛虱和稻紋枯病等。晚造露曬田至分蘗高峰期還要結合預防細菌性條斑病。稻縱卷葉螟等其他病蟲害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防治或單獨施藥防治。稻瘟病每hm2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300g 或40%稻瘟靈乳油1500g 防治;紋枯病用5%已唑醇懸浮劑1500g 防治;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用20%噻菌銅懸浮劑2400g 防治;稻飛虱用50%吡蚜酮300g 防治;螟蟲用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500g 防治。
4.10 及時收獲,確保種子質量根據天氣情況和種子成熟程度,及時進行收割。種子收獲時間掌握在開始授粉后23~25d。春季制種,成熟80%時收割;秋季制種,成熟85%時收割。收割時應隨收隨運,及時散開晾曬或烘干,防止在包裝內發(fā)熱燒壞種子。